[閒聊] 新店人等捷運就是慢(陳俊豪)

看板MRT作者 (胖達)時間11年前 (2013/05/07 12:33), 編輯推噓18(18067)
留言85則, 2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0 (看更多)
新店人等捷運就是慢(陳俊豪) 捷運中和線自市區段通車後,獨立成重疊區段,因等待時間少、車廂不太擁擠增加了搭乘 意願。另一方面,新店線除了台電大樓站(變重疊區段)大幅增加外,其餘車站都是微幅 增加,何時能等到重疊區段呢? 尖峰難應付通勤族 不過,綠線全線通車後,新店線恐也無法變成重疊區段。原因出在新店線上的軌道配置。 北捷為安全起見,以袋狀儲車軌,讓列車回頭,多發重疊區段加班車。然而新店線僅有兩 個這樣的袋狀軌,其一就在台電大樓與公館站間。另外一個位於大坪林與七張間,但為何 不用呢?因為這是給小碧潭線調度的。 換句話說,綠線上的軌道設置,造成新店線無法開出重疊區段。同是有支線的北投站,軌 道設置方式就不同,共四線、兩側、一島式月台,未來調度改變,不會有太大影響。北捷 工程局解釋,台電大樓站的區間車無法延駛至公館或景美站,若要另外興建袋狀軌會衝擊 交通。當然工程經費也是浩大。但新店線是北捷非重疊區段中,運量最高的一條線,比中 和線還來得多,這當然會導致尖峰時段,六分鐘班距已不夠應付新店、文山的通勤族眾多 人潮。 縮短班距得靠排班 筆者認為,不需要再花大工程,目前就可由「尖峰時段」調整營運模式解決。依照小碧潭 過去能停靠六車廂的經驗,新店線可在尖峰時段維持三分鐘班距(將台電大樓列車延伸) ,再由小碧潭線需要的班次,分配往新店站需要的車次,視同兩線調度。 北捷其實不需緊守固定列車模式調度。倫敦地鐵區域線路線同樣複雜、東京地鐵不少路線 都加入私鐵國鐵營運、紐約地鐵各線行車路徑及軌道線也都不一樣,這些地鐵在不同時段 ,都有不同排班方式(甚至有時刻表)調度,增加路線容量。新店線因小碧潭線緣故,未 來要縮短班距,都得靠排班。 彈性改變尖峰時段的營運模式是可行的。如果工程或調度方式都不處理、解決,那新店人 擱愛等多久? 作者為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學生 http://0rz.tw/sGERb 蘋果日報專欄 -- 台北捷運札記 http://taipeimetronotes.blogspot.tw 最新文章 >> 5/2 探索南區新風貌:新店線【1】古亭 ─ 景美 new 4/23 夾縫中求生存之道:中和線 4/15 追逐遊興特快車:淡水線【3】地下段 4/8 追逐遊興特快車:淡水線【2】高架段 4/2 追逐遊興特快車:淡水線【1】平面段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116.140

05/07 12:48, , 1F
都不用考慮人力成本和設備現況的
05/07 12:48, 1F

05/07 12:58, , 2F
其實土木不理解這個非常正常....
05/07 12:58, 2F

05/07 12:58, , 3F
能用算的就不該用hard code的,能用自動判斷的就不該用
05/07 12:58, 3F

05/07 12:59, , 4F
人力排的,這是機電/程式的通則跟常識,但是這規則不見
05/07 12:59, 4F

05/07 12:59, , 5F
得是用在土木,他們每個柱子每個結構都得手動再算一次
05/07 12:59, 5F

05/07 12:59, , 6F
所以有這種「那為什麼不硬幹就好了?」的想法很正常
05/07 12:59, 6F

05/07 13:09, , 7F
呃,那個,中央大學的交通組是在土木系裡面。所以光靠系
05/07 13:09, 7F

05/07 13:09, , 8F
別來判斷恐怕會失準。
05/07 13:09, 8F

05/07 13:10, , 9F
看到六車營運直通小碧潭就可以END了
05/07 13:10, 9F

05/07 13:25, , 10F
一台車停在月台只能開三節車廂的門是可以縮短多少班距?
05/07 13:25, 10F

05/07 13:58, , 11F
而且綠線全通之後何以還需要開區間車
05/07 13:58, 11F

05/07 14:59, , 12F
不過現在更大問題應該是小碧潭到底會影響主線多嚴重吧
05/07 14:59, 12F

05/07 14:59, , 13F
不是很常跑出「因為小碧潭列車必須進站載客,一定會影響
05/07 14:59, 13F

05/07 15:00, , 14F
主線的列車,所以綠線無論怎樣都不能弄到3分1班」嗎?
05/07 15:00, 14F

05/07 15:20, , 15F
將來還有環狀線通車,旅客的通勤行為還會有變化吧!
05/07 15:20, 15F

05/07 15:20, , 16F
不覺得現在是不夠運輸的(不包括公館站)
05/07 15:20, 16F

05/07 15:38, , 17F
除非小碧潭線停駛
05/07 15:38, 17F

05/07 16:20, , 18F
先問問新店線真的有3分一班的需求嗎?
05/07 16:20, 18F

05/07 16:21, , 19F
尖峰6分或許太擠,難道改5分甚至4分也不行一定要3分?
05/07 16:21, 19F

05/07 16:34, , 20F
捷運台北車站以前少了一部電梯,也應該整個系統要廢掉才對。
05/07 16:34, 20F

05/07 16:46, , 21F
不覺得現在是不夠運輸的(不包括公館站)+1
05/07 16:46, 21F

05/07 16:47, , 22F
樓上的類推法實在是讓人不知怎麼吐槽......
05/07 16:47, 22F

05/07 16:47, , 23F
我是說E大
05/07 16:47, 23F

05/07 17:02, , 24F
喔,那怎麼會說看到六車直通營運就可以按END呢~
05/07 17:02, 24F

05/07 17:13, , 25F
啥? 你以為小碧潭站月台有多長= =
05/07 17:13, 25F

05/07 17:14, , 26F
之前不是說綠線全線貫通後會提升到全線4分一班嗎
05/07 17:14, 26F

05/07 17:14, , 27F
以綠線的運量來說尖峰4分夠用了 也不會被小碧潭影響
05/07 17:14, 27F

05/07 17:58, , 28F
underground ______
05/07 17:58, 28F

05/07 18:03, , 29F
可行的解答 1.小碧潭月台打通六節並併入主線調度營運
05/07 18:03, 29F

05/07 18:03, , 30F
2.小碧潭線直接停駛
05/07 18:03, 30F

05/07 18:03, , 31F
這樣才有提升主線與公館站班距的可行性
05/07 18:03, 31F

05/07 19:09, , 32F
要搭到小碧潭的旅客 請搭乘前三節車廂 (無誤)
05/07 19:09, 32F

05/07 19:18, , 33F
旅客保證叫不動,車門也不能中途更改只開前三車,END
05/07 19:18, 33F

05/07 19:27, , 34F
嘴砲在民主國家的和平時期毫無成本
05/07 19:27, 34F

05/07 20:55, , 35F
看到小碧潭要用六車我就搖頭了。之前用六車是三個車廂
05/07 20:55, 35F

05/07 20:57, , 36F
不放客人進去不開關門欸,你要用這種模式營運?麥鬧啊
05/07 20:57, 36F

05/07 20:59, , 37F
主線班距4分就不會受小碧潭線影響了吧?
05/07 20:59, 37F

05/07 21:00, , 38F
我當然知道小碧潭只有三節此作法也不太可行
05/07 21:00, 38F

05/07 21:00, , 39F
不過我以為把文章看完再來下定論是基本素養
05/07 21:00, 39F

05/07 21:01, , 40F
另外說旅客叫不動的或許可以看看亞東醫院站和南港展覽館站
05/07 21:01, 40F

05/07 21:01, , 41F
有多少旅客賴在車上不下車
05/07 21:01, 41F

05/07 21:02, , 42F
當然卻是結論小碧潭還是不可能這樣營運
05/07 21:02, 42F

05/07 21:11, , 43F
既然知道不可行還說人家直接end云云@#%#&^$@$%$
05/07 21:11, 43F

05/07 21:11, , 44F
主線4分鐘就不用硬開六節到小碧潭
05/07 21:11, 44F

05/07 21:47, , 45F
沒在尖峰時間常搭新店線的,才會說沒那需求!!
05/07 21:47, 45F

05/07 21:54, , 46F
中和線4站因班距縮短,運量有20%的成長
05/07 21:54, 46F

05/07 21:55, , 47F
新店線各站是否有潛在運量? 公館說不定可到70K
05/07 21:55, 47F

05/07 22:01, , 48F
中和線成長的最主要原因還是接到了忠孝新生和松江南京
05/07 22:01, 48F

05/07 22:02, , 49F
及東區,班距則是第二個原因
05/07 22:02, 49F

05/07 22:03, , 50F
同意本文第五段…
05/07 22:03, 50F

05/07 23:52, , 51F
當然 因為南港展覽館站不用清車(收班車除外)
05/07 23:52, 51F

05/07 23:53, , 52F
亞東醫院站區間車會清車
05/07 23:53, 52F

05/08 00:09, , 53F
很早以前不就規劃綠線是以尖峰4分鐘一班為目標…?
05/08 00:09, 53F

05/08 00:11, , 54F
小碧潭只蓋三節 真的是 太 短 了 !!
05/08 00:11, 54F

05/08 07:39, , 55F
因為小碧潭當初設計時 就沒打算要像本文這樣營運
05/08 07:39, 55F

05/08 09:07, , 56F
4分鐘一班的話不會受小碧潭影響啊
05/08 09:07, 56F

05/08 09:51, , 57F
話說回來....如果當初蓋新店線時即已知道環狀線的大致規劃
05/08 09:51, 57F

05/08 09:51, , 58F
且也已知環狀線打算在這一帶蓋機廠的話
05/08 09:51, 58F

05/08 09:52, , 59F
有沒有可能就乾脆蓋一個雙層機廠 一層新店線 一層環狀線
05/08 09:52, 59F

05/08 09:53, , 60F
然後新店線即便有打算要蓋小碧潭支線
05/08 09:53, 60F

05/08 09:53, , 61F
但有環狀線的狀況下 小碧潭支線也就不用蓋 交由環狀線即可
05/08 09:53, 61F

05/08 09:54, , 62F
如果把這想法帶回到二三十年前 是否有可能成真??
05/08 09:54, 62F

05/08 10:57, , 63F
為什麼當初小碧潭線不設計成單獨月台單獨支線?
05/08 10:57, 63F

05/08 10:58, , 64F
而要弄成這樣會影響到主線的設計?
05/08 10:58, 64F

05/08 11:02, , 65F
..........小碧潭線本來就只是個入廠支線啊....
05/08 11:02, 65F

05/08 11:02, , 66F
他又不是完全新建的路線
05/08 11:02, 66F

05/08 11:02, , 67F
而且一直再說什麼影響主線影響主線
05/08 11:02, 67F

05/08 11:03, , 68F
我跳針好多次4分一班就不會影響主線都沒人理(淚奔
05/08 11:03, 68F

05/08 11:24, , 69F
文湖線南港展覽館會清車
05/08 11:24, 69F

05/08 13:25, , 70F
其實綠線當初規劃4分鐘一班 是在沒有小碧潭的規劃下設計
05/08 13:25, 70F

05/08 13:26, , 71F
但小碧潭 似乎成了影響班距的主因 不管是分家前後
05/08 13:26, 71F

05/08 13:27, , 72F
現在看來3分鐘已經不太可能 5分鐘又太長 關鍵是4分鐘
05/08 13:27, 72F

05/08 13:27, , 73F
到底會不會影響 若不會則可以分家後用4分鐘跑
05/08 13:27, 73F

05/08 13:35, , 74F
班距不一定都要縮短,特定尖峰人潮多的時段插加班車也行
05/08 13:35, 74F

05/08 21:38, , 75F
後三節車門隔離有沒有搞頭 ...
05/08 21:38, 75F

05/09 00:42, , 76F
397和398接起來跑松山小碧潭,398在大坪林or七張先清車?
05/09 00:42, 76F

05/09 00:44, , 77F
欸不對397是新北投那列進廠維修日代跑的
05/09 00:44, 77F

05/09 08:34, , 78F
沒搞頭阿
05/09 08:34, 78F

05/09 09:05, , 79F
真的!!!最近新店線有減班的趨勢 等超久還不給上車
05/09 09:05, 79F

05/09 09:24, , 80F
樓上是在講啥? 新店線從來沒減班 不給上的意思是站務員
05/09 09:24, 80F

05/09 09:24, , 81F
把你擋在外面不讓上車嗎
05/09 09:24, 81F

05/09 11:12, , 82F
642、643多開幾班
05/09 11:12, 82F

05/09 11:41, , 83F
他講的可能是真的 因為電費搞不好又上漲了阿!!
05/09 11:41, 83F

05/11 02:33, , 84F
那蘆洲、新莊、三重、淡水人呢?? 他們也都要等6分鐘1班
05/11 02:33, 84F

05/11 02:33, , 85F
淡水比較悲劇一點,上車就沒啥位置了
05/11 02:33, 85F
文章代碼(AID): #1HY8Gj6O (MR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 之 10 篇):
文章代碼(AID): #1HY8Gj6O (M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