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由日本核災看檢討核能

看板politics作者 (\-o-/)時間13年前 (2011/03/30 03:4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7/20 (看更多)

03/29 22:15,
如果你想玩CCS就不能這樣到處拿東西來燒
03/29 22:15

03/29 22:23,
印尼和澳洲是國際市場的大戶
03/29 22:23

03/29 22:23,
但是為什麼德國不用?
03/29 22:23

03/29 23:12,
caseypie大 能否請你明講? 謝謝
03/29 23:12

03/29 23:28,
其實這篇文章的那個連結就有提到
03/29 23:28

03/29 23:28,
CCS的原理是先把燃料轉換成CO和H2來燒
03/29 23:28

03/29 23:29,
但是一般的燃料並不是這麼純的東西
03/29 23:29

03/29 23:29,
所以會有很多雜質
03/29 23:29

03/29 23:29,
所以CCS的挑戰就是要能去除雜質燃燒
03/29 23:29

03/29 23:30,
這個去除(我不知道具體是怎麼作)
03/29 23:30

03/29 23:30,
就和雜質的成份有很大的關聯
03/29 23:30

03/29 23:30,
我想德國現在還沒有完全解決這個問題
03/29 23:30

03/29 23:31,
所以只建了一座發電廠來測試
03/29 23:31

03/29 23:31,
那麼,既然CCS的效能和燃料成份密切相關
03/29 23:31

03/29 23:34,
德國當然是用他們自己的煤會比較方便
03/29 23:34

03/29 23:35,
我不知道現在的CCS的「燃料容忍度」如何
03/29 23:35

03/29 23:36,
但是如果受到產區限制的話
03/29 23:36

03/29 23:37,
那很可能必須要向同一國買發電機組和煤
03/29 23:37

03/30 03:29,
好長一串@@ 我用回文的好了
03/30 03:29
大概是我寫的不清楚,其實我原來的link內文就有寫了一些 碳捕集及封存技術(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簡稱CCS):是指將大型發電廠、鋼 鐵廠、化工廠等產生的二氧化碳收集起來,並儲存於地層、礦物或生物吸收(如藻類) ,以避免排放到大氣中的技術 其中二氧化碳捕獲技術可分為三種 1.燃燒前,將化石燃料轉化為以一氧化碳和氫氣為主要成分之的合成氣再透過一氧化碳與 蒸氣之水氣轉化反應(water shift reaction)產生二氧化碳和氫氣最後富含高濃度二氧 化碳與氫氣之氣體可於燃燒前進一步被分離成為純氫燃料利用,燃燒系統將因二氧化碳 已於燃燒前分離捕獲而成為零二氧化碳排放之能源系統 2.燃燒後,由燃燒後之排氣,透過適當的吸收劑與程序,將二氧化碳加以分離、捕獲 3.純氧燃燒,直接以純氧做為氧化劑進行反應。此種燃燒方式的好處在於其燃燒排氣並 沒有氮氣之組成,僅含二氧化碳和水。如此,二氧化碳即可簡單地透過低溫冷凝過程將 水與其分離,而脫水後之高濃度二氧化碳則可彈性的利用各種分離技術進一步純化, 或是直接加壓甚至液化封存,無需另設置二氧化碳捕獲裝置 燃燒前才需要將燃料氣化成CO及H2 (如IGCC) 燃燒後與純氧燃燒 則不需要如此 另外,燃燒後的二氧化碳捕獲設備可以改裝在現行的發電廠上,包括使用天然氣的CCGT http://www.cier.edu.tw/public/Data/ccs04.pdf CCS目前發展的國家有美國、英國、澳洲、日本、南韓、中國、歐盟等 http://cets.ncku.edu.tw/files/16-1273-52709.php 2015年起歐盟新設大型電廠將採用二氧化碳封存新技術 http://ivy5.epa.gov.tw/enews/fact_Newsdetail.asp?inputtime=1000328165203 我國預定2020年商轉,(比歐盟慢了一點) 世界各國都在發展CCS,其中像日本、南韓都是煤炭進口國 煤的來源五花八門,也沒看到他們必須購買特定地區的煤和發電機的訊息 我想這應該可以解除您的疑慮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194.220
文章代碼(AID): #1DaZSxw5 (polit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7 之 20 篇):
文章代碼(AID): #1DaZSxw5 (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