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思辯] 政黨惡鬥真的不好嗎?

看板ask-why作者 (沙士比亞)時間13年前 (2011/04/02 09:37), 編輯推噓2(208)
留言10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41 (看更多)
※ 引述《Oikeiosis (怎麼啦)》之銘言: : : 從大體概念來說, : : 甲做X若是為了全體,就是良性;為了自己,就是惡性。 : : 精確一點說,甲做X, : : 其結果若是「損人」,就是惡性(無論損人利己、損人不利己、或損人損已); : : 其結果若是「利人」,就是良性(無論利人利己、利人不利己、或利人損已)。 : 從你這邊的說法 其實是不太一樣的 : 你的「大體概念」是從目的出發的 利他是良性的 利己是惡性的 : 但是你「精確一點」的說法則不同 則是評價對他人的後果 : 總後果有損則是惡性 總後果有益就是良性 : 這分別對應到倫理學裡的利他主義 跟功利主義 : 這是兩種不同的概念 : 所以在此很明顯的 你所定義的「良性惡性」 其實就是在定義善惡 : 那我們回歸日常生活的常識 : 善惡道德有沒有一個普遍絕對的標準? 沒有 : 是不是充滿了主觀的判斷? 是 : 那用這樣的判斷基準 : 到底跟喜歡的就說良性 討厭的就說惡性 有什麼不一樣? : 我認為這兩者根本就差不多 1.我本來就沒主張良性和惡性有絕對的區分標準 就你們之前吵的杯葛為例,首先要弄清楚杯葛的定義。 杯葛通常指的是長期抵制行為,而且通常是對人不對事的。 如果在乙黨執政時,乙黨的法案100%被甲黨抵制, 用我之前的模型,甲支持Xn,乙支持Yn,Zn是啥都不做, 如果 ∀n∈N: Xn>Zn>Yn ,那就是良性競爭, 如果 ∃n∈N: Yn>Zn ,那就是惡鬥。 如果杯葛指的只是抵制一個法案, 抵制法案本來就有合理抵制和不合理抵制之分, 那麼杯葛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惡性的; 也可能路人甲認為是良性,路人乙認為是惡性。 c大已經論述過了,一個作為之所以被認為是惡鬥, 就是因為它被認定為整體而言對全民不好, 如果有人認為一個作為是惡鬥,又認為該作為整體而言是好的,那就是自我矛盾。 所以,你應該要主張的是: 「杯葛不一定是惡鬥」 「很多人認為OO杯葛事件是惡鬥,但我認為該事件是良性競爭,理由是OOXX...」 而不是主張「惡鬥不一定對全民不好」。 2.回答你的問題:沒有絕對標準,但是有相對標準 大學文憑的考核有沒有絕對標準? 沒有 大學成績是不是充滿了主觀的判斷? 是 那用這樣的判斷基準, 到底跟國家爽就發文憑,不爽就不發,有什麼不一樣? 3.提標準、定義的同時,就是提供可操作、可評論的判準 比如當乙黨執政時,甲黨說X方案有缺點a,b,c,...,不應執行; 甲黨執政時,甲黨卻說X方案雖有缺點a,b,c,但整體而言利大於弊,所以該執行, 我們就知道他自我矛盾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1.83.169 ※ 編輯: sarsspear 來自: 111.251.83.169 (04/02 09:42) ※ 編輯: sarsspear 來自: 118.161.58.134 (04/02 09:51)

04/02 12:28, , 1F
原PO,別回了吧,這樣只是浪費自己時間,你的上一篇
04/02 12:28, 1F

04/02 12:29, , 2F
對我們這種平均IQ100的已經是很清楚明瞭了,對他這種
04/02 12:29, 2F

04/02 12:30, , 3F
IQ180的當然是破綻一堆,不過你如果寫的讓這個IQ180的
04/02 12:30, 3F

04/02 12:31, , 4F
人看的懂,我看要換我們這種占多數的笨蛋要不懂了
04/02 12:31, 4F

04/02 13:23, , 5F
04/02 13:23, 5F

04/02 21:40, , 6F
我實在是很不想承認 不過確實是很多人看不懂我文章
04/02 21:40, 6F

04/02 21:41, , 7F
我也沒這麼不要臉認為是因為我比大多數人聰明智商高
04/02 21:41, 7F

04/02 21:42, , 8F
我後來相信是因為大部分人都有的某些假設與我不同
04/02 21:42, 8F

04/02 21:43, , 9F
才會造成溝通上的困難 不過算了 本來就是這樣
04/02 21:43, 9F

04/02 22:53, , 10F
看得久了,就知道對哪些人抱持「討論」的期望是枉然的.
04/02 22:53, 10F
文章代碼(AID): #1DbdtQF6 (ask-wh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1 之 41 篇):
文章代碼(AID): #1DbdtQF6 (ask-w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