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教] 這些生活語彙用台語怎麼念?

看板TW-language作者 (MASARU)時間13年前 (2011/04/29 21:09), 編輯推噓7(70243)
留言250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15 (看更多)
這些詞彙的問題不在於直譯(將普通話詞彙以閩南語漢字音念出) 問題在於直譯後對方能否了解。 從普通話來看,過去外來語或新名詞以意譯的形式較為常見 過去普通話使用者對於意譯的接受度高於音譯。 這表示什麼?表示過去普通話使用者比較接受從字面上容易推理詞義的詞彙。 但是現代種情形隨著媒體發達受到影響。 比方說Sony過去會翻作「新力」,內有意譯的成分 但是現在我們會翻作「索尼」。 但是在過去索尼這個發音會變成無意義的名詞。 同樣的Panasonic不會翻成「帕那索尼克」 會用松下電器或是國際牌等詞彙。 同樣的情形在其他語言也是一樣。 現代看似外來語用很兇的日語 過去對於霍亂雖然用音譯詞 但是會用漢字表記成「虎狼痢」 人們還把這種疾病畫成一隻老虎 聲稱這種疾病是一種看不見的老虎在吃人。 那閩南語呢? 閩南語除了日治時期的新詞彙外,大部分個固有詞彙是沒有被日語取代的。 而語言是可以不依賴文字單憑聲音存在 所以日語外來語理所當然可以憑有聲無文的形式留下來。 現在閩南語新詞彙可不可以不依賴文字單憑聲音存在? 理論上可以實際上不行。 為什麼理論上可以? 其實新詞彙的創造跟過去有了很大的不同。 以前是約定俗成的方式,某區域的人大家認同某個新詞彙的使用就成立了。 所以就算是這麼小的一個台灣 北中南甚至各縣市都有一些區域特有的詞彙。 橡皮擦講擦布就不是一個通全台灣的詞彙。 那現在的新詞彙呢?媒體的力量影響太大了。 比如統媒最愛的中國詞彙 什麼「牛」「哥」「給力」「小三」等等 這些根本不是台灣人約定俗成的詞彙 但是經由媒體的傳播 即便我們不用,觀眾至少有到「理解」的程度。 其他像「精障」「閃婚」「吸睛」 恣意將詞彙進行省略或創造 觀眾即使不同意,或是覺得很奇怪 也只能接受,這就是現在和過去新詞彙創造最大的不同處。 回到閩南語新詞彙 卡布奇諾一詞如果用直譯(將普通話詞彙以閩南語漢字音念出)的方式使用 聽者懂嗎?khah-po-ki-lok? 有的人會懂有的人不會懂。 我如果跟我媽講他一定會懂,但是跟我外公講他一定不懂。 原因出在「卡布奇諾」這個概念我媽已經有了 所以他聽到khah-po-ki-lok他可以推得出來 但是我外公他連卡布奇諾是什麼都不知道,khah-po-ki-lok對他來說是無意義的聲音。 所以新詞彙的問題一部分是出在新的概念在某些族群還未建立 如同奈米是普通話,但是是否所有的普通話使用者都懂? 要建立閩南語新詞彙是要考量能否與普通話文字共用?還是尋求意思疏通? 新詞彙的概念如果建立,用原文或是直譯或是普通話是沒有差異的。 一個懂咖啡的閩南人,無論是「咖啡」「coffee」「ka-pi」都是通的。 一個不懂奈米的閩南人,無論是「奈米」「nanometer」「nai-bi」都是不了解的。 所以閩南語新詞彙的困難點在哪? 如果媒體在短時間瘋狂出現khah-po-ki-lok 那觀眾會很快的接受卡布奇諾閩南語念khah-po-ki-lok。 如果媒體在短時間瘋狂出現kha-pu-chi-no 那觀眾會很快的接受卡布奇諾閩南語念kha-pu-chi-no 但是現況是媒體上只出現kha-pu-chhi-nuo 所以非普通話母語使用者也只能用kha-pu-chhi-nuo 觀念的建立方面,只要媒體瘋狂出現卡布奇諾影像跟khah-po-ki-lok或kha-pu-chi-no聲音 觀眾自然可以建立觀念,但是媒體會在每天的新聞中介紹嗎?不會吧我想。 所以在這種情況我們只能對沒有概念的人使用意譯。 外公不懂卡布奇諾,但是可能能夠想像「有加牛奶泡的咖啡」。 外公不懂拿鐵,但是可能能夠想像「咖啡牛奶」。 但是這些詞彙能用嗎? 在家裡能用,但是出了門就不一定了。 因為你在咖啡店點「有加牛奶泡的咖啡」對方不一定能了解 甚至對方能不能通台語都是問題... ※ 引述《yujikao (留魅耶)》之銘言: : ※ 引述《oddy98 (Kong Taigi)》之銘言: : : 其實重點在於你想知道這些詞彙的台語說法的目的 : : 是想將這些國語詞彙直譯成台語? 還是要用台語表達這些詞彙的涵義? : 首先很感謝你的回應 : 我們都做到了面對問題 我有提出問題 你有試著解決問題 : 姑且不論你的解決方案是否是最佳的 : 基本上你的層次又比我高一等了 : 先來講各大電視台的台語或閩南語新聞這點好了 : 他們的主要觀眾不就也包含了那些只諳台語的阿公阿嬤們嗎 : 阿公阿嬤們我也看過聽過不少 : 拿愛鳳手機 : 玩線上遊戲 : 帶隊打生存遊戲的啊 : 現代人類平均壽命都那麼長 老年人口越來越多 : 國家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 : 那麼誰有權力剝奪他們接收現代流行事物資訊的權益? 這種想法我覺得很要不得,現在很多抗議事件就是基於你的這種理論。 麥當勞餐廳沒有斜坡→殘障者抗議麥當勞剝奪他們進餐廳消費的權益。 如果依這種邏輯來談 穿拖鞋不得進入故宮→誰有權力剝奪買不起鞋子的國民接參觀文物的權益? 英語日語發音動畫→誰有權力剝奪幼童收看動畫的權益 美國商店不通外文→誰有權力剝奪外國旅客消費的權益 無論台灣閩南語新聞用什麼方式表現新詞彙 都不影響他們知的權利 當你的課本或是政府隱瞞國民一些國民應該要知道的事,才可說是知的權益受到侵害。 : 再者就一個播報新聞的記者講得無法讓聽眾聽懂 不是很失格嗎 沒錯阿。你知道新概念建立起來新詞彙都會讓觀眾聽不懂嗎? 如同上述的奈米,在阿公阿嬤懂這個概念之前你怎麼翻都是白搭 如果記者講得無法讓聽眾聽懂是出自於發音,那是真的失格 如果是因為觀眾沒有概念所導致聽不懂,就無關記者的事了。 : 我所提到的大多數的台灣人可以接受 : 只要是收看台語新聞的觀眾 不要很多人講說 : 新聞在播報什麼都聽不懂 這麼簡單的要求而已 : 如果一個語言無法接受消化吸收新的語彙 : 它的命運可能就只有慢慢地邁向死語的路途了 所以你是因為新詞彙所以不懂?還是記者咬字? 如果是因為直譯導致你聽不懂是誰的問題? 如果是因為原音導致你聽不懂是誰的問題? 如果是因為普通話發音導致你聽不懂是誰的問題? 如果是因為咬字的話,那跟死語也無關。 你看台灣有多少人把ㄓㄔㄕㄖ發成ㄗㄘㄙㄌ,台灣的普通話有變死語嗎? : 身為一個台灣人 我感到難過的是 : 每次收看台語新聞 電視台都刻意的把科技 財經類等等的新聞給跳過了 : 問題其實不是無解 是看人有沒有心而已 : 有人願意去做 努力去做 推廣開來 誰敢說絕對不可能 你該不會以為漢字真的是倉頡造出來的吧... 語言或是文字不是幾個人一朝一夕就能搞定的好嗎... 上面也提到,最有效率的方法是媒體的洗腦。 ptt所創出的新詞彙比較像正常的製造過程 某個人開始講,大家不跟進,新詞彙便不成立 若是大家跟進,或是之後有人在進行改造,導致流行,新詞彙便成立。 這些並不是「有人願意去做 努力去做 推廣開來」的產物 而是自然生成的詞彙,加上是經過大多數人接受才導致流行 所以詞彙並不會讓人感到不正常。 反觀現在媒體「有人願意去做 努力去做 推廣開來」的新詞彙 將一些非台灣約定俗成的詞彙引進,但是否帶動流行? 講白一點那只是知名度高,但是使用者並不多 如果沒有「犀利人妻」誰會去使用小三一詞? 再看看你身邊的人,誰平常會用「吸睛」「閃婚」「精障」? 這些刻意製造出來的東西並沒有經過約定俗成 無法受到使用者發自內心的認同,講白一點就是媒體自high 這也是教育部審定閩南語用字的困難點 因為那沒有經過約定俗成的過程 無法讓使用者產生共鳴。 比如說雞掰這個寫法,已經是約定俗成的寫法 所以使用者大多能認同 但是膣屄這個寫法就算較為合理 但是大部分使用者反而無法認同。 如果你要的是「有人願意去做 努力去做 推廣開來」 你會得到的是「教育部創造閩南語新詞彙,透過媒體洗腦強迫大家接受」的詞彙。 : 歐洲不少語言的名詞還要分公的母的 : 他們就願意每當世界上有一個新詞 : 就開會討論 直到有結果出來 開會討論跟分公母有何關係? 放在一起講是要...? 而且能否舉個「世界上有一個新詞 就開會討論 直到有結果出來」的實際例子來看看? 像中文的奈米應該不是官方開會討論出新詞。 日語的新詞也大多不是官方開會討論出新詞(比如麥當勞是日本老闆自己翻的)。 新詞彙的製造流程是「有人發明→流行→政府收編字典」 如同做菜「廚師發明新菜→好吃受歡迎→寫食譜」 如果是「廚師寫新食譜→做做看→必定好吃受歡迎?」 另外歐洲語言分公母,那頂多只是語言特色 提出來無法說明什麼。 : 那台語要做到日常生活詞彙都有台語的標準念法 會很難嗎 要知道幾個觀念。 1.不是每個語言都可以或是需要其他語言的詞彙。 比如說英語有pig跟pork之分,中文是否也需要? 比如說日語有蒸氣機關車、電車等等之分,中文是否也需要? 普通話有台鐵、捷運之分,閩南語是否需要? 當對方不懂直譯的chet-un的時候,我可不可以說台北市內的火車? 2.音譯詞為何不能用普通話? 英語可以用中文的kung fu,可以用法語的parachute,可以用日語的sushi 日語可以用中文的raa-men,可以用法語的resutoran,可以用英語的pen 中文可以用日語的卡娃伊,可以用法語的香奈兒,可以用英語的霸凌 閩南語可以用日語的to-la-ku,為何不能用普通話的chie-yun。 事實上捷運本來就是一個普通話新詞彙 懂這個概念的一定懂chie-yun 如果面對懂chie-yun的閩南人硬是用chit-un,對方會比較了解嗎? 面對不懂chie-yun的閩南人用chit-un,對方會因此了解嗎? 當你的新詞彙的來源是普通話的時候,他就可以當作是普通話外來語。 3.日常生活詞彙有無台語的標準念法? 除了新事物新名詞外,日常生活詞彙幾乎都有台語的標準念法。 不是有沒有而是你會不會。 如果連日常生活既有的詞彙都不會,希望閩南語有新詞會出現不是很奇怪? 閩南語如果真的消失是因為老一代不會新詞彙還是新一代連既有詞彙都不會所導致? : : 這個問題本身還有另一個問題: : : 只會台語的阿嬤在生活中接觸過這些東西嗎? : : 對這些資訊產品有一丁點的認識嗎? : : 如果沒有,抱歉!你再怎麼用專有名詞跟他解釋他都不會理解....= = : : 你必須用類比或描述的方式來說明,他才有可能知道你在說什麼。 : : 這個問題目前是無解的啊~ : : 何謂大多數的台灣人? 學界的? 普羅大眾? 研究者? 作家? 民俗專家? : : 學界研究出來的,民眾說看不懂; : : (當然看不懂啊~ 會講台語不見得會寫台文啊 美國也有很多英語流利的英文文盲呢~) : : MV上的字幕,大家也不見得認同, : : 哪來的共識呢? : : 這當然不是個好答案,因為跟你要向阿嬤解說的目的背道而馳。 : : 有幾個做法: : : 1.如果台語本身也有相同的語詞就直接採用,同義或相似但用字不同則採台語說法; : : 2.台語沒有該詞,對台語來說是個新的事物,則: : : (1)按國語詞一個字一個字翻成台語(例:「荷爾蒙」念作 ho5-ni2-bong5); : : (2)若是外來語,直接念原來的外語詞(例:CD); : : (3)另外造詞(這種方式極少...); : : 至於聽不聽得懂,就看每個人對新聞內容有多少涉獵, : : 如果對一個完全不懂英國文學的機械動力研究的高材生 : : 闡述比較文學當中很基本的生活詞彙,你認為他能懂多少呢? : : 至於在PTT,高人可說是俯拾即是,但絕對不是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2.192.145

04/29 21:31, , 1F
小三在獨媒上也看得到呀.
04/29 21:31, 1F
因為小三太紅,幾乎取代了原本的詞彙。 從這就可以看出媒體洗腦的效果...

04/29 23:20, , 2F
從你的推文中可以發現小英的影子
04/29 23:20, 2F
我沒有推文欸...

04/29 23:20, , 3F
居住在台灣土地上的大部分我們都可以歸類為台灣人
04/29 23:20, 3F

04/29 23:21, , 4F
那不管是年輕的還是年長的
04/29 23:21, 4F

04/29 23:21, , 5F
能夠運用台灣話自如應該不是個奢求吧!
04/29 23:21, 5F
沒有人說是奢求吧... 重點是連使用既有詞彙的人都逐漸減少,你還希望閩南語新詞彙產生,這是不是奢求? tshenn chiah long bo kau koh siunn beh phak kuann?

04/29 23:22, , 6F
那麼如果連任意舉出的日常生活詞彙
04/29 23:22, 6F

04/29 23:23, , 7F
都沒有一個大家所認同的說法
04/29 23:23, 7F
你沒看到自己論點的矛盾點嗎? 你要的新詞彙用意在哪?要一個大家所認同的詞彙不是? 要大家的認同就是要約定俗成。 但你又要「有人願意去做 努力去做 推廣開來」這種違反約定俗成的製造方式 這不是很矛盾?違反語言的生成方式又想收到正常生成的效果,有可能嗎?

04/29 23:23, , 8F
老一輩的已經被河蟹幾十年了
04/29 23:23, 8F
這個也可以說是河蟹? 你怎麼不說路標拼音沒用閩南語也是河蟹? 沒用客家語也是河蟹?沒用原住民語也是河蟹? 一個路標上面寫了10幾種拼音才是完美? 就算是那些世界級的大國 他們頂多也只能顧及國內相對多數的國民 如果要顧及到每一位國民 那美國在路標上可能要加上印地安語,重點是印地安語還分很多種 每種都要才是公平,但有無可能? 現實跟理想是不同的 當然如果閩南語出現新詞彙是很好的事 但是目前的危機並不在那。 如同一台汽車 輪胎磨損了了,水箱也破了 我們的當務之急是在於把現有的零件修復 而不是在那邊吵著要裝衛星導航。

04/29 23:24, , 9F
如果年輕一輩的如你我都還是放任台灣話無法加入
04/29 23:24, 9F

04/29 23:24, , 10F
很常見的日常生活語彙的話
04/29 23:24, 10F

04/29 23:25, , 11F
我覺得是件很悲哀的事實
04/29 23:25, 11F
你的著眼點是很多國家在「國語政策」中著手的地方 但是這個考量個人視為意識形態問題。 日本的文部省(教育部)也著急「外來語太多」這個問題 認為日語越來越不像日語,認為要改造日語,把日語造詞方式取代外來語。 這個政策的效果如何? 結果跟台灣的教育部差不多 國民大部分還是用他們的外來語,文部省的造詞變成自high。 這跟台灣的教育部有何不同? 而日本在這方面還是有一點成果 因為他們有國營的NHK會在新聞播放的時候使用這些非約定俗成的新詞彙 所以多少還是可以洗腦國民,台灣呢? 教育部審定普通話發音,閩南語用詞,有哪一家電視台給予肯定進行宣導洗腦? 沒有。一家都沒有。 每一家都在吐槽,罵教育部閒著沒事幹。 所以現在台灣的現況是漢字發音考試一套日常使用一套。 詞彙 考試 日常 券 chhuan chuan 蛤蜊 ke2 li2 ke3 li4 屑 hsie hsue 滑稽 ku chi hua chi 所以大多數人民並不會因為教育部審定而改變自己的習慣 這不只是台灣而是全世界的共同現象 因為語言就是這樣的東西,不是一個可以強制變更的項目。 (政府可以禁方言,但是無法強制你改變詞彙 簡單的說就是無法強制你把oo-too-bai改成ki-chia,會改變是自己接受而非強制。) 回到常見日常語彙無法加入閩南語 究竟是無法還是只是沒有? 很多人會把閩南語沒有新詞彙視為閩南語沒人可以創造新詞彙 這種觀點不過就是看到沒有車的人就認為他沒有能力擁有車是一樣的。 語言也是要看市場的,需要的時候自然會有人去生出新詞彙。 因為有需求,windows會有「視窗」這個詞彙生出 但是所有的新事物都有新詞彙生出嗎? 根據wiki,BIOS中文翻作「基本輸出輸入系統」,有多少人用? 為什麼大家多用BIOS而不是「基本輸出輸入系統」? 因為「基本輸出輸入系統」這個詞彙的市場不大,用原文的BIOS就夠小市場用了。 在過去,computer這些詞彙都需要翻譯,為什麼I-phone、I-pod、I-pad不用? 當這些新產品知名度夠,大家都知道是什麼東西的情況下 語言這個市場對於新詞彙的需求就低了,當然也就不會有新詞彙去對應。 後面幾篇文章也提到柯林頓的口交事件。 當主播必須要說明,而口交一詞又不敷使用的情況 閩南語新詞的需求就出現了。 suh-lan-chiau不一定是一個最好的翻譯,也可能是主播的靈光一閃 但是這個詞彙如果被大家接受,那新詞彙就會成立。 所以並不是每個新事物都會有相對的(翻譯的)新詞彙產生 這要看市場的供需,有需要的情形提供才會成立。 從這裡又可以看出閩南語新詞彙難產的原因,因為需求量過低。 當新詞彙已經以普通話的形式出現之後,知名度以及使用率又相當普遍的情況 閩南語新詞彙的需求就會變低,自然不會有新詞彙。 如同大家已經I-phone一詞沒有理解上的困難,普通話譯詞不會出現 那如果閩南人對「捷運」一詞沒有理解上的困難,又怎麼可能出現閩南語譯詞? 有心的人當然可以針對閩南語的完整性這點刻意創造閩南語譯詞 但是這種作法如同刻意創造I-phone、I-pod、I-pad的翻譯詞彙 你想傾銷卻沒人買帳,之後這些譯詞才真的會變成死語。

04/29 23:25, , 12F
普通話現在是強勢語言並沒錯
04/29 23:25, 12F

04/29 23:26, , 13F
可是並沒有限制台灣話就要屈服於普通話的語彙之下
04/29 23:26, 13F
你自己都說「沒有限制」了,所以還有什麼問題? 講到限制反而是你自己去限制語言吧...

04/29 23:26, , 14F
不再納入日常生活中出現的新的語彙
04/29 23:26, 14F

04/29 23:31, , 15F
那麼如果經過眾人的集思廣益 有適當的翻譯詞彙出現的話
04/29 23:31, 15F

04/29 23:32, , 16F
不嘗是一件好事嗎?
04/29 23:32, 16F
你認為閩南語沒有新詞彙跟沒有人集思廣益造新詞有關? 如果日語面對外來語都用音譯詞就表示沒有日本人集思廣益造新詞? 造新詞根本沒有你想的那麼難,語言不是看人的天分而是大多數人都有的本能。 什麼叫做眾人的集思廣益?什麼叫適當的翻譯詞彙? 難道是要找全台灣的閩南人來想航空母艦的譯詞 然後再由這些人投票選出最適當的翻譯詞彙? 還是由學者來創造?如果是這樣根本不叫眾人,這叫少數人決定多數人的命運 少數決有多可怕?當少數人認為筆劃太多結構太複雜導致識字率低 全國人民就要因為這些少數人改變自己的文字,這不可怕? 而且少數決違反語言的約定俗成,因為這不是大多數人共同決定的。 很多人會以為現有的詞彙大多是適當的詞彙,這是錯的。 語言沒有對錯,甚至於很多都不合邏輯,你只要帶過小孩就知道你用的語言有多奇怪。 依據邏輯大人的相對是小人,但是習慣上是用小孩。 手上的毛是手毛,鼻孔的毛是鼻毛,頭上的毛邏輯上是頭毛,但是習慣上是用頭髮。 語言只取決於被接受與否,接受後變成習慣,你自然就會認為是「適當的詞彙」。

04/29 23:35, , 17F
那很想聽聽看你怎麼解釋 台語新聞裡面
04/29 23:35, 17F

04/29 23:35, , 18F
怎會那麼剛好都沒有提過我上面所列的生活語彙的念法
04/29 23:35, 18F
他們不報卻要我來解釋... 我怎麼會知道阿... 去臆測別人怎麼想不累嗎...

04/29 23:44, , 19F
我覺得就是台語越來越弱勢 "股市"勉強也算是近50年的名詞吧
04/29 23:44, 19F

04/29 23:45, , 20F
所以已經沒有能力去把新的詞彙建立起他的台語詞彙 無論是
04/29 23:45, 20F

04/29 23:45, , 21F
用台語音唸華語詞彙 不論是音譯或意譯
04/29 23:45, 21F
理由上面提過了。這是供需問題。 如果股票、股市一詞並無法讓閩南人了解的情形,才有可能出現新詞彙。

04/29 23:47, , 22F
最近幾年網路算是勉強建立起來的台語詞吧 我爸也說他一開始
04/29 23:47, 22F

04/29 23:47, , 23F
聽到網路的台語覺得很不適應 久了也就習慣 只是能說網路已
04/29 23:47, 23F

04/29 23:47, , 24F
經夠普及到滲透台語裡
04/29 23:47, 24F
這就是洗腦阿XD 我就算聽得懂chiu-bang,我也不會用。 鄰居的阿嬤說「Gun sun kui kang long te tshu-e sang-wang」 我不會刻意用對方不熟悉的「chiu-bang」。

04/30 11:46, , 25F
"某區域的人大家認同某個新詞彙的使用就成立了"<< NO,
04/30 11:46, 25F

04/30 11:47, , 26F
約定俗作的過程,是由少部分商人文人開始的,由小而大
04/30 11:47, 26F

04/30 11:48, , 27F
所以商業/政治/教育不用的語言逐漸死亡,是這個緣故
04/30 11:48, 27F
你可以想像人類的發展,是從狩獵進行到農耕,之後才有商業行為。 人類的語言不可能到有商業行為才出現吧?文字還比較有可能。 從語言出現被當時代當區域的人使用的時候,就已經是約定俗成 而且這些人不可能是「少部分商人文人」。 說文解字中對「爸」一詞的解釋提到,南方人稱父為爸。 父跟爸的差異可能是發音的訛化,也可能是語言的任意性 但是爸的用法可能是南方的商人文人開始的嗎? 還是南方人的約定俗成呢? 看看bbs用語,版主、鄉民、五樓這些詞彙,是否為「少部分商人文人」所創? 詞彙的創造是依據供需,跟職業無關。 有需要的情況下,無論你是上班族還是學生還是打工的人,你都可能參與新詞的創造。 你可能會說,這些詞彙都是浮不出檯面的詞彙,可能只能活在bbs裡面 但是語言本來就是基於被需要的理由才存在 到了不被需要的地方,自然沒有其價值。 如同鮪魚、鮭魚、鱈魚等各種海魚名詞 對內陸國來說有意義的詞彙只有魚而已。 而商業、政治、教育不用的語言是否會逐漸死亡? 答案是不一定,因為你的生活不是只有商業、政治、教育。 比如說髒話「姦妳娘」,這要分在商業、政治、教育哪一塊? 都不是,但是因為你日常生活會用到,所以它不會死 會死亡的詞彙是任何時候都沒用到或是少用的詞彙。
還有 193 則推文
還有 87 段內文
05/07 20:37, , 221F
無視原本討論話題 砲火集中在挖掘別人的個人隱私方面
05/07 20:37, 221F
所以你原本是要討論「小英的影子」「閩南人的定義」「英語拼法」「閩南語的定義」? 究竟是誰無視原本討論話題? 還是哈佛多語通華語老師說了算? 而且你自己公開資訊還說我挖你隱私? 不要自己當曝露狂還怪別人知道你幾根毛好嗎?

05/07 20:39, , 222F
那我可要幫忙警告板上各位大大千萬不要反對到某人的意見
05/07 20:39, 222F

05/07 20:40, , 223F
不然當他無法就事論事的時候 就會開始用你的學歷等等
05/07 20:40, 223F

05/07 20:41, , 224F
的個人隱私話題來集中"逼"你向他妥協
05/07 20:41, 224F
我逼你妥協啥阿...可以說清楚嗎? 從頭到尾就只有哈佛多語通華語老師一直要我針對拼音錯誤道歉不是嗎? 他人:台灣閩南語可稱做閩南語 X 自己:東吳大學可稱做東大 ○ 自己:吹噓學歷→網路上沒關係 他人:iPhone拼錯→請道歉 話說真有哈佛學歷的人,會當這個是隱私話題對自己不利? 我:馬英九有哈佛學歷→意圖使人不當選?

05/07 20:42, , 225F
我應該向蘋果日報推薦你去當他們獨家記者才是!
05/07 20:42, 225F
不不不,哈佛學歷的菁英不該埋沒在小小的語文補習班 你應該當外交官才是阿!

05/07 20:42, , 226F
離題王+臆測王+人肉王 我當然輸給你 畢竟你是三冕王嘛!
05/07 20:42, 226F
至少我不會愛面子扯謊,被戳破還死要面子XDDDDDD

05/08 11:24, , 227F
果然又是沒招以後專供對方個人隱私啦
05/08 11:24, 227F

05/08 11:24, , 228F
除了小英的影子是我先提出我個人的看法之外
05/08 11:24, 228F

05/08 11:25, , 229F
其他如閩南人閩南語等爭議不是你先使用的嗎?
05/08 11:25, 229F

05/08 11:27, , 230F
那別人指責你馬上道歉 我的指正自動無視免道歉這招是?
05/08 11:27, 230F

05/08 11:29, , 231F
使用我訂的標題 做離題的闡述
05/08 11:29, 231F

05/08 11:29, , 232F
再不斷試探挖掘對方隱私 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人格了
05/08 11:29, 232F

05/08 11:30, , 233F
指責別人扯謊 自己都搞不清楚資訊真偽了 說別人說謊
05/08 11:30, 233F

05/08 11:30, , 234F
也是你人格特質之一
05/08 11:30, 234F

05/08 11:31, , 235F
一樣小小的拼音錯誤 你不用跟我道歉啊
05/08 11:31, 235F

05/08 11:31, , 236F
那你何必為了拼錯了河洛話而急忙向人道歉
05/08 11:31, 236F

05/08 11:32, , 237F
你的人格特質還真特別呢!
05/08 11:32, 237F
你好無聊喔XDDDDDD 我的人格很特別阿,尤其看再一些吹噓學歷的人的眼中格外如此。 不吹噓就無法立足了嗎?www 不是說你還會韓語?怎麼不露兩手?只會騙騙FB裡面那些不知道你吹噓然後崇拜你的人XD

05/08 11:34, , 238F
被邀請上過那節目 跟是該節目的粉絲與否這兩點都分不清喔
05/08 11:34, 238F

05/08 11:36, , 239F
自己也不去照照鏡子 別人的學歷如何 你有權問? 干你屁事?
05/08 11:36, 239F
喔喔喔!開始怒了開始怒了XD 話說我沒問阿,是有人自己吹噓還以為有人問ww先生,沒有人找您喔,洩洩。

05/08 11:39, , 240F
我學過哪些國語跟本板還有本標題有關嗎?
05/08 11:39, 240F

05/08 11:40, , 241F
你又從哪裡可以確定我不會韓語? 有必要要跟你說嗎?
05/08 11:40, 241F
我沒有說你不會阿XD自己先心虛是哪招www

05/08 11:41, , 242F
上面一大篇文章狂問學歷相關話題 現在說沒問
05/08 11:41, 242F

05/08 11:41, , 243F
睜眼說瞎話 跟說謊有什麼差別?
05/08 11:41, 243F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囉。我問你自己要答,答了又說學歷如何干你屁事www 一開始不要答不就沒事了XDDD

05/08 13:41, , 244F
自己都承認不知道對方學歷真偽就直接認定別人是吹噓?
05/08 13:41, 244F

05/08 13:43, , 245F
針對別人的學歷等個人隱私問題死纏爛打 無法討論正題?
05/08 13:43, 245F

05/08 13:44, , 246F
我可是一直指正著你無權過問別人學歷等個人隱私
05/08 13:44, 246F

05/08 13:44, , 247F
可都沒正面回覆過你我自己讀哪哪裡畢業
05/08 13:44, 247F

05/08 13:45, , 248F
反正你都承認自己愛離題愛臆測愛搜尋別人隱私
05/08 13:45, 248F

05/08 13:46, , 249F
也默認自己會睜眼說瞎話 說謊了 那麼也沒什麼必要
05/08 13:46, 249F
原來你最後還是承認自己說瞎話說謊了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阿!

05/08 13:46, , 250F
跟你窮攪和了
05/08 13:46, 250F
讓大家跟JAmes一起來看看哈佛多語通華語老師到底會不會繼續強辯呢www 我猜會XD ※ 編輯: jasonmasaru 來自: 114.32.192.145 (05/08 14:52)
文章代碼(AID): #1DkhYXjH (TW-languag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5 之 15 篇):
文章代碼(AID): #1DkhYXjH (TW-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