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 ] 毛治國:高運量捷運 不再興建

看板Policy作者 (文亞南)時間16年前 (2008/06/13 17:33), 編輯推噓5(5010)
留言15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34 (看更多)
※ 引述《LORDJACK (文亞南)》之銘言: : 推 hsufrank:科技總是在北部而必然發展成大都會?科技宿命論?....... 06/13 15:59 : → LORDJACK:科技的出現是世界性的, 比如說人發現火, 火的科技很快的 06/13 16:07 : → LORDJACK:傳播, 但是群聚在一起的人, 火的縱效比較大 06/13 16:08 舉個例子來說 比如說假設在A科技水準之下, 大都會的人口承受上限是200萬人 現有兩都市 甲 200萬人, 乙120萬人 突然有一天, 世界科技水準升到B, 大都會人口的承受上限增加到250萬人 這時候有一個非都會人口原居住地丙地 他想要移民, 此時甲都市原本的人口就較多, 生活的總和效果較好 因此丙地的人口外移時, 會優先考慮甲都市, 其次考慮乙都市 最後甲地的人口成長速度還是快過乙地, 甲也許會到上限250萬 乙地則是看情況, 丙地流入乙的人口, 要超過乙地流到甲的人口 那樣人口才會上升, 否則可能反而下降 所以比如說日本二戰時期, 東京的人口反而會流往鄉下 就是大都市的居住綜效(糧食短缺), 甚至危險性(有炸彈)都居劣勢 所以會出現退化 而都會區的人口, 就算總人口多如美國, 依然是紐約獨強 其他的都會區都明顯弱了一節 值得考慮的反而是所謂的都市更新 比如說台北市的都市發展, 經濟中心由西區轉移到東區, 歷史證明這是可能的 如果台北縣市合併, 也許可以經由都市規劃 那天經濟重心由東區再轉到什麼板新區, 甚至林口五股也說不一定 隨著科技的發展, 一日生活圈的擴大 整個北北基, 甚至北桃竹的經濟重心 轉移到桃園, 機會都比另外成立一個大都會區來的大 總之, 我覺得底層的經濟與科技環境 限制了上層的都會發展方向 像美國那樣利用搬移政治中心來達成區域平衡 是有一些效果 但是始終無法扭轉整體的都市化集中現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1.210

06/13 17:39, , 1F
第一點,現實生活跟遊戲是不一樣的,不是說升級就升級...
06/13 17:39, 1F

06/13 17:40, , 2F
第二,為什麼人多的都市先升級?因為達到升級條件嗎?XD
06/13 17:40, 2F

06/13 17:42, , 3F
當年台北地區為何為獨自形成最適合發展之處,回顧民國40
06/13 17:42, 3F

06/13 17:43, , 4F
年到民國60年的歷史,或許還能讓你有點不一樣的想法。
06/13 17:43, 4F

06/13 18:16, , 5F
這是當然的 有一個生活水平好的地方
06/13 18:16, 5F

06/13 18:16, , 6F
很少人還會想再僻建一個新的高水平城市
06/13 18:16, 6F

06/13 18:28, , 7F
但是這個高水平城市住滿了,政府就得開辟新的城市。
06/13 18:28, 7F

06/13 18:28, , 8F
企業也會去找新的廉價地塊。
06/13 18:28, 8F

06/13 18:33, , 9F
因此鴻海才說要往高雄發展阿= ="
06/13 18:33, 9F

06/16 15:13, , 10F
台北真的鳥不語花不香的 戰略考量首都 拿來住真的不怎麼樣
06/16 15:13, 10F

06/17 13:21, , 11F
我同意住起來不怎麼樣, 台北是盆地, 腹地太小
06/17 13:21, 11F

06/17 13:21, , 12F
當初建城的人不可能想到那麼遠的事
06/17 13:21, 12F

06/17 14:18, , 13F
至於h網友, 不是生不升級的問題,是有些地區根本未達人口
06/17 14:18, 13F

06/17 14:19, , 14F
上限, 蓋設施也沒用. 就像玩文明, 在人口三的地方蓋捷運
06/17 14:19, 14F

06/17 14:19, , 15F
並不會幫助城市變成人口15
06/17 14:19, 15F
文章代碼(AID): #18KZxLMh (Polic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3 之 34 篇):
文章代碼(AID): #18KZxLMh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