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 ] 毛治國:高運量捷運 不再興建

看板Policy作者 (oodh)時間16年前 (2008/06/08 15:57), 編輯推噓6(6011)
留言17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0/34 (看更多)
※ 引述《bxdfhbh (bxdfhbh)》之銘言: : 這位毛治國,我不知道他怎么想的,他難道真的不把高雄、臺中等城市未來的發展放在 : 眼里了嗎? 我想重點不是「規劃中有幾個大城市」 而是「其他城市能多大」 畢竟人口不會像模擬城市那樣 因為你規劃了就說升就升 除非開放移民政策,但台灣目前對中國、東南亞 的移入者(國民或居留)都不友善 冒然開放移民政策勢必衝擊社會文化、引發治安等問題 -- 不友善帶來壓力和詐欺、司法檢警無法即時解決該問題 不是移民、大陸來台觀光仍有限額,國外觀光成長有限 蓋了捷運不會賠嗎? -- 如同j大說的 目前在bbs上 包括該文本來張貼的看板上的網友大多不清楚 但,有趣的是 該新聞直接寫了毛治國在運研所的講話裡說「需求不夠」 沒人要信 我覺得除了政治立場,多半是本位主義吧 一聽到自己縣市本來要蓋的捷運不蓋了 自然會不高興 畢竟,你要不信人家專業... 自己更不專業啊 有人說 北捷開通時搭的人也不多 -- 但他確定當初北捷估需求時 有這麼不專業,只估開通的搭程人數嗎? 我想,假如一般人都知道要時間和擴建 需求才會更高;專業人員不會不知道吧... 畢竟大台北地區六百萬人口進出、生活在那,這是其他城市所沒有的; 當然,也是可以覺得毛的發言是政治(沒錢)優先啦 總之 關於需求,如果沒有進一步的根據 我會建議大家在思考這個問題時持保留態度 別的縣市我就不談了, 我個人不支持在桃園作「地上」的軌道系統或專用道(文中說的 b級路權) 因為桃園、中壢的路面實在太窄了 和台南、高雄 相比(台中新竹我沒去過) 台南高雄的路寬都是「很難塞車」的那種 我想主要是因為桃園中壢沒有進行過都市重劃 雖然打狗、府城 是古都,人口本來就多、路面也應該很窄 但,一則現在的市中心都不是原本的、二則都市重劃強制拓寬了路面 但桃園和中壢都沒有 如果說是因為沒錢才不蓋捷運的話,就更不可能撥款進行都市重劃 我沒記錯的話 桃園市中心火車站、百貨公司、店家林立的區域 多半只是四線道(雙向兩線)(有幾像是六線的) 這麼窄的地方輕軌要設哪? -- 除非在新車站、縣府、農工、兩個橋頭 和經國路廟後都設一個站 用車站、軌道把整個現有市區包起來,這樣就不必鋪進市區裡 但這些點都是車流雍塞點(大馬路進市區) 而且這樣設站效益是不是夠大 -- 都沒在市中心裡有站 B級路權的缺點就是,站設那軌道到哪、路面就吃到哪 我覺得就這點來看 桃園十分不適合b級路權 也不只我覺得,別的不說,桃園、中壢新站遲遲不蓋就是為了要合併「高架化」工程 這是交通部和縣府規劃已久的, 如果不是平交道會嚴重打擊市區雍擠的交通,就沒有必要高架化 既然蓋了高架鐵路,沒理由不作捷運(捷運的費用就貴在公程) 更沒理由又去鋪平面軌道、再打擊一次交通 而遠離了市區,機捷又是一定會蓋的(為了要聯通北捷、避免轉乘耗時) 我覺得桃園最後一定還是會走捷運,只是政府什麼時候有錢就拖到什麼時候罷了 就算一時間沒蓋,可能也比輕軌或brt好 -- 自幼家貧 既無嗜好 不學無術 亦無專長 唯打翻茶杯 或飲料罐 或新鮮屋 不乏瓶水 亦有碗麵 鋁鐵生熟不銹鋼 大小利樂錫箔包 有色無色玻璃 軟殼硬殼塑膠 凡立不曾未倒 寸地無一免溼 初時心喜 觸翻熱湯而後敗興 久之或憂 撞倒汽水反得釋然 本為一時之誤 積久成習 偶一為之 還傲世中無雙 故以為好 便作所長 因姓黃,自號「掐倒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2.132.183.102 ※ 編輯: oodh 來自: 202.132.183.102 (06/08 16:01)

06/08 16:05, , 1F
桃園火車站那邊除了中正路外都是2線道吧.......
06/08 16:05, 1F

06/08 16:05, , 2F
那邊目前還真的是無解,只能說機車無敵方便XDDDD
06/08 16:05, 2F

06/08 16:08, , 3F
我說的四線道是 一向兩線啦,我不太確定要怎麼稱呼它
06/08 16:08, 3F

06/08 16:14, , 4F
你說台南?台南的路寬跟高雄比有一段差距喔....
06/08 16:14, 4F

06/08 16:15, , 5F
台南的路是比高雄窄不少 但感覺比高雄更少塞車
06/08 16:15, 5F

06/08 18:03, , 6F
原po你差一點就講對了: 是"全台灣"都不適用B級路權
06/08 18:03, 6F

06/08 18:04, , 7F
因為若道路面積還有餘裕可供興建,那表示市場需求不夠大
06/08 18:04, 7F

06/08 18:04, , 8F
其實桃園是適合至少興建一條MRT的,地下化也值得
06/08 18:04, 8F

06/08 18:05, , 9F
就是楊梅-龜山線 這條路線跨過兩個都會區,人潮絕對夠多
06/08 18:05, 9F

06/08 19:22, , 10F
f大這樣說沒有考量到大眾運輸開拓無車者市場、專用道提高車速
06/08 19:22, 10F

06/08 19:23, , 11F
減少譟音空污 和 車站帶來的商業價值 如果高捷還沒蓋,就我看
06/08 19:23, 11F

06/08 19:24, , 12F
到的高雄馬路我會認為可以蓋輕軌;就像高雄有幾個地下道出入
06/08 19:24, 12F

06/08 19:25, , 13F
口是占到車道上一樣 看起來是占了一道,但卻能縮短路口紅燈
06/08 19:25, 13F

06/08 19:26, , 14F
時間(因為路口大、人要走很久)但這是因為他們車道夠多
06/08 19:26, 14F

06/08 20:01, , 15F
北捷的定義不管哪種都是專屬路權http://0rz.tw/3e2lO
06/08 20:01, 15F

06/09 03:14, , 16F
台灣只要有輕軌,必死;因為不會比公車快,班次比公車少
06/09 03:14, 16F

06/09 03:14, , 17F
那麼很快的大家會自覓生路
06/09 03:14, 17F
文章代碼(AID): #18Iv3vbp (Polic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0 之 34 篇):
文章代碼(AID): #18Iv3vbp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