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見解] 八分地與一台貨車 (台灣農業政策)

看板Policy作者 (Rejoyce )時間16年前 (2008/03/14 01:30), 編輯推噓3(303)
留言6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3 (看更多)
※ [本文轉錄自 Ecophilia 看板] 作者: Waitingchen (Rejoyce ) 看板: Ecophilia 標題: Re: [見解] 八分地與一台貨車 時間: Fri Mar 14 01:24:25 2008 下面是我在合樸網站對這篇文章的感想留言,以及作者小非的回應: http://www.hopemarket.com.tw/?p=1980 ------------------------------------------------------------------------- Waitingchen: 非常動人的文字,讓我想起之前閱讀Barbara Kingsolver的書(Animal, Vegetable, Miracle)的一段話(摘譯如下): 我們用「蒙塵」「泥污」來形容東西骯髒、不衛生,如果意識到泥土其實是 菜園苗圃的根基,有的人說不定會慌忙跑去看醫生。我偶爾帶著朋友的孩子 到花園裡認識一下吃的蔬菜,有時卻會造成反效果,他們一面慢慢後退,一 面說,「拜託,那些都弄到土了!」大人也會自我欺騙,假裝食物全是從乾 淨、明亮的超市裡來的。我們就像看不起母親的不肖子孫,明明深知自己由 母親孕育,卻覺得,「哎噁」。 以我在美國所見,錯誤的農業政策讓一般人跟土地疏離,也與食物從生長到上架的過 程脫節,很多孩子已經不知道馬鈴薯、紅蘿蔔長在地下,而肋排是一隻牛的一部份。 即便是第一線耕種的農人,在被迫依賴機器、化肥與農藥的大環境下,也大多只把土 地當成蔬果製造工廠。 台灣厚實的農業歷史,是得天獨厚的文化與經濟資產,連我這個典型的都市小孩,只 擁有最淺薄的農村印象,至少還說得出平日飯桌上的瓜果肉魚是從何而來,台灣大部 份的人也還對農民保有「粒粒皆辛苦」的敬意,農民也仍對土地、作物懷抱難以割捨 的使命感,這些都是不少美國人試圖尋回的,失落的記憶連結。 人在異鄉,偶爾會羨慕此地有完善的制度,保存良好的自然環境,成熟的公民意識, 但台灣的農業一直都讓我深感驕傲與欣慰,但也因此有著更多擔憂,與更深的期待。 ------------------------------------------------------------------------- 小非 相較於美國,的確我們對農作物有更多的認識,只是如您提到的「公民意識」,就是 台灣仍在起步中的,其實農業的變化,身為農民的人們,除了價格市場…的議題之外 ,如果能針對自身的處境提出集體意見,相信任何的決策者都不敢小覷,美國德州的 棉花農就是最好的例子。 期待能看到您更多文章的分享,美國近年來有許多保存農地的呼籲,或許正是台灣之 借鏡,有機會的話,也請您多介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9.234.150.13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9.234.150.136

03/14 01:44, , 1F
不過美國的生機飲食 也是商業化的產物 尤其是直銷系統
03/14 01:44, 1F

03/14 01:54, , 2F
樓上說的直銷是指Whole Food嗎?那個已有托拉斯的影子
03/14 01:54, 2F

03/14 01:55, , 3F
不過美國的有機認證制度近來一直受到糧食商的壓力
03/14 01:55, 3F

03/14 01:56, , 4F
也是頭痛的問題
03/14 01:56, 4F

03/14 01:58, , 5F
還有一個傳來台灣的 美樂家 幾本上直銷一要顧客忠誠 二要
03/14 01:58, 5F

03/14 01:58, , 6F
產品差異 找上有機飲食藥品化妝品 也是早晚的事...
03/14 01:58, 6F
文章代碼(AID): #17sMJ0fP (Polic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23 篇):
文章代碼(AID): #17sMJ0fP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