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見解] 八分地與一台貨車 (台灣農業政策)

看板Policy作者 (kk)時間16年前 (2008/03/14 10:0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23 (看更多)
: 科科科~~~~~~台灣的農業唯有和環保觀光的結合才能生存 : 和永續經營.... : 一味的學美國那種短視近利的模式台灣土地遲早不能耕作 : 而且台灣也不適合學美國那種模式 : 另外,不是所有的產業都適合功利到如此 沒有人說農業發展一定要走美式大規模機械化生產, 問題是一個產業的生存一定要尋找利基,這是天經地義, 除非你要通通靠政府補貼, 政府補貼的錢是從你我口袋中拿出來的,效益與否自然可以評估, 何況與產業尋找新的利基根本不相衝突, 原文指馬謝兩人政見尋求農業轉型的部分"通通不算政見", 顯然就是要放棄農業尋求賺錢的能力,全靠政府補貼以維持 過去的小農生產環境囉, 這種生產文化有其存在價值,也值得投注資源保存, 但不可能是永遠停留在過去的狀況而不變動, 萬一政府沒錢補貼了怎麼辦? 萬一貿易協定要求取消補貼怎麼辦? 到時競爭力沒有提升的農民要怎麼面對? 這種鄉愿式的農業政策對農民真的有幫助嗎? 另外贊同上上篇文章的說法, 根本沒有所謂 "自己生產食物,自己供給他人食物" 的基本人權 照這種邏輯台灣就有千萬人以上已經喪失的了這種所謂人權, 這是啥基本人權? 專屬農夫的基本人權? -- PS 要求產業改善競爭力叫做功利,那要求別人"功利"的成果 拿來補貼自己不知算是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3.45.200
文章代碼(AID): #17sTtEaI (Polic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5 之 23 篇):
文章代碼(AID): #17sTtEaI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