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反艦飛彈是亞音速好用還是超音速?

看板Military作者 (火星人當研究生)時間11年前 (2013/01/03 12:51),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1/69 (看更多)
※ 引述《diggershi (早立衫)》之銘言: : ※ 引述《aardvarkww (土豬)》之銘言: : : 對啦,那請你解釋一下老美F22的雷達怎麼做到對方完全不知道自己被偵測的 : : 搞笑 : 解釋一下LPI,希望沒解釋錯。 : 主要是這一句 : Ways of reducing the profile of a radar include using wider-frequency : bandwidth ( wideband ), frequency hopping , using a frequency-modulated : continuous-wave signal, and using only the minimum power required for the : task. : 簡單的講就是降低被對方偵測的"機率"。 : 例如使用寬頻的方式,傳統上是使用單一頻率發設出去後,直接接收該頻率的能量 : ,不過頻率固定就很容易被偵測到,所以利用寬頻的方式把能量分散到較寬的頻帶 : 上。但是也不只是單純把能量分散,應該還會進行編碼的動作。較簡單的方式是, : 例如發射頻率由1GHz在一定的時間內,持續變化到1.1GHz。之後接收時進行解調可 : 以採用積分的方式,將能量積分出來,能量就會被偵測到。這樣對於被偵測的人, : 就比較難以被反偵測到。因為對方需要利用相同或類似的機制把能量積分出來。不 : 然該電波訊號對被偵測方來說,是有可能跟背景雜訊能量差不多,進而無法被反偵 : 測。當然如果距離很近,能量很大還是會高出雜訊。所以主要的目的在於降低被偵 : 測的機率。 我覺得有個前提一定要提一下,要實現LPI,AESA是必須的,TWT沒辦法這樣 快速變化與調節,至於要把AESA裝到飛彈上,目前曼尼大神還不允許 邊講的寬頻,實作手法應該還是PD,能量會分散在寬頻裡,至於講更寬,那 代表脈衝壓縮得更厲害,脈衝+跳頻這個本來就比較不好抓,不過80年代後的 RWR也克服了這種問題,而連續波波型調控的部分,主要還是可以偽裝成民用 訊號 另外還有一個手法,一般資料比較少提,就是AESA用多個模組多個波段去抓訊 號,每個模組只發少數脈衝,這樣單波段上脈衝數量少不一定會觸發RWR,但是 發射機在不同波段上還是可以累積足夠的訊號去取得清楚的資訊 不過最重要的重點還是最後講的,將功率最低化,確認回波後就將下一個脈衝 強度降低,直到某個臨界強度,除了降低旁波辦強度防止被接收到外,也可以 降低搜索近距目標卻讓遠方的目標也收到訊號,功率調節如果不是用AESA來做 ,困難度就會提升很多 : 相同的跳頻方式也是其中一種,都是希望能降低一個單位頻率內的發射能量。才能 : 降低被對方偵測出來的"機率",而接收時就是利用發射的特性將能量"積分"出來, : 不過積分的方式有很多種,所以被偵測方要是了解發射方的模式是哪一種,就能進 : 行反偵測的工作。 隨機跳頻在射控雷達上已經開始被使用了,不過基本上萬變不離其終 還是在同一個頻段上,而RWR是全頻接收器,而且感應觸發並沒有分的 那麼細,只要在這個頻段內觸發到一定數量就會發出警訊(雖然不見得 能保證辨識出威脅種類),所以隨機跳頻的目的主要還是防止ECM -- 台灣科學研究的三大障礙 1. 教授與研究生低廉的薪水 2.SCI點數與篇數的量化指標 3. 國科會與學校的報帳制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185.126.71

01/03 15:25, , 1F
01/03 15:25, 1F
文章代碼(AID): #1GvGvX72 (Milita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1 之 69 篇):
文章代碼(AID): #1GvGvX72 (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