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查詢 / ckTHU

總覽項目: 發文 | 留言 | 暱稱
作者 ckTHU 在 PTT [ MRT ] 看板的留言(推文), 共3063則
限定看板:MRT
[新聞] 新北環狀線秀朗橋捷開大樓上梁 年底完工
[ MRT ]80 留言, 推噓總分: +5
作者: godofsex - 發表於 2024/04/07 03:25(2月前)
70FckTHU: 台灣社會單極化下產出不少盲目的雙標也不是一天兩天了04/09 13:22
71FckTHU: 也離西方先進民主經濟體,應有的素質與觀念甚遠04/09 13:24
Re: [情報] 最速都會地下鐵 韓國GTX-A 3/30通車
[ MRT ]54 留言, 推噓總分: +8
作者: shun01 - 發表於 2024/04/05 04:11(2月前)
15FckTHU: 差不多的規劃心態導致要花更多建設彌補04/05 17:25
35FckTHU: 其實我覺得台北附近的情況還算好的了,看看中南部大型建設04/07 10:18
36FckTHU: 許多草草規劃,差不多有做就好,中央也脫離不了施捨心態04/07 10:20
37FckTHU: 口頭上說便宜,實際上不是想長遠真正解決問題。04/07 10:21
49FckTHU: 推常任文官的組織集體意識觀點,政治雖然是妥協但應該在04/09 10:02
50FckTHU: 受控的框架內進行,台灣從很多層次來看都是失控的04/09 10:02
[新聞] 內科塞車未解 南港恐成另個噩夢
[ MRT ]190 留言, 推噓總分: +35
作者: rickisme - 發表於 2024/04/01 12:26(2月前)
190FckTHU: 雙標指正出來人人有責,互相取暖也可理解。04/03 16:22
77FckTHU: 原來樓上也知道要讓辦公園區四散,不是集中擴大蛋黃區04/02 23:38
78FckTHU: 可喜可賀 XD04/02 23:38
80FckTHU: 過度貪婪的想無限擴大蛋黃區,腹地空間不夠容下人流04/02 23:46
81FckTHU: 加上蛋黃區周圍可負擔的居住區域不多,這時間環境成本轉嫁04/02 23:47
89FckTHU: 我沒特地回覆你,上面有不少人也有提到類似問題,不用這麼04/02 23:53
90FckTHU: 敏感,我跟你也沒這麼重要,所以各自表述就好。04/02 23:53
94FckTHU: 其實專版的意義就是很多事可以用理論或數據講的清,我是不04/02 23:56
97FckTHU: 清楚依據事實,討論可供公評之事,應該防衛心不需要這麼強04/02 23:58
99FckTHU: 樓上也不是只有你啊對吧,in general 不行嗎?04/02 23:59
102FckTHU: 我有說樓上幾樓嗎?這有那麼重要嗎?04/03 00:00
105FckTHU: 還有質疑別人第一天上 PTT 這種討論水準在專版?你認真?04/03 00:02
114FckTHU: 台北的蛋黃辦公區分散到西部各地,同時創造更多可負擔的04/03 00:05
115FckTHU: 的居住區,縮短所有人通勤成本,長遠才根源解決這些問題04/03 00:07
117FckTHU: coffeemilk 請參照教育部辭典https://tinyurl.com/4dkcsnma04/03 00:08
119FckTHU: 「樓上」釋義:所處的樓層之上。04/03 00:09
122FckTHU: 不好說,加大新竹以南產業經濟投資。首都移轉中部都有可能04/03 00:11
128FckTHU: 同意,輪班工廠端跟間接人員也可錯開,影響會較小04/03 00:14
143FckTHU: 為啥不看看德國瑞士?把產業經濟分散在國家各處,讓通勤的04/03 00:21
144FckTHU: 就業機會落在附近的社區?台灣就是把多數工作機會塞到北部04/03 00:22
145FckTHU: 幾個蛋黃區,尤其那些職涯發展好,產業價值鏈前端的。04/03 00:22
146FckTHU: (AID): #1beBZIKw (Geography) 這邊有 Forbes Top 200004/03 00:24
150FckTHU: 瑞士跟台灣產業 HQ 分佈對照https://imgur.com/a/tF23u2b04/03 00:25
163FckTHU: 我這種想長遠根源解決問題,卻會動到別人蛋糕的說法,很多04/03 00:57
164FckTHU: 地方不受待見很正常的。說真的在西方民主經濟體更多的是也04/03 00:57
165FckTHU: 是希望一件事不要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讓事態惡化,著重於04/03 00:58
166FckTHU: 把眼界放遠一些,能根除就是少一個要煩心的事。04/03 00:59
167FckTHU: 比如這個人在空間怎麼分佈流動的問題,為了成就局部人的利04/03 01:00
168FckTHU: 益,犧牲整體國民的未來時常上演,我指出來只是因為看不慣04/03 01:02
171FckTHU: 當然還是會有不少出來粉飾,甚至說國外都這樣。真正在國外04/03 01:07
173FckTHU: 生活過的人,其實是會發現這種說法有許多破洞,甚至跟事實04/03 01:08
174FckTHU: 悖離甚遠的,希望這種風氣還是可以導正回來04/03 01:11
175FckTHU: 台灣適合雙輪載具單車補足公交最後一哩路的,我覺得台南是04/03 01:12
176FckTHU: 不錯的案例。台南在 6-8 月夏季直轄市中算是平緩偏低了04/03 01:15
177FckTHU: 日照時數也排名前列,若軌道各站搭配大量停車空間或許可行04/03 01:16
Re: [問題] 高捷五塊厝轉輕軌做地下連通不可行?
[ MRT ]67 留言, 推噓總分: +17
作者: mikamitomoya - 發表於 2024/03/31 20:01(2月前)
64FckTHU: Louis Berger International Inc. 的高雄大眾運輸可行性是04/02 13:39
65FckTHU: 已算是最早的嗎?不知道還有沒有留下資料。04/02 13:39
66FckTHU: 要共構肯定可以找到解決方案提高轉成效率,這明顯是疏失04/02 13:42
67FckTHU: 錯誤的事怎麼說,也不會變成正確的。04/02 13:42
60FckTHU: 完全同意人為錯誤且荒謬決策就該反覆提出來提醒04/02 13:17
Re: [問題] 高捷五塊厝轉輕軌做地下連通不可行?
[ MRT ]22 留言, 推噓總分: +8
作者: aass5566 - 發表於 2024/03/31 19:42(2月前)
22FckTHU: 笑死,還有耐熱比例。數據數據,請看常態分佈04/02 13:12
[情報] 最速都會地下鐵 韓國GTX-A 3/30通車
[ MRT ]360 留言, 推噓總分: +46
作者: weyward - 發表於 2024/03/30 09:46(2月前)
360FckTHU: 或者還有一種可能,對整個台灣的現況還是不夠了解04/02 12:07
48FckTHU: 台灣根本不需要巨型都會核心去快速運送人進城出城03/30 13:13
49FckTHU: 外部嚴峻的環境伴隨潛在戰爭,只是徒增風險集中而已03/30 13:14
51FckTHU: 地勢平坦的地方不多,腹地也不夠大,其他更是破碎。03/30 13:16
52FckTHU: 先天就不足,後天還失調,Alpha+ 以上的城市只有越離越遠03/30 13:19
53FckTHU: 真正該做的是多點核心,把整個國家所有都會區當作同一城市03/30 13:21
54FckTHU: Decentralized Concentration 的概念03/30 13:22
106FckTHU: 高度集中在一個地方,跟都市化是兩件事。美國 urbanisation03/31 09:53
107FckTHU: 比率是 83,但你會說美國把人都趕往一個地方嗎?03/31 09:55
108FckTHU: 德荷紐澳加都是這個道理 https://tinyurl.com/wf4v37d603/31 09:57
115FckTHU: 日韓就沒有剛說的那些國家強或佈局合理,好的不學學爛的?03/31 10:19
116FckTHU: 另外說棒球場,洋基球場、Citi Field 會蓋在曼哈頓嗎?03/31 10:20
117FckTHU: 城市或國家規劃的合理性是可以用理論數據說清楚的03/31 10:21
118FckTHU: 而不是用「似是而非」的說因為跟日韓很像所以要學他們03/31 10:22
119FckTHU: 不去思辨先進民主經濟體的體制優勢 才是盲目且無端的信仰吧03/31 10:24
122FckTHU: 說的更甚,台灣無論是先天性地理條件或外部挑戰(戰爭天災)03/31 10:26
123FckTHU: 根本就不可能用一地發展成 GaWC Alpha+ 的巨型都會03/31 10:27
125FckTHU: 長期頃全國人力物力去追逐不切實際的夢,現實就是逐年倒退03/31 10:29
127FckTHU: 誰知道呢,走瑞士荷蘭的規劃還比較有機會讓台灣更好03/31 10:31
130FckTHU: 至於長期投入全國資源在一地,這種錢坑式的投法,確實是過03/31 10:32
131FckTHU: 去幾十年呈現的事實,而忽視先天性的瓶頸。03/31 10:33
132FckTHU: Stan6003以前地理版有討論過 (AID): #1beBZIKw (Geography)03/31 10:35
139FckTHU: 面積跟台灣接近的荷瑞 The Global 2000 產業分佈03/31 10:36
141FckTHU: 產業 HQ 分佈,跟台灣的地理情況對比,是有相當大的不同03/31 10:37
144FckTHU: 你的優先順序是錯的,優先要考慮的是國土規劃,北中南依據03/31 10:37
145FckTHU: 天然條件與地勢,要先統籌出各區域的分工與風險分散養多少03/31 10:38
148FckTHU: 口分佈才合理,這職責在於國發會跟內政部,其次才是各生活03/31 10:39
152FckTHU: 圈用什麼型式的公共交通去串連,最後才是生活圈內公共接駁03/31 10:41
153FckTHU: 國土規劃是不知道多久前該做不做,積非成是所以現在不用做?03/31 10:41
154FckTHU: 這跟多年來少子化沒人願意解決的國家危機有 87% 像03/31 10:42
159FckTHU: 肯定不是沒有策略方向的一昧滿足地區需求先蓋再說,不考慮03/31 10:44
160FckTHU: 長遠,你怎麼知道沒有政府單位做,法定職能是存在是有沒有03/31 10:44
161FckTHU: 做得好,比如你我身為公民要去監督要求的問題。03/31 10:45
163FckTHU: 每個人要求不一樣,依據國土規劃的上位計畫把各生活圈大眾03/31 10:48
164FckTHU: 運輸弄好,也要有相應的產業經濟如同荷瑞那樣平衡發展03/31 10:48
170FckTHU: 而不是產業公共交通多數資源押一地,這對長遠及其他人不利03/31 10:50
171FckTHU: 拿數字說話吧,你有看過之前統計各個區域公共軌道經費嗎?03/31 10:52
172FckTHU: (AID): #1bdvBdEE (MRT)03/31 10:52
173FckTHU: 北中南各區域人口合理分布是多少訂出來後,中彰投、雲嘉南03/31 10:53
174FckTHU: 人均公共軌道投資額先拉到全體國民平均,優先佈設骨幹路網03/31 10:54
182FckTHU: 你怎麼知道中南部蓋軌道只有甘蔗田可以蓋?03/31 10:56
183FckTHU: 台南捷運 1990 就有運研所可行性計畫,說得不好聽些,如果03/31 10:57
186FckTHU: 政府公平檢視這些資源,連嘉義市新竹市早都有輕軌了03/31 10:57
189FckTHU: 所謂「積極推動的地方拿到比較多資源不是正常的」沒有邏輯03/31 10:59
190FckTHU: 按這種邏輯北北基宜人均投資額是中彰投近 11 倍03/31 11:00
191FckTHU: 難道要說北北基宜努力程度是中彰投 11 倍?03/31 11:00
193FckTHU: 這個問題回到政府是不是能依據規劃的合理性,分配資源03/31 11:01
194FckTHU: 而不是讓科學或規劃問題,迫於民粹選票的壓力03/31 11:02
195FckTHU: 產業人口是政府早該引導,經建會國發會不是近 10 年才成立03/31 11:03
201FckTHU: 這體制確實有問題,我同意。畢竟北高直轄市中央早早就挹注03/31 11:06
206FckTHU: 初期路網(這也是頃全國之力)地方自付跟當地產業息息相關03/31 11:07
207FckTHU: 這最終仍然是回到中央產業政策規劃03/31 11:08
208FckTHU: 好,回來本篇,從北部公共路網基本架構成型。以培養台灣03/31 11:09
209FckTHU: 整體公共運輸使用率,應該優先投入其他區域的公共路網骨幹03/31 11:09
211FckTHU: 也沒有打掉重練,但認錯修改政策方向,修法立法都是民主03/31 11:10
212FckTHU: 經濟體自我修補的一環,前提是要先有「自我反省的文化」03/31 11:11
217FckTHU: 當然如果連以前失敗在哪,都沒法自我反省,前面說的就白搭03/31 11:12
220FckTHU: 每種產業結構或是地理環境,都有相應的大眾運輸可以配合03/31 11:13
221FckTHU: 不然歐洲以農業觀光主要的區域,還不是很多輕軌在跑03/31 11:14
222FckTHU: 群聚效應是有,但政府有土地、產業、人口政策工具,職責03/31 11:14
223FckTHU: 是有的。不然看看為何荷瑞美加德紐澳的政府可以做到,而我03/31 11:15
224FckTHU: 們的政府做不到,是能力的問題?還是根本就沒心?03/31 11:15
228FckTHU: 你是只有對比汽車,還是也有對比機車?請提供數據來源03/31 11:22
229FckTHU: 你如果要說產業經濟分散,就是剛說的那些國家,其中瑞荷德03/31 11:23
230FckTHU: 是公共軌道交通比較好的國度。交通與產業交通是兩個層次03/31 11:24
231FckTHU: #交通與產業經濟的分佈,是兩個層次03/31 11:24
238FckTHU: https://tinyurl.com/4bpht7jw Rail density03/31 11:29
239FckTHU: 這張圖應可說明,分散式的德國瑞士荷蘭公共軌道密度相對高03/31 11:30
240FckTHU: Stan6003 那是因為國外除了義大利等國會普遍使用機車,其他03/31 11:31
241FckTHU: 私有運具都是汽車為主,你這個汽機車沒綜合比較很荒唐03/31 11:32
263FckTHU: 上面說的是農業觀光喔,不是純農業區,要也可觀光換成輕工03/31 13:18
264FckTHU: 業。台灣中南部產業結構在歐洲並不特別。且一樣都有區域的03/31 13:18
265FckTHU: 商業集中區。03/31 13:18
266FckTHU: 認為荷蘭不夠好,跟德國瑞士比確實。但跟台灣比好多了,上03/31 13:21
267FckTHU: 面的軌道密度世界對比圖不就說明了很多事,別忘了荷蘭只有03/31 13:21
268FckTHU: 台灣七成人口。且最近甚至在思考輕型運具,比如電動機車腳03/31 13:21
269FckTHU: 踏車或許都可視為廣義公共運輸系統的一環,在最後一哩路補03/31 13:21
270FckTHU: 足骨幹路網的不足,這些輕型運具比汽車還更有優勢呢03/31 13:21
271FckTHU: 更正下,上面說的是「共享」電動機車腳踏車03/31 13:22
272FckTHU: 另外荷蘭的電車理應視為公共軌道,難不成是私人運具?03/31 13:23
273FckTHU: 如果只能看到全部集中一地帶來的資源效率優勢,應該台灣就03/31 13:28
274FckTHU: 設一個都會區就好,其他列保護區。但客觀天災外部挑戰就不03/31 13:28
275FckTHU: 可能。且一個國家只集中資源在一個蛋黃區,而不是創造多點03/31 13:28
276FckTHU: 分散式的蛋黃區,帶來的可負擔居住環境成本就少、競爭也變03/31 13:28
277FckTHU: 大,可以看看地理版韓國央行研究的新聞03/31 13:28
278FckTHU: “南韓首都人口比重OECD最高 激烈競爭為少子化主因”03/31 13:30
279FckTHU: 以及最近還有資產差距的新聞,只討論一地集中的好處看不見03/31 13:33
280FckTHU: 未來影響,跟旅鼠跳海有 87% 像03/31 13:33
297FckTHU: 上面說的是「共享」單車或電動機車可視為公共交通運具的一03/31 16:20
298FckTHU: 環。這也不影響機車單車作為公共交通最後一哩路的角色有其03/31 16:20
299FckTHU: 優勢。03/31 16:20
301FckTHU: 為什麼我看你的數據,感覺就是在驗證我的觀點?可否完整發03/31 16:24
302FckTHU: 下鏈接來討論?你拿 Amsterdam 在城市的層次說公交沒想像03/31 16:24
303FckTHU: 中方便沒問題,這可能你是跟在台北的體驗比。但一開始說的03/31 16:24
304FckTHU: 是國家整體來比,各國軌道密度的數字是很客觀的,台灣數據03/31 16:24
305FckTHU: 上就是不如荷蘭。03/31 16:24
311FckTHU: 貼一下 NS 路網圖 https://tinyurl.com/ck2sjcx203/31 16:30
313FckTHU: 如果荷蘭給台灣人規劃,87% 海牙會是最大城市,且 NS 不會03/31 16:32
314FckTHU: 成網狀是以海牙為中心的放射狀。這樣說應該不為過吧03/31 16:32
315FckTHU: 荷蘭更像是把整個國家當作同一個城市來規劃。上面一直在討03/31 16:33
316FckTHU: 論的都是整個國家的層次。03/31 16:33
317FckTHU: 另外你怎麼知道本人沒去過荷蘭?或長期旅外的經驗?03/31 16:34
319FckTHU: 我剛看到數據來源了,晚點再來討論。光是討論數據就可以說03/31 16:37
320FckTHU: 明白03/31 16:37
324FckTHU: 但我是沒看到你有任何證據說明,台灣整體是比荷蘭好的,如03/31 16:41
325FckTHU: 果你不是這個意思,那不就是跟我的說法一樣?03/31 16:41
327FckTHU: 咦,我上面說的是國家的層次。你在說的是城市的還是,我們03/31 16:45
328FckTHU: 先釐清03/31 16:45
330FckTHU: Ok 那我說,荷蘭整體看起來比台灣好,從路網或軌道密度數03/31 16:46
331FckTHU: 據上呈現的是這樣,這點你認同嗎?03/31 16:46
334FckTHU: … 好吧… 我說的也只不過是冷冰冰的數據而已03/31 16:53
337FckTHU: 這也跟你在Amsterdam 的體驗是不衝突的,在我看來荷蘭軌道03/31 16:55
338FckTHU: 不會多數放在一地,均勻分散才是長遠對整個國家跟社會有利03/31 16:55
339FckTHU: 的,對於單一城市而言體驗不會特別好也是正常的情況。03/31 16:55
340FckTHU: 你說糖鐵收回來我也不知道是什麼依據,但我會說,中南部也03/31 16:58
341FckTHU: 是有人口密集的商業、住宅、產業園區,但連公共交通骨幹都03/31 16:58
342FckTHU: 缺乏,軌道跟荷德瑞更是不能比03/31 16:58
352FckTHU: XD 真不知道怎麼會有人有莫名其妙的優越感認為我沒搭過04/02 11:51
353FckTHU: 無論歐洲還是美洲先進經濟體的環境,或多或少都有讓人不便04/02 11:52
354FckTHU: 或體驗沒有這麼好的地方,但無法抹煞別人在國家更均質的04/02 11:53
355FckTHU: 發展上或制度上的優越。不然你乾脆也拿一堆西方世界的軌道04/02 11:55
356FckTHU: 環境堪憂,沒想像中乾淨也不是很簡單。可以找得缺點還一堆04/02 11:56
357FckTHU: 還是沒事就罷工,影響出行的便利性 etc04/02 12:00
358FckTHU: 在社會生活平均水平、機會、就業條件及對每個人的尊嚴上04/02 12:01
359FckTHU: 如果有在那邊工作生活的經驗,要理解這些事應該不難04/02 12:02
[新聞] 中捷虧損不敢漲 盧秀燕:漲電價應排除
[ MRT ]299 留言, 推噓總分: +45
作者: godofsex - 發表於 2024/03/26 06:38(2月前)
298FckTHU: 中捷一條路線,連骨幹路網都稱不上,虧損合理,不然應該學03/30 10:30
299FckTHU: 北捷六線齊發,這樣才有對比性吧03/30 10:31
48FckTHU: 樓上,我覺得你應該要參考 https://tinyurl.com/cmat4jp503/26 13:50
49FckTHU: 機車確實是成本低的交通工具,但從城市需要提供的空間而言03/26 13:51
59FckTHU: 汽車才應該是主要的參考指標,六都同樣在汽車與機車共同使03/26 14:15
60FckTHU: 用的比率,台北幾乎是其他的 1/2,我再找找有沒有人均汽車03/26 14:15
61FckTHU: 跟人均機車持有的數據,這以前記得在哪看過的,稍等03/26 14:16
64FckTHU: timmyhsu2 https://imgur.com/a/R0m9PxH 抱歉實在沒找到03/26 14:51
65FckTHU: 我簡單弄了個表格,資料來源在下方標示來自內政部跟交通部03/26 14:51
68FckTHU: 限制機車肯定要限制,但我想說的是不同層次的大眾運輸對汽03/26 14:53
69FckTHU: 車或機車有不同程度的取代性,高雄機車人均是偏高的,可能03/26 14:55
70FckTHU: 來自短程或最後一哩路的公共運輸還是沒有機車來的有優勢03/26 14:55
74FckTHU: 但反之台北為何汽車持有率跟機車相比不成比例的高,從人均03/26 14:57
75FckTHU: 公共軌道投資等角度,也是很怪。03/26 14:58
79FckTHU: 停在家也是佔用城市空間的一種型態,如同非台北五都在汽車03/26 14:59
80FckTHU: 與機車共享程度幾乎是北市兩倍,但沒開出去也是空間同理的03/26 15:00
82FckTHU: 我猜測,是短途或最後哩路讓人留在公共運輸非私人載具優勢03/26 15:07
83FckTHU: 但要說提升台灣各區域的公共運輸使用,應該要優先從加大03/26 15:10
84FckTHU: 車持有成本下手才對,這些稅源拿去挹注缺乏公共運輸的區域03/26 15:11
85FckTHU: 公共路網"骨幹",汽車在整個城市的佔用空間、路程是主要的03/26 15:12
88FckTHU: 群體,後面才加大對抑制機車私人載具去限制相對才合理03/26 15:15
89FckTHU: 甚至我最近都有在思考,比如共用式機車腳踏車說不定都可以03/26 15:15
92FckTHU: 視為公共運輸的一環?畢竟在補足最後哩路這個觀點,機車單03/26 15:17
93FckTHU: 車無論是共享的或是私人載具,在這個定位上都比汽車有優勢03/26 15:17
164FckTHU: 為什麼不是將整個台灣視為一個城市的概念來看?03/27 11:33
165FckTHU: 這樣子誰要去做那些不是價值鏈高端,但必須去做的產業?03/27 11:34
166FckTHU: 大眾運輸系統應該是所有都會區規劃合適的配置,主責在中央03/27 11:36
169FckTHU: 樓上,如果是地勢的觀點,也可以將多數平原的西半部來看03/27 14:04
170FckTHU: 問題的根源在於如何公平的將每個區域視為同一國度進行規劃03/27 14:05
171FckTHU: 這跟齊頭式平等無關,以公共軌道為例,假如北北基宜人均03/27 14:06
172FckTHU: 投資額是中彰投 80%,也不是完全的齊頭式平等,也還算平衡03/27 14:07
173FckTHU: 但更貼近真實的情況,是換算到去年 2023 年底,北北基宜03/27 14:10
176FckTHU: 人均所分配到的投資額是中彰投近 11 倍,這跟平衡一詞完全03/27 14:11
178FckTHU: 沾不上邊,對於其他地區的公共軌道可及性也是不公不義的03/27 14:12
180FckTHU: 就業生活型態當然不同,規劃的公共交通建設確實不完全一樣03/27 14:12
181FckTHU: 但不意味著資源這樣分配就叫合理,這是毫無良心可言的03/27 14:13
184FckTHU: 不同產業結構對交通有不同需求我同意,這樣我怎沒看到中南03/27 14:15
185FckTHU: 部有密集鋪設大量適合輕工業或旅遊觀光的輕軌?03/27 14:15
187FckTHU: 直要中彰投雲嘉南等區域拉到跟北北基宜差不多,這些適合03/27 14:16
188FckTHU: 當地的軌道早就遍佈全台各區域。03/27 14:16
189FckTHU: 為什麼不能用人均、或國土面積去比較?03/27 14:17
195FckTHU: 一個是串連全國的跨區域鐵道,一個是以區域內人口為導向03/27 14:30
196FckTHU: 所以我上面才會說人均、或面積去比較?有看到嗎?03/27 14:33
197FckTHU: 有何證據說明人均跟面積平均的權重不合理?苗栗面積與新北03/27 14:34
198FckTHU: 宜蘭差不多,花東面積則是非常大,相較台北市佔不到台灣 1%03/27 14:36
199FckTHU: 顯得為不足道。當然桃園機場有跨區共享性,高雄機場也是03/27 14:36
200FckTHU: 但跟我說的這些權重結構也不衝突,人口、面積才是基礎03/27 14:37
201FckTHU: 當然有其他次要的參考指標,但「交通建設無法用人均分配去03/27 14:38
202FckTHU: 比較」這種話,知識分子存在基本良知應該不會說出這種話03/27 14:39
208FckTHU: 要比為啥不跟歐洲先進經濟體比,同樣一堆軌道大國03/27 14:47
209FckTHU: 然後說四國沒新幹線,怎不敢提北邊都拉海底隧道到北海道了03/27 14:48
210FckTHU: 對拉,四國九州可能要更大規模的建設,但這仍不足以說明03/27 14:49
211FckTHU: 人口、土地面積等平均是最重要的參考指標,只能說日本做03/27 14:50
212FckTHU: 的,跟歐洲先進經濟體等軌道大國,還不夠好而已03/27 14:50
213FckTHU: 另外使用人數,就是以人口為參考指標,面積大面積小有不同03/27 14:51
214FckTHU: 的運量或軌道形式可選擇,也不是拿來為人均投資額巨大差異03/27 14:52
215FckTHU: 開脫的藉口,這種觀念是不公不義的03/27 14:52
220FckTHU: 租稅是稅源,跟如何資源分配以「人口、國土」等平均指標03/27 15:08
221FckTHU: 是兩件事,是什麼邏輯可以混在一起說剛說的指標不重要?03/27 15:09
222FckTHU: 不要在那邊不算差,那是以台北為核心擴散出去不算差03/27 15:10
223FckTHU: 其他地方光是人均投資額都遠遠不如,還不用談到面積平均03/27 15:11
224FckTHU: 數字比你所說的「不算差」真實太多了03/27 15:12
233FckTHU: 這種說法就是台灣社會的悲哀03/27 15:31
234FckTHU: 區域民粹,比以台灣各生活圈的國民整體平等發展利益還重要03/27 15:32
237FckTHU: 你有什麼證據?03/27 15:32
239FckTHU: 開玩笑吧,看看德瑞荷美加紐澳有因為沒把資源集中在最大城03/27 15:33
241FckTHU: 重視區域平衡而整個國家皆輸嗎?03/27 15:34
242FckTHU: 另外回推倒去年 2023 年底,區域軌道建設不看花東離島規模03/27 15:37
245FckTHU: 高達近 3.3 兆新台幣,說沒辦法公平分配適合的軌道,簡直03/27 15:39
247FckTHU: 護航到沒有邏輯了。03/27 15:39
249FckTHU: 來吧,你可以說說他們差別待遇的程度來跟台灣對比03/27 15:40
250FckTHU: 結果能做到的都是世界各項指標佔據前列的經濟體03/27 15:41
254FckTHU: 你可以看看日韓英法這種集中的,在人均可支配 gdp整體贏03/27 15:42
255FckTHU: 還是輸紐澳荷加美瑞德。03/27 15:43
256FckTHU: 日韓就是失衡啊,所以輸平衡的民主先進經濟體很意外嗎?03/27 15:44
258FckTHU: 你怎知道,有些就是以航空型態的,你可以拿案例出來討論03/27 15:46
259FckTHU: 而且相對人家做得肯定比集中的國家好,也是擺出來的事實03/27 15:46
264FckTHU: 地理條件非均質是事實,這影響的是都會區如何建構03/27 15:50
265FckTHU: 但別忘了,交通是為人服務的,都會區有多少人口,相應要03/27 15:50
268FckTHU: 規劃什麼型態、運量規模的交通建設也是相應擴大。03/27 15:51
270FckTHU: 有何不可?宜蘭蓋1/14北北基宜規模的公共軌道有何不可?03/27 15:53
271FckTHU: 甚至從面積而言,可能人均投資額應該要比台北略高些才合理03/27 15:53
273FckTHU: 蛤,那台灣乾脆全部人擠台北最有經濟營運效益不是?03/27 16:01
274FckTHU: 其他劃設保護區,反正沒人住確實也不需要公共交通03/27 16:01
277FckTHU: 這很明顯就是獨尊 Compact City 只看到集中效率優勢03/27 16:03
278FckTHU: 卻忘記 Dispersed City 是光譜的兩端03/27 16:03
279FckTHU: 那你憑什麼說宜蘭沒有經濟效益,起碼人家值得 1/14 以上的03/27 16:04
286FckTHU: 公共交通經費,為什麼要抹煞可能有適合的宜蘭公共運輸?03/27 16:05
288FckTHU: coffeemilk 你這種說法學界都還沒定論,比如說你的集中後03/27 16:06
289FckTHU: 的綠地心理補償呢?每天都會定點通勤,假日就要飛機出去玩03/27 16:07
292FckTHU: 對環境碳排就不影響?另外 Green City 也有可能對環境共生03/27 16:07
293FckTHU: 有貢獻,這以前有討論 (AID): #1PLWqHre (MRT)03/27 16:12
294FckTHU: 沒人提到法學,大概沒仔細看推文吧03/27 16:13
295FckTHU: 還有人要盡量在都會區活動沒錯,這與過度集中是兩種概念03/27 16:15
[情報] 深坑輕軌4/13、17地方說明會與簡報內容
[ MRT ]391 留言, 推噓總分: +64
作者: ELYC1x - 發表於 2024/03/28 14:58(2月前)
91FckTHU: 縣市各憑本事,或大家都有一票是什麼概念,不太理解03/29 09:56
94FckTHU: 說到底,還是中央政府以國家整體為考量,還是民粹選票優先03/29 10:48
95FckTHU: 當然地方政府一人一票是沒什麼疑議的,但跟中央政府分工03/29 10:49
96FckTHU: 終究是兩件事。03/29 10:49
100FckTHU: 同意,當然台灣的選民是否會顧及社會公平性,確實是文化與03/29 10:53
101FckTHU: 公民水準這個另外一個層次的問題03/29 10:54
104FckTHU: 最後以為各憑本事這說法在台灣也不貼近事實,畢竟從結果看03/29 10:56
106FckTHU: 來,各縣市看起來產業經濟或建設也不是用同一個標準在對待03/29 10:57
111FckTHU: 房價漲,跟政府如何以國家整體發展與社會公平性做資源分配03/29 11:00
113FckTHU: 也是兩件事,如果因為民粹選票壓力而忽視整體利益原則也是03/29 11:02
114FckTHU: 社會的不幸。03/29 11:02
119FckTHU: 職涯大多不在台灣的人,跟看到荒謬不合理的事還是要提出來03/29 11:30
120FckTHU: ,跟移民不移民有什麼關係?現實是這樣不代表就是正確的03/29 11:31
121FckTHU: 而且資源分配、審議,或涉及平等原則也是有法治或政院政策03/29 11:31
122FckTHU: 積非成是,然後反對聲音不能接受就移民,難怪社會長期分裂03/29 11:32
123FckTHU: 還每況愈下。另外區域的起步點,跟人出去賺錢可以比擬?03/29 11:33
124FckTHU: 意思是今天壟斷產業價值鏈高端、創稅高端的區域都是自己努03/29 11:34
125FckTHU: 力才有這樣的成果嗎?那我是不是可以拿軌道人均投資額來說03/29 11:35
126FckTHU: 撇除離島花東,依照人均區域軌道投資金額的高低,最努力到03/29 11:36
127FckTHU: 最不努力的依序是 北北基宜>高屏>桃竹苗>中彰投>雲嘉南03/29 11:37
128FckTHU: 這我真看不出邏輯。03/29 11:39
131FckTHU: 很多道理是可以在專版討論出來的,你上面說的有些事情不就03/29 11:56
132FckTHU: 我也同意了?另外這些道理也沒硬要你接受,但你可以看看自03/29 11:58
133FckTHU: 己上面這句不接受就移民吧,只能說在民主經濟體也不用說多03/29 11:59
134FckTHU: 先進,面對反對意見說不接受就移民吧,豈不荒謬?03/29 12:01
312FckTHU: Stan6003 我同意近年看來南市府對於捷運毫無用心,但要說03/30 06:17
313FckTHU: 沒有中央機關的區位優勢影響嗎?很抱歉我不這麼認為,除了03/30 06:18
314FckTHU: 早期作為唯二直轄市的高雄在進度上是還算合理的,其餘都是03/30 06:19
315FckTHU: 越靠近中央機關(同行政區位階的視角)誰的發展就越好。試想03/30 06:21
316FckTHU: 中央機關假如在中南部或台南,1990 運研所就已經制定的可行03/30 06:23
317FckTHU: 性評估的台南捷運 http://tinyurl.com/mu5z8x6m 還會是你03/30 06:24
318FckTHU: 說的最不努力推捷運的直轄市?這視角其實放在台中跟北部直03/30 06:25
319FckTHU: 轄市也是,從結果而言,政策上經濟、交通佈局進度的差異03/30 06:31
320FckTHU: 要說是各縣市憑自己努力,好似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很抱歉難03/30 06:33
321FckTHU: 以認同,03/30 06:33
Re: [情報] 深坑輕軌4/13、17地方說明會與簡報內容
[ MRT ]99 留言, 推噓總分: +15
作者: Apple0230 - 發表於 2024/03/28 16:08(2月前)
31FckTHU: 歐洲先進經濟體 50、60萬城市如 Leipzig, Hannover, Bremen03/28 17:13
33FckTHU: 都有公共軌道,該優先投入中南部縣市人口密集居的骨幹才對03/28 17:14
66FckTHU: 北部架構都基本成型了,其他更多區域是連骨幹軌道路網都缺03/29 01:52
[公告] YellowWolf/over999 水桶
[ MRT ]85 留言, 推噓總分: +39
作者: coon182 - 發表於 2024/03/23 23:57(2月前)
90FckTHU: 每個人都有說話空間並且拿理據證明彼此的論點,這不就是03/28 22:22
91FckTHU: 專版存在的意義?到西方民主社會的思辨各式各樣的極端都有03/28 22:23
92FckTHU: 思辨的核心仍然離不開一件事,就是誰說的更接近真理。03/28 22:25
89FckTHU: 無論說的對錯,專版也應該可以將道理從理論或數據說個清楚03/28 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