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理想的國軍反裝甲建制

看板Military作者時間8年前 (2015/12/29 00:28), 8年前編輯推噓9(9022)
留言31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7 (看更多)
※ 引述《jason748 (傑哥我要)》之銘言: : 在尖端雜誌上看到一篇文《為何國軍該重視紅隼反裝甲火箭》裡面有提到PLA步兵班的編 : 制,一個班就9個人就有6管PF80火箭,反觀國軍一班卻只有2枚66火箭彈好奇想問一下 PF89, PF89基本版重3.7kg,不重,但一個班編六支肯定是有前提的. 它這版本的編制與國軍最大的差別,其實是沒槍榴彈兵. 步兵的武裝攜行重量不會有太大差別,換言之,PLA只是把重量拿去背PF89, 而國軍則是塞槍榴彈為主. 一把槍加上攜行彈藥就七八公斤重,剩下想攜帶其他武器,就很需要考量, 像我就很難理解,班機槍手居然還得帶PF89(這三小!?), 一般步槍兵,帶一支PF89或一支紅隼或一至二支66都差不多的. : ,各位大大認為陸軍的反甲武器應該如何編制呢? : 之前在MDC是有看到有人認為目前ROCMC的編制是最理想的,班級用66/紅隼,排/連級 : 用SMAW,營級有標槍。在本版又有看到大大認為除了紅隼以外,直接跳到105MM等級 : 反甲火箭給連營用就好,也有人認為中科山寨個類似SMAW口徑約90MM射程600M的 : 東西給排級/連用就好,班級用66,105MM的等級就留給營級去操作就好 : 想請問的的是: : 1.連級用SMAW這種規格的武器會不會不夠力?可以直接跳到105MM口徑等級嗎? 這沒有什麼標準,只有你打算賦予班,排,連,什麼樣的任務能力與目標, 還包括,乘坐車輛,後勤能力,假想敵的威脅性趨向..等等, 以及財力問題. SMAW目前來說,有些過時了, 它的優點是 多用途的火箭發射器,彈藥可依狀況選擇,且是儲運(兼射)容器, 有比較好保存性,並且射程與命中率都算不錯. 缺點是,重,彈種有限,舊SMAW缺乏更好的瞄準器(SMAW2倒是解決這問題), 84mm的彈藥口徑,在面對一線MBT正面裝甲沒有威脅性. 一SMAW組(射手加彈藥手)攜行的彈藥比一RPG7組少得多. 105mm反甲火箭就是用來彌補84mm以下(SMAW,AT4,紅隼,66等)對 MBT正面裝甲或反應裝甲缺乏威脅性的問題. (105口徑是妥協,120太大太重,100以下又嫌威力可能不足) 我是比較傾向放在排,讓排擁有基本的多面向能力. 至於連,則掌握迫砲為主,有錢再編制標槍發射組. : 2.營級應該要配標槍或直接配拖式飛彈? 營戰防武器的直系就是拖式. 陸戰隊把標槍放在營支援連,也就是說讓營長掌握,也不是不行啦. : 3.M3古斯塔夫無後座力砲這種東西適合國軍嗎?適合當哪個等級的反甲武器使用呢? 古斯塔夫比SMAW有更廣泛的能力,它的彈種選擇更多, 甚至於有照明彈,煙霧彈種的選擇,射程也更有彈性. 兩者口徑相當接近,但古斯塔夫在攜彈量會比SMAW多一些. SMAW的優勢是,它有CS彈種(但更重,國軍應該沒有),可室內發射, 古斯塔夫的無後座力機制,讓它在室內發射時受到很大限制(環境允許下還是可能的) ....古斯塔夫比較適合高練度的部隊,它也有很好的訓練系統, 而SMAW則比較直接,可快速上手. 以國軍的尿性來說,SMAW會比較適合,因為彈藥耐儲,而且在低訓練下也可以使用, 此外國軍也不會買多彈種,只會聚焦在HEAT與HE上,所以古斯塔夫的多彈種運用 對國軍沒有意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4.201.2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451320105.A.926.html

12/29 00:42, , 1F
大家快入RPG神教~~ 便宜簡單猴子都能打(笑)
12/29 00:42, 1F

12/29 00:59, , 2F
台灣要可以室內使用的啦
12/29 00:59, 2F

12/29 01:07, , 3F
鐵拳3和AT4,好像都已經發展出裝鹽水袋來抵消炮尾風
12/29 01:07, 3F

12/29 01:07, , 4F
的室內用型號
12/29 01:07, 4F

12/29 07:33, , 5F
想請問像FGM172這東西適合國軍嗎?
12/29 07:33, 5F
適合呀,它可以很好的頂替重型反甲火箭,有錢的話.

12/29 08:00, , 6F
AT4 CS
12/29 08:00, 6F

12/29 09:05, , 7F
畢竟海陸假想情況也和陸軍不同,它考慮敵後登陸
12/29 09:05, 7F

12/29 09:05, , 8F
奪回,敵方已佔領區域或島嶼肯定有甲車。
12/29 09:05, 8F

12/29 13:29, , 9F
PLA的鎗榴彈是給誰攜帶阿
12/29 13:29, 9F
※ 編輯: zaku7777 (111.254.201.25), 12/29/2015 15:30:12

12/29 17:40, , 10F
我是覺得像是鐵拳三比較適合台灣,口徑合適,彈藥
12/29 17:40, 10F

12/29 17:41, , 11F
價格也比較友善(古斯塔夫一枚彈要價兩千多鎂,太貴)
12/29 17:41, 11F

12/29 17:43, , 12F
而且未來還可以開發光電導引型的火箭彈,射程可以拉
12/29 17:43, 12F

12/29 17:44, , 13F
到一千公尺以上,彌補一些標槍填不了的空缺。超口徑
12/29 17:44, 13F

12/29 17:45, , 14F
彈比較有辦法做這種東西,像是SMAW之類的,原本彈體
12/29 17:45, 14F

12/29 17:45, , 15F
封在管內的設計,可能就沒辦法
12/29 17:45, 15F

12/29 18:11, , 16F
但是封在管內才可靠耐久。
12/29 18:11, 16F

12/29 18:36, , 17F
不見得,看設計
12/29 18:36, 17F

12/29 18:44, , 18F
不環控想耐久.. 哈哈哈哈
12/29 18:44, 18F

12/29 19:03, , 19F
連封在管內,有無環控都仍有差異了
12/29 19:03, 19F

12/29 20:34, , 20F
環不環控是看儲藏環境。平常誰會實彈拆封裝在發射
12/29 20:34, 20F

12/29 20:34, , 21F
呢?
12/29 20:34, 21F

12/29 20:34, , 22F
裝在發射器上呢?
12/29 20:34, 22F

12/29 22:01, , 23F
你講的鐵拳三就是..但他是連保護殼一起射出去
12/29 22:01, 23F

12/29 22:03, , 24F
他的推進段仍舊是密封在發射管中,所以算是一種變體
12/29 22:03, 24F

12/29 22:21, , 25F
有些設計就是把封裝管當成一次性後段發射管。
12/29 22:21, 25F

12/29 22:21, , 26F
為啥要這麼麻煩? 因為耐久可靠性明顯較好。
12/29 22:21, 26F

12/29 22:22, , 27F
即使常擺庫房,保護越完整仍然越耐久。
12/29 22:22, 27F

12/30 00:58, , 28F
鐵拳三是有真空充氮的保存袋的...至於「保護殼一起
12/30 00:58, 28F

12/30 00:59, , 29F
射出去」,我看不懂你在說啥
12/30 00:59, 29F

12/30 09:58, , 30F
你要不要再確定一下鐵拳-3的包裝方式 XD
12/30 09:58, 30F

12/30 20:34, , 31F
我還真的看過有整個管射出去的ATGM 覺得非常神奇
12/30 20:34, 31F
文章代碼(AID): #1MWMCfac (Milita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MWMCfac (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