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日本人愛吃碳水是怎麼瘦的?

看板C_Chat作者 (戰犯分析師)時間10月前 (2023/08/10 11:17), 10月前編輯推噓8(8010)
留言18則, 13人參與, 10月前最新討論串14/55 (看更多)
※ 引述《watwmark (水印)》之銘言: : 人類20~60歲, 人體代謝其實都差不多 : 30歲後容易發福, 主要是年紀變大 體力變差 活動量變少而導致. : 另外我認為還有個主因是, 經濟能力變好 所以吃的也更好, 或該說吃太好. : 日本人走路多所以不容易胖 也是錯的 : 以前有研究每天需要打獵採集的非洲部落人和美國現代人的的生活型態後發現 : 兩者的每天基礎代謝率其實差不多, 因為人體會自我調節基代 : 所以美國人胖子那麼多, 只是單純吃太多. : 醣 吃進人體後會轉化成葡萄糖 : 葡萄糖是人類活動必需的營養素, 包含你的內臟 大腦都需要它. : 糖 簡單說是人體完全不需要的營養素, 而且吃多了讓你大腦過量分泌多巴胺 : 導致糖上癮風險大增. : 減肥的基礎觀念就那樣, 並不需要什麼高大上的醫學知識 : 就像健身, 其實學一點基礎操作 發力就夠了, 真正難的是持續規律的身體力行. : 但大部分人做不到, 所以網路上才會一堆奇奇怪怪的減肥 健身觀念 : 那些都是用來呼弄沒毅力的胖子用的. 吃的量 還有熱量 都是 然後以前的人飲食比較原型跟簡單,所以相較現在肥胖的人少 但我比較好奇的是 一日要三餐 早餐中餐晚餐的概念到底是從哪裡開始的 從醫學的角度 人類真的需要一日三餐嗎 還是其實兩餐或是一餐就夠了? 也有醫生出書提到,保持飢餓感,可以讓身體進一步的消耗熱量 不知是真是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3.187.152.214 (越南)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691637421.A.456.html

08/10 11:17, 10月前 , 1F
當人類越來越晚睡時,就發展出了晚餐
08/10 11:17, 1F

08/10 11:18, 10月前 , 2F
工業革命之後從上層社會開始出現三餐
08/10 11:18, 2F

08/10 11:18, 10月前 , 3F
因為想吃
08/10 11:18, 3F

08/10 11:18, 10月前 , 4F
如果是原始人的話,能吃就馬上吃,下餐在哪都不知道
08/10 11:18, 4F

08/10 11:20, 10月前 , 5F
從工廠開始需要晚班的時候
08/10 11:20, 5F

08/10 11:20, 10月前 , 6F
早期食物不匱乏時,早期工作又大多是需要大量的體力,
08/10 11:20, 6F

08/10 11:20, 10月前 , 7F
所衍生下來的吧
08/10 11:20, 7F

08/10 11:21, 10月前 , 8F
最近看愛斯基摩人的書,沒有三餐概念,餓了就是直接拿刀
08/10 11:21, 8F

08/10 11:21, 10月前 , 9F
割一把海豹肉直接吃
08/10 11:21, 9F
但現在人的觀念都不對 時間到了就吃、或是因為想吃所以吃 因為餓了 身體需要吃所以吃的情況幾乎沒有了 ※ 編輯: shintrain (113.187.152.214 越南), 08/10/2023 11:22:40

08/10 11:25, 10月前 , 10F
時間到了就吃是因為要上班上學,不能餓了吃就吃吧
08/10 11:25, 10F

08/10 11:25, 10月前 , 11F
明明是以前的人勞力活做比較多 做工種田 早餐才能吃炒
08/10 11:25, 11F

08/10 11:25, 10月前 , 12F
麵爌肉飯
08/10 11:25, 12F

08/10 11:28, 10月前 , 13F
工業革命
08/10 11:28, 13F

08/10 11:30, 10月前 , 14F
羅馬時代有錢人就一日三餐了
08/10 11:30, 14F

08/10 11:31, 10月前 , 15F
愛斯基摩人 是因為基因問題才能這樣吃 代價就是壽命
08/10 11:31, 15F

08/10 11:45, 10月前 , 16F
然後歐美(指日耳曼民族) 的基因比東亞更適合吃內臟
08/10 11:45, 16F

08/10 11:51, 10月前 , 17F
勞力工作一定要吃三餐
08/10 11:51, 17F

08/10 15:14, 10月前 , 18F
現在也是有一天5餐的啊
08/10 15:14, 18F
文章代碼(AID): #1ar5QjHM (C_Cha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4 之 55 篇):
文章代碼(AID): #1ar5QjHM (C_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