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教授加薪真能提升台灣學術水準?

看板AfterPhD作者 (egoist)時間14年前 (2009/12/07 17:30), 編輯推噓1(1050)
留言51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25 (看更多)
: 特約博士後,基本上就是"博士後" : 但是研究學者,基本上是"PI" : 如同我之前說得,今年是第一次開放申請"研究學者" : 所以目前國科會正在跟各單位溝通協調 : 希望可以給"研究學者"所需要的空間以及幫助 : 簡單來說"研究學者"就是不用教書,不用兼職行政,不用指導學生的PI "特約博士後"聽起來像是"國科會下的博後", 這裡我沒有問題. "研究學者"感覺起來就像中研院各所的研究員們, 據我所知, 中研院各所的研究員們也等於是不用教書,不用兼職行政,不用指導學生的PI. 那"研究學者"會有中研院各所的研究員們那麼豐厚的收入以及研究壓力嗎? 我猜是不會有的, 因此我假設大家還是想擠入傳統教職或是中研院的研究職. 而這些"特約博士後"以及"研究學者"仍像是中途站一樣的角色, 供當下找不到理想教職的博士們暫時棲身. 就如同上篇的推文般, 我也覺得只是延長前進教職的路罷了. 譬如原本大家的生涯規劃是: "拿到博士"--------->"找到教職" 但是政府發現這條路上嚴重堵塞, 但是又想不到疏通之道, 所以乾脆延長這條路, 變成 "拿到博士"---->"一般博後"---->"特約博後"---->"研究學者"---->"找到教職" (當然上面是誇張了, 是不用有順序性或是中間那三個也許只要做一個就好) 因為路變長了, 所以每個人都會感覺有在往"找到教職"這個終點前進, 但是問題其實一點都沒解決, 只是把問題往後延遲而已. 不過若我是政府的話我也真不知道該怎麼消化過多的博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5.11

12/07 17:44, , 1F
先調查供需,然後減少過剩人力領域的博生數
12/07 17:44, 1F

12/07 17:45, , 2F
使用就業率當成指標(但要小心,要把"中途"這些數量算出)
12/07 17:45, 2F

12/07 17:46, , 3F
很明顯有些領域大老說很缺人只是為了要錢而已。以就業率來
12/07 17:46, 3F

12/07 17:46, , 4F
評的話,上面也可以名正言順問:如果缺人,為何失業?
12/07 17:46, 4F

12/07 17:50, , 5F
這樣也可以防止一些只想為自已求名利的大老去害年青人
12/07 17:50, 5F

12/07 17:59, , 6F
問一個類似的問題 美國職棒怎麼消化過多的棒球員?
12/07 17:59, 6F

12/07 18:00, , 7F
我本身也是還沒找到教職的POSTDOC 但我覺得與其去控制
12/07 18:00, 7F

12/07 18:01, , 8F
供需的層次 不如建立一套可受公評的教職遴選和升等制度
12/07 18:01, 8F

12/07 18:05, , 9F
博生也要遴選,否則只為成為無良大老生錢工具
12/07 18:05, 9F

12/07 18:06, , 10F
另外有些領域的教職缺早就沒有了。如何遴選?
12/07 18:06, 10F

12/07 18:07, , 11F
另外美、台有國情差別,他們很多領域有工業支持,quit學術
12/07 18:07, 11F

12/07 18:08, , 12F
日子只會更爽,但台灣並沒有工業需求,不能照他們的做法
12/07 18:08, 12F

12/07 18:09, , 13F
且美國制的外國博生很多會回祖國。但台制的只有少數出的去
12/07 18:09, 13F

12/07 18:11, , 14F
事實上j大領域的APS一直都有在做物博的職場調查。幾年前
12/07 18:11, 14F

12/07 18:12, , 15F
還登過一則多數博後覺得自已跟失業差不多的文章
12/07 18:12, 15F

12/07 18:14, , 16F
以物理而言 國外的教職市場更像MLB 競爭更激烈
12/07 18:14, 16F

12/07 18:15, , 17F
我有遇過做7年string postdoc,後來quit 的人
12/07 18:15, 17F

12/07 18:15, , 18F
也許我畢業還不算久 還算樂觀 我覺台灣物理界的教職缺
12/07 18:15, 18F

12/07 18:16, , 19F
j大在中研院看當然是樂觀,如果去中南部看就知道已經有很多
12/07 18:16, 19F

12/07 18:16, , 20F
失業博又回學校領44000的了
12/07 18:16, 20F

12/07 18:17, , 21F
別忘了,從台北看天下,看到的並不是天下
12/07 18:17, 21F

12/07 18:20, , 22F
和物理博士產出比例 我覺得還好 且台灣有物理系的學校
12/07 18:20, 22F

12/07 18:21, , 23F
至少是前段私立大學以上 即便少子化的影響 海嘯還不會
12/07 18:21, 23F

12/07 18:21, , 24F
做做真的調查吧,working on data, not on theory
12/07 18:21, 24F

12/07 18:21, , 25F
掃到前段私立大學
12/07 18:21, 25F

12/07 18:22, , 26F
並不是所有的物理博都到前私大,您找找南部大學博生出路吧
12/07 18:22, 26F

12/07 18:30, , 27F
總之,aps可以做,台灣相關單位沒有理由就不能做
12/07 18:30, 27F

12/07 18:31, , 28F
做了政府還可防止無良大老害人利已
12/07 18:31, 28F

12/07 19:32, , 29F
"中研院各所的研究員們那麼豐厚的收入" ???
12/07 19:32, 29F

12/07 22:55, , 30F
我講一個數字 2000年到現在全台灣開出來的物理系教缺
12/07 22:55, 30F

12/07 22:56, , 31F
洋博士和土博士占道缺的比例 憑印象 至多6比4 甚至打平
12/07 22:56, 31F

12/07 22:58, , 32F
那南部大學物理PHD找到教職的 也是有
12/07 22:58, 32F

12/07 23:04, , 33F
物理博的就業率當然是可做 但對影響學生在台灣就讀物理
12/07 23:04, 33F

12/07 23:05, , 34F
博的意願應該有限 這個領域理想性很高 會讀的人某個比
12/07 23:05, 34F

12/07 23:06, , 35F
例上 都是先把現實放在旁邊的(像我)
12/07 23:06, 35F

12/07 23:22, , 36F
但講一句實話 要所有物理博都找到研教的工作 不合理
12/07 23:22, 36F

12/07 23:53, , 37F
我並不會幻想所有人找到,但要有合理比例
12/07 23:53, 37F

12/07 23:54, , 38F
另外j大可能不知,現在很多學校是hire很多新助教授,然後
12/07 23:54, 38F

12/07 23:55, , 39F
三年後再洮汰。甚至是助教授重作postdoc的都有
12/07 23:55, 39F

12/07 23:56, , 40F
學物理可以浪漫,那是在30歲以前。30歲以後如果你每三年就
12/07 23:56, 40F

12/07 23:57, , 41F
要換工作,我看老婆跑了,小孩也乾脆送人養,省得害人
12/07 23:57, 41F

12/08 01:18, , 42F
中研院的研究員什麼時候有『豐厚』的收入了??xu/4j94
12/08 01:18, 42F

12/08 01:19, , 43F
另外物理博在台灣的確是比較少,尤其是作純物的
12/08 01:19, 43F

12/08 09:37, , 44F
dos:我只討論物理博的就業 你說的聘三年再淘汰的
12/08 09:37, 44F

12/08 09:38, , 45F
就我所知 近年找到物理系教職的人身上沒發生過
12/08 09:38, 45F

12/08 09:39, , 46F
另外 念物理博的人 或多或少從別人或自己老闆身上聽過
12/08 09:39, 46F

12/08 09:39, , 47F
畢業後找工作本來就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怕的話就不要念了
12/08 09:39, 47F

12/08 09:41, , 48F
且對做實驗的人來說 在台灣找到工業界工作的機會不小
12/08 09:41, 48F

12/08 09:43, , 49F
工作內容越與hbar相關的人 越難找到教職 因為缺太少
12/08 09:43, 49F

12/08 09:44, , 50F
且台灣物理研教界 實驗的人居多 很多人覺得做理論的沒用
12/08 09:44, 50F

12/08 09:46, , 51F
所以做理論的物博 沒有留洋的經驗 是很不好找工作
12/08 09:46, 51F
文章代碼(AID): #1B7Cj3xb (AfterPh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2 之 25 篇):
文章代碼(AID): #1B7Cj3xb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