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教授加薪真能提升台灣學術水準?

看板AfterPhD作者 (egoist)時間14年前 (2009/11/18 12:04), 編輯推噓1(107)
留言8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25 (看更多)
: 還是想請教 好的研究 做了之後是為那樁(for what)? : 即使在私校也得做研究, 那是因為: : 1.為了教學需要的新知 : 2.為了升等加薪糊口 : 3.為了內在動機的趨使(譬如: 瞎子摸象 野人獻曝) 我覺得ggg網友的想法似乎有點因噎廢食, (可能我誤會了ggg網友的想法, 不過且先讓我說下去) 因為你的想法邏輯好像是"我搞不懂做A有什麼用, 那乾脆我就不要投入做A這件事", 這裡的A就是"做研究". 那我能不能無限上綱說A是"活著", 其實我也真的不懂得人活著是為了哪樁, 所以乾脆我也不要活著了? : 問題是誰來替向百姓徵收來的資源做 資本的投資管理 ? 當然, 你可以說活不活著自不自殺反正只影響到自己, 而分配經費做研究是牽涉到國家資源的分配, 會影響到其他人. 但是這種教育政策甚或是任何政策的決定都會牽涉到資源的分配, 這並非"是否花錢讓研究人員做好研究"這種教育政策所獨有的問題, 所以我認為應當是將國家或是政府視為一個"人"來考量這個"人"是否該投入金錢做研究. 雖然因為我也是學術界中人, 觀點可能有所偏頗, 但是我仍是得說做研究仍有其必要性, 即便我們不知道他會對應到什麼價值. 譬如當初1950年代蘇俄打上Sputnik衛星, 美國緊張了, 但是又不知道該做些什麼, 所以當時是將大量經費丟入科研與教育當中, 而當時的科研計畫很多是看不到什麼有效應用或是產業價值的. 我覺得台灣學術會變成現在這樣大部分是因為政策問題, 我們該制定好的獎勵政策, 獎勵那些被"夠資格的同儕們"認同的研究人員, 並且此一獎勵應當具有一定的金額. 我這裡所謂的"夠資格的同儕們"是國外大型研究機構具名望的研究人員. 至於研究內容本身是否能有對應的產業價值或是實際應用, 我想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要不然做理論物理跟純數的人要哭了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5.13

11/18 12:10, , 1F
蘇俄打上人造衛星,導致當時美國把做抽象研究的科學家集中
11/18 12:10, 1F

11/18 12:11, , 2F
強迫他們做"有用"的研究,後來冷戰結束美國大砍科研經費
11/18 12:11, 2F

11/18 12:12, , 3F
就算是您提到的理論物理跟純數學家,當時在軍事及一些game
11/18 12:12, 3F

11/18 12:12, , 4F
theory, coding 等領域中,皆有不錯的表現
11/18 12:12, 4F

11/18 12:27, , 5F
如果有必要性,就要把必要性講出來.沒必要也是可做可講,就
11/18 12:27, 5F

11/18 12:29, , 6F
拿孫大砲的知難行易也行,若都不講有何信任度可言?信上帝?
11/18 12:29, 6F

11/18 12:31, , 7F
還是小人物不可以對土皇帝質疑?即使再權威也得講出來,否
11/18 12:31, 7F

11/18 12:34, , 8F
則誰該賣命餓死?然道現在不是擺明朱門酒肉臭,他人當餓死?
11/18 12:34, 8F
文章代碼(AID): #1B0t9Cl6 (AfterPh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7 之 25 篇):
文章代碼(AID): #1B0t9Cl6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