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教授加薪真能提升台灣學術水準?

看板AfterPhD作者 (默言)時間14年前 (2009/12/08 10:12), 編輯推噓5(506)
留言11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5/25 (看更多)
※ 引述《Faji (...)》之銘言: : 其二是我們的研究跟國外主流要不是不相合,就是脫節(做人家幾年前在做的東西) : 甚至只重journal, 不看conference... citation也許破百,但還是沒有國際能見 : 度. 不過主流我們玩不起來也不是說我們不想,純粹是帶領研究的教授本身水準 : 就不怎樣了,老實說能搞出publication..也算是很難得了. 但現實是外國人不把 : 你當回事... 許多國內學者自我感覺良好,這是不爭的事實。1999年,我開始研究奈米碳管; 在國內算先驅,在國外卻是已經發展八年的材料。2004我年拿到學位時,我們算 是國內碳管研究最大的實驗室之一,在國際會議上卻沒幾個人認識我老闆(國內 王倒是真的)。2005年我們的國家型計畫(主要還是做碳管),我力排眾議堅持 要加入其它材料(氮化硼奈米管),因為我覺得碳管實在是只能做國外剩下的小 題目。結果,在2007年大阪舉行的NDNC會議上,主辦人Prof. T. Sugino,日本 氮化硼領域的領導人之一,還是不認識我老闆(廢話!),可是卻跑來跟我打招 呼(嗄?)。當時在老闆面前實在是有點尷尬。為什麼Prof. T. Sugino會認識 我?因為之前老闆對氮化硼興趣缺缺(製程難、元件難…),所以只有我跟另一 位我帶的博班學弟,各自獨自繞過大半個地球到國際會議上推銷我們的成果,旅 費還得倒貼個五~六萬(錢不是老闆的問題,是制度的問題)。 好啦,oral幾次知名度算有了(人家主辦人都認識你了),paper也發了四~五 篇(佔不到計畫五分之一的小題目,卻有近三分之一的產出),結果是happy ending嗎?錯了,老闆最後要求國家型計畫結案要把氮化硼的部份拿掉,因為跟 碳管元件沒有直接相關(這是事實,合成就很難,還肖想元件?)。那個博班學 弟呢?發了三~四篇氮化硼paper卻被要求用太陽能當畢業題目。拼了三年的氮 化硼贏了國際能見度,在國內卻是一場遊戲一場夢。實在是TMD...外國人不把你 當回事,這是國際現實,只能怪自己技不如人;外國人把你當回事,反而是自己 人不把你當回事,這算什麼?老闆其實是個好人,對我們也算不錯,至少是正派 經營。可惜他在國內這個學術環境久了,冷水煮青蛙,對國際上"喊燒"的研究比 較沒感覺(可能國內其他學者也是吧?)。 最近兩年,我開始研究石墨烯(graphene),團隊連我只有三人(另外兩個是碩 班學弟),也在今年成為國內第一個以graphene製程刊登在SCI期刊上的人,第二 篇paper已經submit出去,第三篇正在寫。可是這種最尖端的題目在國內,卻好 像有意無意的會被歸類為高風險題目:發paper"好像"很難、拿經費"好像"很難 …結果就是在全部已刊登的兩千七百多篇裡面,台灣五年來只貢獻30篇出頭;反 而是我這種抱著"反正沒有明天"、"也沒更多好損失了"的土博士能寫出一些文章 。國內學者的升等制度反而讓新進學者只敢碰風險最低的研究(別忘了他們還要 備課兼養家,小孩通常都還小),這也算是一種諷刺吧~ ps備課其實也是國內新進學者的大問題,不過這裡就不談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4.108.100

12/08 12:16, , 1F
推~心有戚戚焉~
12/08 12:16, 1F

12/08 12:27, , 2F
不會是老蔡吧...........
12/08 12:27, 2F

12/08 12:29, , 3F
其實尖端的題目 你可以試著和物理系做計算的人聊聊
12/08 12:29, 3F

12/08 12:30, , 4F
也許會擦出火花來 對人脈擴展也很有幫助
12/08 12:30, 4F

12/08 12:40, , 5F
雖然領域差很多,但是我也遇過期刊EDITOR寫信給我老闆
12/08 12:40, 5F

12/08 12:42, , 6F
但是指名要我Review,從此以後我就知道我黑掉了,最扯的是
12/08 12:42, 6F

12/08 12:43, , 7F
同一個editor在我離開實驗室到這邊做post-doc以後又做了一次
12/08 12:43, 7F

12/08 12:45, , 8F
一模一樣的事,果不其然,沒多久前老闆就因為一點小事跟我翻
12/08 12:45, 8F

12/08 12:46, , 9F
臉,這樣比起來你老闆雖然固執,至少不會想阻礙你,算中等啦
12/08 12:46, 9F

12/08 15:55, , 10F
國內研究環境 筆者所言甚是
12/08 15:55, 10F

12/10 10:55, , 11F
推,國內環境對高風險題目甚不友善(不論其未來性)
12/10 10:55, 11F
文章代碼(AID): #1B7ROH0M (AfterPh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5 之 25 篇):
文章代碼(AID): #1B7ROH0M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