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求助] 高中指數

看板tutor作者 (紅色鯡魚)時間10年前 (2013/11/09 23:39), 編輯推噓2(208)
留言10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25 (看更多)
※ 引述《arist ( 在他方 )》之銘言: : 不過,上述講得還是很模糊,你可以舉個主題 : 我再看看我有沒有比較好的講法可以分享 : 只不過,要把他講得簡單,要下的時間功夫很多, : 不是把腦袋中的學習經驗重述一次而已。 : 如何看對象來做取捨更是件藝術。 我最近幫高三學生複習,剛好講到線性代數。 我自己認為,線性代數在高中階段的精華,就是拿來解一次方程組問題。 不過呢,因為學測(還有數乙)基本不考: 空間中三平面的關係、超過二階以上的反方陣、兩個未知數以上的克拉馬公式, 所以剩下的線性代數部分, 就只剩下平面和空間向量幾何上的運用,和矩陣的各種運算而已了。 所以當我在講矩陣的時候,我就會覺得礙手礙腳。 如果只是單純把矩陣當成一種「記數(?)」的方式,說起來也沒有比較容易, 還要去記一大堆有的沒有的新運算方式(矩陣乘法之類的)。 (我高中的時候也不懂為什麼要學矩陣,即使課本講了各種生活例子。) 但是如果要認真講矩陣為什麼要那樣排,馬上就趴擦切到線性代數了。 對一個沒學過把向量跟矩陣代數合在一起的高中生, 可以想像一定會大混亂,而且現實的是,對他的考試成績沒有太大幫助。 當然,我還是會提用矩陣來解一次方程組的idea, 但是有點難實際操作給學生看。 像這種地方,各位老師們會怎麼取捨呢? (其實我甚至有偷渡一點點identification的觀念, 雖然只是大略的觀察,沒有詳細證明......) -- 另外一個我也想請教各位老師的範圍是統計學。 每個統計學名詞除了有神祕的數學式,當然還有背後的大觀念。 我自己起手的時候,非常強調這些名詞到底是想要測度什麼, 然後才帶到這些東西是怎麼變成數學式的。 聽起來不錯,但是我遇到兩個困難。 (1) 同學聽懂了觀念,但是看到Σ腦袋就一片空白。 (2) 有些觀念還算容易,像是平均數和變異數/標準差。 但是有些東西,就連大學生都不見得弄得懂,我也覺得很難說明。 例如:相關係數、最適合直線。 大概講個感覺比較容易,但是要把SxxSxySyy講清楚, 恐怕不是用直覺就做得成的事情吧?至少我不太行...... (題外話,為什麼數學課本不教比較直覺的共變異數呢......?) 統計學的麻煩在,雖然觀念聽起來都很簡單, 可是要扯到符號運算的時候,不好意思他就是這麼硬斗。 那怎麼辦呢?只好跟學生說, 「來,你翻到後面看看,應該會有參考公式......」 說著我自己都心虛啊XD 當然其他還有一些,不過有礙於我不是主修數學, 困難的數學只是自己學了一點皮毛,不見得會發現這類的問題。 (像是原文討論的指數定義問題) 前面老師們很精采的討論了嚴謹的數學定義在教學上的地位, 不過我在這邊提問,確實是想要剽竊各位老師的多年實戰經驗XD 就當作是造福將來成為我們下一代的莘莘學子吧,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6.19.143

11/10 01:17, , 1F
矩陣我會用座標旋轉或向量的基底變換來舉例欸
11/10 01:17, 1F

11/10 01:19, , 2F
其實相關科普書,坊間現在也很多了,誠品或參考書櫃都有
11/10 01:19, 2F

11/10 01:20, , 3F
不少,有空可以去逛逛看。我還蠻欣賞日本有這些著作。
11/10 01:20, 3F

11/10 01:20, , 4F
就連粒子物理、電磁學、流體力學,這些大學以上的主題,
11/10 01:20, 4F

11/10 01:21, , 5F
現在都有翻譯好的給中學生看的版本。
11/10 01:21, 5F

11/11 23:42, , 6F
矩陣乘法可以參考我先前的一篇影片
11/11 23:42, 6F

11/11 23:43, , 7F

11/11 23:44, , 8F
若看完有幫助,我再放其他有關的連結
11/11 23:44, 8F

11/11 23:45, , 9F
若覺得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在跟我講
11/11 23:45, 9F

11/12 01:55, , 10F
謝謝樓上的老師分享 這種資料處理的觀點還滿有趣的!
11/12 01:55, 10F
文章代碼(AID): #1IVbT8n5 (tuto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IVbT8n5 (tu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