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求助] 高中指數

看板tutor作者 (KDD)時間10年前 (2013/11/06 18:53), 編輯推噓1(104)
留言5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25 (看更多)
其實看到這個問題 會讓我有疑問 [(-2)^(1/2)]^12 [(-2)^12]^(1/2) (-2)^6 這三者有什麼不同 我對高中數學並不是很熟 雖然我直覺原題在計算上是對 但觀念應該不是屬於高中的範圍 所以要如何教的確是一個難題 其實這情況 對我目前在教學上也存在同樣的困擾 在教國中理化時 經常會有出題者為了出題 而出現了不該在學生學到的範圍內觀念 或者不符合現實生活中的例子 而學生為了能寫的出答案 經常只在意 T還是F A B C D 其中一種 拿個例子好了 1. 前陣子才出現在本版的題目(題目我有一點忘記了) 判斷純物質和混合物的方法 可不可以溶液透不透明 均勻與否來判斷 如果以當時題幹來看 能選的選項的確是只有一個選項"看起來"可以選 但我還是堅持那題答案是非常不佳的 其實理由很簡單 純物質和混合物的定義非常明確 相對應的 判斷的方法也應該明確才對 透不透明 均不均勻這兩種方法 向來都不是明確性的物理性質OR化學性質 判斷的工具不對 判斷出來的結果怎麼會有參考價值 2.前幾天的抬便當題目 後來有老師跟我討論 那如果去找到等力臂呢? 我會認為現實生活中 很少有傾斜的物質 刻意去找等力臂 追求數學上的等式 卻違反了生活中的案例 是出題時常出現的怪現象 所以我也舉了很明顯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 例如橋墩的設計 來說明我的理由 雖然我們知道出題者有時會因出題而出題 而忘了考慮現實生活案例 學生課程內容是否有出現相對應的觀念等等事項 但也要了解 學生在考試時 拿到分數才是最重要的 但對老師來說 出題者的錯誤 不代表在教學上可以忽略過去 所以事後的檢討 必須完整敘述理由 例如此題我就會告訴學生 目前的定義 的確不符合 但日後的課程會有另一套解釋的方法 可能就會造成答案的不同 重點不是在於你現在失去了3分or5分 而是在你的觀念是否有學到 這也是我一直強調 學生可以把題目當作選擇題 是非題來寫 最後一定要寫出一個答案 但老師解題時 一定要當作問答題來教 把答案的理由解說完整 碰到有爭議處 也得把正反雙面的意見 描述一次 讓學生去思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253.104

11/07 15:35, , 1F
「命題的適切性」與「分數的重要性」是獨立的。分數可以
11/07 15:35, 1F

11/07 15:38, , 2F
被視為重點,也確實是重點,因為涉及到「公平性」。
11/07 15:38, 2F

11/07 15:43, , 3F
也因為涉及公平性,必須避免具有爭議性的命題。
11/07 15:43, 3F

11/07 20:45, , 4F
這有一部是出題老師審題時 不用心造成的結果 其實原題老
11/07 20:45, 4F

11/07 20:46, , 5F
師出題時 若想要考類似的觀念 直接出(-2)^(1/2)就好了
11/07 20:46, 5F
文章代碼(AID): #1IUX-yPK (tuto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IUX-yPK (tu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