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求助] 高中指數

看板tutor作者 (heuristics)時間10年前 (2013/11/06 13:26), 編輯推噓3(305)
留言8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25 (看更多)
看到討論串, 不禁又讓我想起高涌泉教授曾指出台灣的科學教育不尊重事實與真理的怪異現象。 科學知識的目標,是在追求客觀事實。 科學精神的培養,是鼓勵學生尊重客觀證據與理性思辨,去辨明是非。 每個人的學習階段與程度各自不同, 不管是學生或教師,在超出能力範圍內的問題上犯錯可以理解。 可是當已經有人察覺到這個錯誤,而出言提醒的時候, 教師還應該為了避免麻煩,繼續堅持原本的錯誤嗎? 常聽一些人抱怨台灣學生在課堂上缺乏互動, 很少問問題、討論、質疑、表達意見。 試問: 如果真假對錯是以教師說的、命題委員說的為準, 而不是依從客觀邏輯與事實作為最高原則, 這樣子的教育風氣氛圍底下,何來期望學生勇於獨立思考、當仁不讓? 畢竟理性思辨與客觀事實不被鼓勵與尊重。 科學精神之一,就是幾分證據說幾分話。 如果我只學了牛頓力學,相對論的範圍就無從判斷。 這時候我要做的是承認事實,而不是繼續堅持牛頓力學正確無誤。 既然知道國中教材沒有教相對論,命題委員就要避免設計光速運行的考題。 當然,百密總有一疏,偶爾疏忽尚可諒解,只是當這種疏忽被指出的時候, 命題者就不宜繼續向大眾堅持將錯就錯的態度。 不然,無疑是科學教育的誤導性示範。 對於學生而言,要避免教學出現爭議, 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標準課本以及題目敘述中將定義與範圍界定清楚。 也才能減輕學生學習上的負擔,同時不會因為灌輸了錯誤觀念, 以至於造成他未來學習的負擔。 (因為他必須花很大的力氣把原本根深蒂固的觀念去除) 如果命題者不小心使用了超出學生所學範圍的概念, 那麼他只能承認命題上的疏失導致的結果。 而不宜再去誤導學生邏輯思考上的真確性。 「假設學生的程度不好,所以不會深入思考問題而造成困擾」, 不是一個我能接受的理由。 倘若國中的教材,必須要考慮到大學程度的東西, 那麼對國中教材的編寫豈不是比單純考慮國中程度的內容困難嗎? 或許是吧。 可是就因為一般國中生程度不足, 才需要教育領域裡的人來做這些事,不是嗎? 如果我們編寫教材的標準是以國中生的心智與程度來編寫,試問教學的專業性何在? 學習之所以需要教師, 原因之一就是教師的程度更有能力辨別國中生現有程度難以辨別的正誤性。 教師工作者若能真正去做好這一塊, 將能減輕學生大量的學習負擔與阻礙。 過去我曾受過類似的教育荼毒,耽擱了學習的腳步。 我更不希望未來的學生,也像我們以前一樣被敷衍規避。 ※ 引述《PROQC (跑步去)》之銘言: : 1.年級:高一 : 2.科目:數學 : 3.章節:指數率 : 4.題目: 是非題 [ (-2)^1/2次方 ] 12次方 > 0 : 答案是(錯) : 5.想法:我知道有理指數的底數不可為負 : 但我計算的結果: : 1.(-2)6次方 = 64 : 2.(根號2*i)12次方 = 64*1 = 64 : 3.[ (-2)2/4次 ] 12次方 = (4次根號4)12次方=64 : 都是 64 > 0 : 想請教的:此題是直接說底數不可為負所以錯 ? : 還是有其他的計算方式可以寫出不大於0的結果 ? : ,請各位高手解惑,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0.206.230.103

11/06 14:05, , 1F
這種概念要多宣導,教師該讓學生知道對錯不是課本說得就算
11/06 14:05, 1F

11/06 14:06, , 2F
也不是老師說得就算,老師可以跟學生說這題想考的概念
11/06 14:06, 2F

11/06 14:07, , 3F
還有他帶來的爭議 那些爭議的地方其實是最值得討論之處
11/06 14:07, 3F

11/06 14:12, , 4F
樓上推文跟本篇回文說得很棒..
11/06 14:12, 4F

11/06 17:37, , 5F
推本文跟一樓的推文
11/06 17:37, 5F

11/06 17:41, , 6F
我都會問學生說"如果這裡改成那個會有什麼影響?",也
11/06 17:41, 6F

11/06 17:41, , 7F
告訴他課本一個章節的內容,是前人數十年的功力. 要
11/06 17:41, 7F

11/06 17:41, , 8F
真是的通,需要老師幫你打通任督二脈
11/06 17:41, 8F
文章代碼(AID): #1IUTCUGd (tuto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IUTCUGd (tu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