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青年參政的障礙

看板politics作者 (鯁在喉)時間12年前 (2012/03/27 21:35), 編輯推噓1(105)
留言6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0/15 (看更多)
※ 引述《c615 ()》之銘言: : 我認為若將被選舉年齡改為18歲,我想有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假設選出了一個18歲立委, : 在民法上為20歲才完全成年,一個連辦手機都需要法定監護人同意的人,怎麼來決定國家 : 政策呢?至於其他總統、直轄市及縣市首長的被選舉年齡,的確值得討論。 : 我記得在英國國會中,有分前排跟後排議員,前排為資深議員,後排則是剛進去的國會議 : 員,後排議員基本上是前排議員的助理。 : 我覺得青年參政權的討論,應該不僅限於選舉和被選舉,政治參與絕對不止這些,其他例 : 如社會運動等等,皆為政治參予的一部分。 有個重點,我必須要談一下,那就是選舉權與被選舉權的年齡限制因素, 基本上,選舉權規定成年,這是很恰當的,因為他們具有完全行為能力了, 不過,我認為,成年或許可以再下降,譬如降至18歲,不過這非本文我想討論的 接著討論被選舉權,為何要限制年齡呢?其實在於「心智年靈」成熟與否! 法律是規範「一般狀態」下,要知道美國眾、參議員也有年齡限制, 各國的民選官員也有相當的年齡限制,甚至是其他「積極資格」限制, 一個總統被要求他「至少」要40歲,是因為其歷練、心智都比20初的小毛頭成熟許多, 當然有人會問,年齡與心智沒有絕對關係,但我說的「一般狀況」, 至於特殊狀況那就不是我們所要討論的,況且報導中有沒有提到後來他們參政狀況呢? 一個人年滿20歲,從里長、議員開始選,經歷一些政治與社會歷練, 一般來說,心智與年齡成正比,包含控制情緒、經驗判斷等,年輕人是否真能勝任呢? 或許又有人會說,年輕人有衝勁、有活力、有熱血,可以改變現況, 但要知道,現實政治環境中,妥協很多,忍耐很多,利益交換很多, 每個黨背後都有代表自己的利益,就算我們「假設」政黨利益良善也需要交換, 因為勞資權益相左,經濟成長與社會福利相左,科技工業與環境保護相左, 年輕人是否能夠接受這些呢?況且是否能承受「失敗」的衝擊呢? 我認為,年齡限制反而是保護年輕人參政的「防線」, 這就跟「上課年級」一樣,一般要國小、國中、高中、大學, 只有少數幾個「精英」可以透過「特殊管道」跳級, 「上課年級」就是年齡限制,而「被延攬入閣」就是特殊管道 英國與美國,很重視所謂的「資深議員制」,但在台灣卻沒又這樣的文化, 資深議員制的好處是,可以像老雞帶小雞一樣,讓新進人員適應,也能讓會議順利進行, 但也有壞處,那就是「既得利益」與「保守風氣」很難解決,美英都有這樣的問題 中國的官制中,總是會讓年輕人出任監察機關,或到翰林院發表言論或彈劾, 而資深官員則往往可以身任大官,這是什麼道理呢? 因為,年輕人有理想、有報負,可不具權貴來糾舉資深官員的不當, 但資深官員因為實際的治理經驗,所以往往可以立於廟堂之上, 如此安排,年輕人可以訓練與觀察資深官員如何理政, 而資深官員也可以有所警惕,因為後面還有一群「後備軍」... 只是,目前國際上的監察官都是資深官員,而議員多是年輕人,民眾未必能接受 我認為,從整個文串看來,台灣要改變的部分雖然很多, 但在無法更動憲法、改變目前檯面上宣示「中國正統」的情況下, 也只能作一些小改變,譬如選制等,不然應該要「一次解決」 可是,這涉及層面太廣,我想不適宜在這個討論說,等有機會再說吧 -- 神秀曰:身似菩提樹,心是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六祖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而我只能說:身非菩提樹,心非明鏡台,何必勤拂拭,難免惹塵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9.142.66

03/28 02:12, , 1F
監察官是? ombudsman?
03/28 02:12, 1F

03/28 03:48, , 2F
中國古代是御史,現代化監察系統就是
03/28 03:48, 2F

03/28 03:48, , 3F
你說的監察官或護民官
03/28 03:48, 3F

03/28 21:41, , 4F
這我就不清楚國外的監察制度是怎樣
03/28 21:41, 4F

03/28 21:42, , 5F
不過就我所知例如英美國會中資深議員仍非少數
03/28 21:42, 5F

03/28 22:18, , 6F
我是說監察官的資格要求
03/28 22:18, 6F
文章代碼(AID): #1FSS8b3S (polit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FSS8b3S (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