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房地合一稅 繼承取得 尚有貸款 反賠

看板home-sale作者 (男人)時間5年前 (2019/03/16 22:57), 編輯推噓6(6015)
留言21則, 4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4/15 (看更多)
※ 引述《pipigy (榴璉)》之銘言: : 連結: :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90314/1525279/ : 內文: : 房地合一稅上路滿3年,當初為打擊投資客頒佈的法令,如今卻讓「繼承者們」嚐到 : 賠售苦果。業者表示,台中一名富爸爸砸買3千萬電梯別墅,但貸款未繳清就去世, : 兒子繼承後負擔不起每月還逾10萬元的壓力,以市價3千萬元平盤賣出,豈料卡在 : 「短期轉售」、「不計貸款」的規定,被課稅595萬元,不但蝕了本,還付出上百萬 : 稅金。 : 台中房地產業者分享經手案例,指家住北屯區的陳姓男子,近期繼承父親生前房產 : ,為一棟市價3千萬元電梯別墅,法定公告現值約1300萬元,父親生前付500萬元頭 : 期款,貸款2500萬元買下,每月還10多萬元。但陳男繼承後未久,公司就周轉不靈 : ,他無力負擔下決定賣房,不料成交後才發現「問題大了」。 : 因房市近年高總價市場銷售不易,陳男最後平盤出售找到買家接手,帳面上扣掉貸 : 款金額,還獲利500萬元,但由於「取得、繼承、售出」都是2016年以後,所以他還 : 得繳房地合一稅,依規定房屋交易2年內出售,課徵35%至45%的稅率。 : 該業者分析,就國稅局而言,陳先生取得電梯別墅的成本,是以公告現值的1300萬 : 元來計算,「用賣價的3000萬,扣除成本1300萬元,等於獲利1700萬元,並以此來 : 作為課稅基礎。」加上他持有未滿2年,要繳房地合一稅35%,換算得被繳稅高達59 : 5萬元,除了購屋頭期款500萬元拿不回來,還多蝕了95萬元,以及當初每月繳付的 : 10多萬元貸款,「簡直虧大了。」 : 地政士李志銓表示,房地合一稅規定,「父母購入房產過世、子女繼承房產要短期 : 轉售,房地合一納稅基礎不計入貸款」,加上公告現值與市價差距大,所以繼承後 : 短期賣屋,還可能會倒賠。 : 他說,過去也有案例是繼承市郊總價1700萬元山坡地,貸款尚有1000多萬元,最後 : 平盤售出,卻因為市郊山坡地與現值差距更大,最後反倒賠了400萬元,未來隨著 : 時間拉長,以後的這類案例也會愈來愈多。 : 李志銓說:「目前繼承的房產移轉愈來愈多,但是下一代可能無力還貸款,而必須 : 短期售出,就得被課高額房地合一稅,所以許多案例都在進行行政訴訟,同時也在 : 等待財政部解釋。」 : 正心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所長黃昭閔提醒,近年從繼承移轉棟數愈來愈高,最 : 好的移轉方式是生前時,善用基本免稅額每年220萬元、每年分次贈與,提前規劃即 : 可達到財產移轉節稅,或是繼承後持有時間拉長6年以上,也可享有400萬元免稅額。 : (王鈞生/台中報導) : 心得: : 1.繼承案例會越來越多,目前稅法就是這樣規定,要提早規劃。 : 2.房地合一稅可能都是幾十萬起跳,加上罰鍰金額倍數開罰金額不會很小。 疑點: 平盤賣掉, 3000萬買的,平盤賣掉,怎麼會有後面的獲利500萬? 持有期間2年以上未滿10年稅率會變20%。 開公司的,沒辦法撐個2年。 而且,以繼承來說,持有期間認定: “(1)因繼承、受遺贈取得: 個人因繼承、受遺贈取得房屋、土地,得將被繼承人、遺贈人持有期間合併計算。 但依本法第四條之五第一項第一款規定計算持有期間,得併計之期間, 應以被繼承人、遺贈人或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已於該房屋辦竣戶籍登記並居住, 且無出租、供營業或執行業務使用為限。” 爸爸加自己持有期間竟然不到2年? 非常奇怪。 再者, 繳不出貸款? 沒辦法用寬限期嗎?(只繳利息不還本金) 開公司的不是有薪水就是有其他資產。 就算1700萬貸款每月本利和85000,繳不出來一定要賣掉? 撐過兩年,變成20%税,省15%,做不到? 這中間一定有一些奇妙而沒說的原因。 一般房仲,代書不太可能不建議再撐一陣子。 當然,規定不能扣掉尚存貸款餘額真的是很奇怪的事情, 一定要修掉。 其他問題就不大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50.215.18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552748234.A.8C0.html

03/16 23:08, 5年前 , 1F
看錯,貸款是2500萬,本利和月付125000元
03/16 23:08, 1F

03/16 23:10, 5年前 , 2F
繼承時 如果有現金的話可以和負債相抵啊
03/16 23:10, 2F

03/16 23:16, 5年前 , 3F
其實重點就是房地合一成本計算方式會讓原本是正資產
03/16 23:16, 3F

03/16 23:16, 5年前 , 4F
變成負資產
03/16 23:16, 4F

03/16 23:20, 5年前 , 5F
這東西會計師事務所很早就有提出了,但是根本就沒啥
03/16 23:20, 5F

03/16 23:20, 5年前 , 6F
修的必要啊,因為會出問題的人根本沒多少人
03/16 23:20, 6F

03/16 23:21, 5年前 , 7F
一 高齡 除非資產夠 房貸根本下不來
03/16 23:21, 7F

03/16 23:22, 5年前 , 8F
二 除非是年輕人貸 然後出問題,但是有強制險啊
03/16 23:22, 8F

03/16 23:22, 5年前 , 9F
旅遊的話有旅遊平安險
03/16 23:22, 9F

03/16 23:23, 5年前 , 10F
如果是疾病的話房子也應該先轉賣了
03/16 23:23, 10F

03/16 23:24, 5年前 , 11F
然後以公告現值和評定價格繼承的修改會影響很大XD
03/16 23:24, 11F

03/16 23:25, 5年前 , 12F
是需要 稅基拉高到接近市價才可以修改的
03/16 23:25, 12F

03/16 23:26, 5年前 , 13F
簡單講,短時間不可能修改 影響也不大
03/16 23:26, 13F

03/16 23:26, 5年前 , 14F
市價繼承的話,房貸成數可能就需要重算了XD
03/16 23:26, 14F

03/16 23:28, 5年前 , 15F
然後對於 高房價區域 又資產房屋佔比高的一般中產而
03/16 23:28, 15F

03/16 23:28, 5年前 , 16F
言是會變成被政府趕出家的
03/16 23:28, 16F

03/16 23:30, 5年前 , 17F
所以這些故事真的只是個故事
03/16 23:30, 17F

03/16 23:31, 5年前 , 18F
可能建商嫌都更慢之後怕沒地可以蓋吧
03/16 23:31, 18F

03/18 09:20, 5年前 , 19F
建築開發商討厭的。我喜歡
03/18 09:20, 19F

03/19 23:16, 5年前 , 20F
請問為什麼成本以公告的1300萬算?不是實登嗎?
03/19 23:16, 20F

03/20 22:58, 5年前 , 21F
繳稅時為什麼不用實登價格繳?
03/20 22:58, 21F
文章代碼(AID): #1SZGxAZ0 (home-sal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4 之 15 篇):
文章代碼(AID): #1SZGxAZ0 (home-sa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