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觀點] 如何界定「歷史上的中國」?

看板historia作者 (薔薇與喬麥田)時間15年前 (2009/01/14 23:5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1 (看更多)
※ 引述《MilchFlasche (實踐才能發光)》之銘言: : 有人說我只解構,不建構, : 不過我其實一直有在思考何為「歷史上的中國」的問題。 : 畢竟學「中國史」,卻不了解這「中國」指啥是不行的。 : 所以在此提個話頭,歡迎大家腦力激盪。 : 至於合不合乎十四億人的通說,並不在話下。 : 我的思路是: : 想到「中國」(China)、「中國人」(Chinese), : 首先浮現在腦海的是穿絲綢衣服、唱那些戲、吃那些食物的人, : 所以大家應該都可同意,歷史上的中國或一般概念的中國、外國人印象的中國, : 指的是有一整套華夏式的生活方式、住滿漢人為主的中國; : 雖然漢族本身也是很多元且來源複雜的一個人群, : 不過這問題之後再談吧! 對於一個從事歷史研究的人而言 一開始似乎最好不要把出發點放在一種形象呈現上? 而需要用知識性與分析性的東西來取代這種印象式的概念 所謂「中國」或「中國人」一開始應該是要從語意來談吧 然後再進入到詞彙與現實之間的關係 最後可能再進入各種問題的思索(例如所謂「中國」在政治史與文化史應有不同的處理) 那些「首先浮現腦海」的東西應該是等到最後討論到某種深度以後再去思索的 : 「中國」作為漢人、華夏的國度的概念有了, (以下恕刪) : 所以,真正靠漢人或華夏文明自己的力量形成的「中國」範圍, : 就是明末清初的疆域而已, : 剩下有多的,都是清王朝打下來的,不能算作「歷史上的中國」的成績。 : 就如同撒馬爾罕、報達都是蒙古人打下來的,一樣算不得「歷史上的中國」一樣。 : 先講到這裡。 你這邊其實是在談延續性的問題 然而問題不在到底中國或所謂歷史上的中國到底能夠延續到哪裡(如你說的明末清初) 而是到底你要談什麼東西的延續? 國體?疆域?血統?同質性的社會?或令人頭痛所謂的「文化」? 而這延續是由古而今(所謂的系譜學),還是由今而古(所謂的考古學)? 種種方法與視角的採用都將決定你所討論的「歷史上的中國」到底是什麼 而沒有一種觀點或方法可以主宰各種不同的「歷史上的中國」 以上是學術上的問題 但我感覺你關切的不只是學術上的東西 就好像你一開始提的是「中國印象」 而不是誰最先把他的著作叫做「中國史」、「中國史」從何時成為一個學科 然而這裡就複雜的多 因為歷史是一個古老而牽涉廣泛的學科 任何人似乎都可以進入 而產生深淺不同的各種說法 從現代學術的立場出發要去面對這些態度 常常變成雞同鴨講 在還未意識到歷史的不可共量、斷裂是處處存在之前 是無法與之說明到底所謂歷史的中國是什麼的 這牽涉到的就不只是純粹的知識 而是對於時間的認知 就好像你面對一個言必稱三代的古人 你要怎麼跟他解釋每一個時代都有它自己的精彩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5.149.137 ※ 編輯: bof 來自: 59.115.149.154 (01/15 12:14)
文章代碼(AID): #19RWiS3k (histor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31 篇):
文章代碼(AID): #19RWiS3k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