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問什麼東方的數學...這麼爛

看板gallantry作者 (吟遊詩人)時間14年前 (2010/01/13 06:36), 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9/41 (看更多)
最近和朋友討論這個問題的一些結果 : 幾個點:第一,不力求系統的內在無矛盾化(一切自己說不清的就,道可道非常道,反正 至少到目前為止,在自然科學領域,道可道非常道,是沒錯的 : 就是玄之又玄,搞不好自己也不懂只好唬爛別人說「不要問,很恐怖」) 這樣的描述是有問題的 因為中國所謂的哲學,或者精確的說,主要從先秦諸子以降的一系列學說 其目的和希臘哲學原本就完全不同 中國的思想體系是相當偏向實踐,尤其是政治上的實踐 而這很大一部份是牽涉到價值判斷 但是,價值判斷本身常常是非邏輯性的--價值觀是邏輯判斷的基石 (所謂無法再被論證的公設) 以儒家為例: 伊尹和伯夷都被稱為聖人,但是兩人的主張完全不同: 「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則進,亂則退,伯夷也。 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進,亂亦進,伊尹也。」 (孟子公孫丑上) 而孟子是這樣論述這兩人的共通點: 「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諸侯有天下。 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為也。是則同。」 是以「讓他們來治理國家」的結果,來評判這些人被稱為聖人的資格 而非以其價值觀和行動取向的某些共通點作為聖人的評判資格 儒家講求的不是邏輯上的自洽,進而去在論戰上說服別人 而是在建立基本的價值體系設定後,視乎個人的決定做出行動 以儒家為例 基本價值體系,就是親疏遠進的差異關係,還有尊重現有體制的類似於保守主義的態度 至於要以這樣的基本價值觀去建構出完整的價值體系 進而去做出何種行動,如何去將這種價值觀實踐 在這點上,並沒有一個明確的規範,而是「視情況而定」 中國哲學原本就主要是整理出一套行動綱領,並且實踐之 自然不會在意什麼矛盾不矛盾,或者說根本沒有矛盾的問題 因為每個現實世界的案例都是個案,鮮少有相同之處 對於不同的情況使用不同的方案因應,這根本說不上矛盾 : 第二,對於顯而易見的問題不去追根究底,想說「阿不就是這樣嗎?有什麼 : 好問為什麼的」(現在很多人也是這樣) 如果顯而易見的問題根本不重要,那自然不會有什麼人去追根究底 比方說你今天發現鉛筆盒裡少了了一隻鉛筆,會追根究底的去把這隻鉛筆找出來嗎? 你為什麼不去窮畢生之力把鉛筆找出來,或探討鉛筆為何會消失 而是用「可能是昨天離開圖書館時忘了收起來」這種理由說服自己? 因為那一點都不重要嘛 你不認為鉛筆憑空消失這種違背質量守恆的情況出現 也不認為有誰會半夜闖進你房間只為了偷那三隻一塊錢的破爛鉛筆 更不會覺得花時間去把那破爛鉛筆找出來符合利益 自然是假設一個當下最有可能發生的答案來說服自己啊 中國思想家不去在意那些所謂「顯而易見的問題」 也是同樣的道理 : 第三,過度的訴諸於權威,權威不容挑戰和懷疑,不然就是大逆不道 孟子都直接為湯武革命這種對原有政權的顛覆行動做出理論背書了 中國的文學和思想在歷朝更是不斷翻新 到底是哪裡「過度的訴諸於權威」了? -- http://caseypie-bard.blogspo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8.146.35.245

01/13 07:15, , 1F
權威有三種 傳統 法理 克里斯瑪 我想是他說傳統型吧.
01/13 07:15, 1F

01/13 07:17, , 2F
他說的是傳統型吧...
01/13 07:17, 2F

01/13 12:13, , 3F
社會科學講究每個都是個案 探討比較多彼此間不同性質
01/13 12:13, 3F

01/13 12:14, , 4F
自然科學恰恰相反 喜歡追求彼此間共同的本質
01/13 12:14, 4F
文章代碼(AID): #1BJFc6F1 (gallant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JFc6F1 (galla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