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思辯] 普遍設立大學好還是不好?

看板ask-why作者 (怎麼啦)時間14年前 (2009/08/22 14:1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17 (看更多)
※ 引述《slzhao (Void)》之銘言: : 我覺得應該反過來想,設大學的目的. : 普設大學是為了讓學生有機會學到"大學"才能學到的東西. : 找工作或是其他的,是大學主要目的嗎? : 或許"學到東西"這個因,導致"找到工作"這個果. : 但如果能學到的東西已經變成大家都學的到,那還有什麼值得雇主重視的. : 簡單的例子,十年之前,會寫個VC就很容易找工作... : 十年後的現在,這還有什麼稀罕的?甚至很多非資訊系學生也會了. : 還一堆人抱著這個當作專長,這樣有競爭力嗎? : 如果有學到東西,只是因為競爭越來越激烈,那是該怪政府,但不該怪普設大學政策. : 競爭激烈是很多經濟跟社會問題引發的,不是大學引起的. : 如果大學都讓學生學到該學的,錯絕對不在普設大學政策. : 當然"是否學到該學的"這一點是很存疑的. : 但這是在沒普設大學之前就存在的問題. : 或許學生中有一半學生學不到東西. : 以前如果只有五萬大學生,那就是兩萬五沒學到東西. : 現在如果是十萬大學生,那就是五萬學生沒學到東西. : 台灣人口依然是兩千三百萬,沒有明顯成長很多,但是沒學到東西的大學生"人數"增多了. : 問題在哪?怪台灣人口沒有等比例成長?(人口要長一倍才夠啊!) : 我覺得最該怪的是一堆家長把"學習"跟"就業"畫上等號. : 就業看的是競爭力,而非學的多不多.(學很多沒競爭力的東西也是學很多.) : 學校的責任是傳授學問,而非保障就業.(學校連沒就業競爭力的東西也教啊!) 從你的邏輯來說 大學裡有「某種東西」是進大學才學的到 而這個「東西」如果很普遍 那雇主就不希罕 我個人認為如果這個「東西」是「精英的文憑」 那雇主的確是不稀罕到處都有的「精英文憑」 但是如果是「獨立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那我認為這個東西很普遍 本身就有很重要的意義 雇主普遍希望自己僱用的員工能更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而不只是已有的純熟技術 這是產業轉型時常要面對的問題 另一方面 沒有學到東西的大學生 這些人到底應不應該跟其他有學到東西的同學一起畢業? 老實說 我認為這些人都應該退學當掉 當台灣已經有這麼多大學的現在 還像以前聯考窄門時 想說人家這麼辛苦考進來 還是放點水讓他過吧 有這種心態 這是很過時的 只是在大學中 是不是真的以「學到東西」來當作是評分的標準 這又是另一回事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0.154.244
文章代碼(AID): #1AZutQdB (ask-wh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1 之 17 篇):
文章代碼(AID): #1AZutQdB (ask-w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