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思辯] 普遍設立大學好還是不好?

看板ask-why作者 (天澤)時間15年前 (2009/08/21 12:46),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17 (看更多)
: 推 skyviviema:我的意思是說就本文對於普設大學的意義而言 實際上效果 08/21 01:06 : → skyviviema:並非十分良好 08/21 01:07 : → skyviviema:至於普設大學沒有造成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嗎? 我不敢說 08/21 01:09 : → skyviviema:一定有 但是也很難說完全沒有 08/21 01:10 : 推 slzhao:找不到工作跟上大學的關聯小吧,難道高中畢業就容易找到? 08/21 09:34 : → slzhao:除非那些大學生是眼高手低,那該怪自己而不是怪大學. 08/21 09:34 我個人認為制定政策不是只有考慮理論上的問題就可以了 人性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 上大學和找不到工作看起來沒有直接關連,全都是學生自己心態問題 但是這個"心態"上的問題,其實應該是早就可以預測的 當初普設大學既然立意是在增加技能、增加競爭力 等於是在讓人民對於唸大學這件事抱有期望 認為自己唸出來可以有更好、更高薪的工作 那誰會願意花了大筆金錢、時間去唸大學出來之後,卻只能做跟唸到高中一樣的工作? 既然繞一圈還是回到原點,當初還唸個屁呀,直接出來工作不是還能多賺4年的錢? 因此大部分的人會不甘心,這種不甘心的心態使人傾向去等待機會 甚至是會覺得是不是自己實力不夠,紛紛跑去進修 結果這種高知識人才滯銷的狀況反而越來越嚴重 要怪這些大學生眼高手低之前,請先思考是誰先造成他們眼光變得那麼高? 政府在吹捧普設大學的好處時,卻沒有同時增加這些人才的出路,這就是錯誤政策 普設大學在理論上或許不是造成大學生找不到工作的直接原因 但是想撇得一乾二淨可就太不負責了 政治乃眾人之事,理當以"人"為本制定政策才是 奇怪的是眾多政策制定的過程,為什麼常常都忽略掉核心的"人性"問題 共產主義就是最好的例子,沒有經過人性評估的政策本身就是有缺陷的 只會通通怪在人民心態上,我個人認為非常不公平 -- ╴╴ ▕天之▏ ∫∫ ▕澤印▏ D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9.205.137

08/21 13:28, , 1F
其實怪政府也不對...就某方面來說,台灣產學疏離才是問題
08/21 13:28, 1F

08/21 14:46, , 2F
道理很通徹 不錯
08/21 14:46, 2F

08/23 04:19, , 3F
NICE!
08/23 04:19, 3F
文章代碼(AID): #1AZYQZOr (ask-wh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6 之 17 篇):
文章代碼(AID): #1AZYQZOr (ask-w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