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貼]大陸中國的世紀海權之夢:再論甲午戰爭

看板Warfare作者 (胖胖的老男人)時間17年前 (2007/08/30 04:07), 編輯推噓6(603)
留言9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72 (看更多)
: 推 MRZ:要問功課怎麼做,因為自己本人來問,哪有請同學代問的道理? 08/29 22:08 以吾友在「軍事史評論」與「中華軍史學會會刊」發表過文章的能力來說, 怎麼寫學術論文應該不會是問題,這種「問功課怎麼做?」的說法未免讓人冏rz。 吾友有關甲午戰爭中軍事改革的學術論文,幾年前也公開發表過一篇了。 使用了「我所看過的大多數戰史論文來說」這種用語, 說了與敝人不同的解讀,敝人想要資料很正常吧。 因為做歷史研究最基本的就是要整理前人的說法,以此為基礎來研究。 而敝人孤陋寡聞、見識淺薄,甲午戰爭的論文專書只看過十幾篇而已, 吾友論文發表後與敝人不免談論一番,而孤陋寡聞、見識淺薄的敝人認為: 吾友的論文在是近年來在甲午戰爭中軍事改革上,在觀念上有所突破的一篇。 因此,一看到有人說 : ※ 引述《MRZ (臺大歷史系教授......Orz)》之銘言: : : 但就我所看過的大多數戰史論文來說, : : 所有的結論總括來說,是"軍事近代化的失敗". 敝人當然大驚失色,難不成敝人與吾友真是井蛙夏蟲,不知天時地理? 果真如此,此後當然會建議吾友不必浪費時間去研究這部份了。 所以三請閣下告知所謂的「大多數戰史論文」為何?三兩篇即可。 閣下一再推脫,只會讓五樓的人覺得上述言論是信口開河、用來造神之言。 當然如果閣下為了在非五樓的人之前,塑造個人博學且發言有根有據的形象而如此說, 那不免會讓人覺得:這樣不學術性的為攪形象而亂說,對戰史版不是良性的發展。 再與不是五樓的網友閒聊一下: 其實如果有認真思考上述兩篇兩段我那幾個閒聊的問題, 然後真的理解了概念後再看楊溫利先生的文章, 整個楊溫利先生文章要表達的論點就很清楚了。 當然其中有一些論點,我個人並不同意, 本次就其中一個我同意的論點來聊聊。 如楊溫利先生的文章中: : 因為,政治目的與軍事工具的正確關係, : 應該是「工具來適應目的」而非「目的去適應工具」 這一點我非常同意。 可惜楊溫利先生沒有把整個邏輯對非五樓的人表示出來, 政治目的→戰略→戰術→軍事工具,這是軍事研究的基本觀念。 而常見有人因為研究某軍種、研究某軍種武器就忘記上述邏輯, 反過來以研究軍事工具技術而產生的一些觀念與知識為基礎, 反過來從軍事工具→戰術→戰略→為政治目的辯護,這是本末倒置的。 而如果真的是以:政治目的→戰略→戰術→軍事工具來思考, 就算是同一個政治目的,也會因為戰略思考、戰術思考的差異, 而對軍事工具的選擇產生不同的看法。 因此討論軍事時,如果不先依政治目的→戰略→戰術→軍事工具, 把個人的思考邏輯說清楚,這樣是無法展開討論的。 -- 能熟背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 不代表能做出兩首絕妙好詩。 肯苦練手腳拳掌身形步法長槍短兵, 非必然會成就一身絕世武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4.202.115

08/30 05:35, , 1F
嗯,為老德申辯嘛.........
08/30 05:35, 1F

08/30 06:13, , 2F
我要講的都已經講了,你看不懂沒關係;他要是看不懂,他家的事
08/30 06:13, 2F

08/30 09:35, , 3F
同意LQY的見解,不過也想多看幾篇.可以多提幾篇文章嗎?
08/30 09:35, 3F

08/30 09:44, , 4F
z-16-8-1~6,並最後有附歐美軍事史研究叢書與期刊,在這裡找找
08/30 09:44, 4F

08/30 09:45, , 5F
並不是只有寫中文的人才在研究近代中國的戰史,眼光要擴及世界
08/30 09:45, 5F

08/30 09:46, , 6F
而且也順便看看這位瑞典教授所提及的狀況
08/30 09:46, 6F

08/30 11:14, , 7F
多謝!
08/30 11:14, 7F

08/30 14:09, , 8F
不用再攪纏下去了 L某的發言確是他自己的論點 沒有學
08/30 14:09, 8F

08/30 14:11, , 9F
者背書也經不起學術標準檢驗的 網路文章不必要太奢求
08/30 14:11, 9F
文章代碼(AID): #16rT88Es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2 之 72 篇):
文章代碼(AID): #16rT88Es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