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貼]大陸中國的世紀海權之夢:再論甲午戰爭

看板Warfare作者 (胖胖的老男人)時間17年前 (2007/09/05 22:5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2/72 (看更多)
※ 引述《dashanew (dasha)》之銘言: : ※ 引述《lalsoft (胖胖的老男人)》之銘言: : : 「經驗」是未「書面化」「邏輯化」的知識。 : : 而已經「書面化」「邏輯化」的法學、策略學、管理學又不是沒有, : : 這種人就是這樣,你又能奈何? : 沒錯,經驗通常是未書面化與邏輯化的知識,但是這些東西 : 邏輯化後能不能以原有的形式交給其他的人?這是一個最嚴重 : 的問題,就是所謂的"交接".雖然通常學術界的東西會有很嚴謹 : 的定義,不容易發生這種經驗傳承過程中的理解錯誤,但前提是 : 使用者有先搞清楚嚴謹定義的全部內容,否則......基本上這 : 是研究所學生最常犯的錯,寫論文之前的最大考驗,不過也不是 : 只有研究所學生會犯這種錯誤而已. 有時候學術界的論戰根本就是從基礎的知識觀念概念開始批評起, 因為這樣後面的推論,就成了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 做軍事研究更糟糕的是,許多內容的定義不清,因為在當時 : 要不是機密,要不就是軍人文墨不通而沒能做好紀錄表達,這會 : 使我們現在回過頭來進行參謀計算的驗算無法進行,有時候講 : 難聽就是只好打混摸魚放棄驗算,改搞舞文弄墨的耍嘴皮,與東 : 抄西剪的文抄工,無法去證明或證偽各項紀錄.不過在這方面理 : 工的人與文史的人意見就會分歧了,因為理工的習慣就是書上 : 寫的都不可信,驗算過實驗過製作過才可信;文史的卻會強調紀 : 錄運用的重要性,技術問題?那不是我的專業與事情,而且做好 : 一件事情的方法多得很,我只要抓住大原則去做,細節就是其他 : 學門存在的必要性.老實說,這種態度會讓雙方不可能談得攏, : 你說我見樹不見林,我說你根本是指鹿為馬..... 其實這種觀念的破解只在一瞬間。 我們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大實驗室」,所有實驗無法重來。 文史人做的就是:把他認為「相近」可供比較的實驗數據集結起來, 「整理分析」後,把其中他認為有意義的部份擷取出,以研究其邏輯。 當然所謂的「相近」「整理分析」都是很有爭議性的。 而因為此種文史的研究特性,驗證與再次實驗的速度很慢並且不可控制, 往往要等到「大實驗室」再次做了「相近」的實驗,才有辦法再分析。 而且「大實驗室」再次做的「相近」的實驗其變項又是不可控的, 分析這種多變項少量的實驗數據,得到錯誤結果的可能性當然不低, 因此分析大原則的趨勢比較有可能正確的情況下,當然不會去研究細節。 而理工人習慣掌握實驗的主動權,因此對於這種狀況很難以接受, 不了解這種多變項少量不可控實驗的分析困難,這才是衝突的根源。 為何文史人重視紀錄並對虛偽記錄痛恨? 我想理工人對實驗數據與捏造實驗數據的態度應該是同樣的吧! -- 能熟背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 不代表能做出兩首絕妙好詩。 肯苦練手腳拳掌身形步法長槍短兵, 非必然會成就一身絕世武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4.203.237 ※ 編輯: lalsoft 來自: 59.104.203.237 (09/05 23:00) ※ 編輯: lalsoft 來自: 59.104.203.237 (09/05 23:07)
文章代碼(AID): #16tiARts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72 之 72 篇):
文章代碼(AID): #16tiARts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