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貼]大陸中國的世紀海權之夢:再論甲午戰爭

看板Warfare作者 (艦橋防空指揮所)時間17年前 (2007/08/27 01:01),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72 (看更多)
※ 引述《MRZ (臺大歷史系教授......Orz)》之銘言: : 以下僅為個人意見: : 依照當時19世紀的科技,魚雷艇可不是快艇,而且它的剋星就是驅逐艦,日本海軍 : 可不缺驅逐艦. 當年驅逐艦這種艦種還沒有成型, 甚至日俄戰爭還是驅逐艦的首次實戰 XD : 既然日本海軍有驅逐艦,那滿清要能夠在海上跟日本對抗,起碼就得有輕巡洋艦. : 問題是日本海軍也有輕巡洋艦,而且他們還有重巡洋艦(也就是"鐵甲艦"),那麼 : 滿清是不是也要加碼下去呢? 當時日本海軍是還沒拿到裝巡-- 雖然是"防護巡洋艦"啦, 但是裝甲還是屬於相當薄的水準. (以一戰後標準來說是輕巡洋艦等級的, 正常裝巡的裝甲多半破120mm, 甚至更厚) 因為防護巡洋艦最開始的目的就是給沒有大型海軍的國家使用, 必須盡可能在低價的條件下取得最高的實用性, 因此防禦裝甲往往是最先被犧牲掉的, 只要最基本的保護就好. 很多被認為是造船重要原則的理論, 當時都還沒有出現. (例如All-or-nothing armor) 當時各國的造艦都是在黑暗中摸索, 利用少之又少的實戰經驗去做歸結修正, 甲午戰爭的前一次大規模海戰已經是近30年前的Lissa海戰了. ======================================= 嚴格來說是防護巡洋艦的發展系譜分別, 因為輕重巡洋艦的區分要到一戰後才出現, 甚至輕巡與裝巡的區分也都在甲午戰爭以後了. 因為輕巡與裝巡都是從防護巡洋艦衍生出來的, 比較早期的防護巡洋艦(如浪速)是中速(18kt)與中上口徑砲, 之後的防護巡洋艦(如吉野)就變成高速(20kt+)與大量速射砲. 結果就是這兩種分流漸漸分道揚鑣-- 前者的船型擴大, 同時混入鐵甲艦的概念變成裝甲巡洋艦, 最後形成無畏艦時代的戰巡體系, 後者就是朝中型大小, 高速與中口徑砲發展, 最終變成輕巡洋艦系列. 後來的重巡洋艦反而是大型輕巡在條約限制下的變種產物, 也就是把船艦規模與火砲上限直接卡住, 讓大家都在這個框架下各自努力. : 況且這也要注意到是因為滿清先有了鐵甲艦,所以日本也要急起直追.此外日本 : 跟滿清一樣,他們建立海軍的目的,可不是只拿滿清一國作對手,還必須對付隨時 : 沒事就來敲門勒索的美國人,俄國人,法國人等等等等. : 如果說魚雷艇就能維持海防的話,那麼魚雷艇等級以上的軍艦豈不是造心酸的? : 至於鐵路建設,一個曾經發生過因為民間反對而拆除的保守國度,你要李鴻章在 : 短短的時間之內,就能馴服舉國鄉民,然後把鐵路給鋪好? 同意, 這就是所謂的事後諸葛了-- 很多現代被認為ok的方案, 一旦丟回當時的時空背景下, 馬上就變成完全不可行, 硬幹的下場很可能被抄家滅族外加什麼成果都沒有, 甚至收到一堆反效果. 基本上各國都有各國的國情與苦處, 以俄國來說就是地理上非得分成無法相互連絡的四個艦隊, 英國就是長到讓人吐血的殖民地航線, 中國就是長海岸線+各大強國都有一定的興趣+國內的整體現代化拉不起來. 如果是俄國要用全魚雷艇的話, 那就可能會有用, 一方面除非自己惹事生非, 或是爆發世界大戰等級的大亂鬥, 各國不太會主動找俄國麻煩, 二方面是俄國自己就有一定的造船與輪機能力, 對於魚雷艇最重要的高速條件不用依賴他人, 而且對俄國來說, 要讓俄國屈服還是得靠著漫長的陸上戰鬥, 光靠海上封鎖是絕對不夠的. 但是對中國來說, 可能來襲的國家不乏大型海軍國, 光靠魚雷艇是可能讓對方痛上一陣子, 但是自己國內的庫存魚雷用光, 那魚雷艇就等於完全無用. 當時魚雷還是很新的產物, 能生產的國家也就那麼幾國; 而且魚雷艇也是短航程的小型船種, 如果無法準確判斷決戰的海域, 並且集中足夠數量的魚雷艇, 光集結兵力的過程中就會出現一堆沒燃料漂流的倒楣鬼. 當時的通訊技術恐怕也沒辦法讓魚雷艇裝上遠距離無線電.... (別忘了, 當時日軍的艦種還有一艘速度快的"通報艦", 也就是當時的海上通訊技術搞不好只比納爾遜時代好上一點, 很多東西還是得靠著旗語跟燈號, 或是大型艦船上才有的無線電訊.) 日本海海戰魚雷艇會好用, 重要的地方就是日本海軍已經完全確定決戰點會是狹窄的對馬海峽, 而且白天的交火中俄國艦隊已經被重創, 對方會逃跑的方向也已經了解了, 自然就有資本跟人家玩魚雷艇突擊. 所以要用魚雷艇玩狼群戰術或躲貓貓? 無法進行聯絡, 大家就只能靠猜測, 於是自動變成散兵游勇, : 而且就算沒有鄉民反對好了,鐵路的路線不可能脫離經濟發展的主要區域,光是 : 鋪設好上海-廣州-武漢-北京這些主要幹道,就已經很費功夫了,還要純粹為了運 : 兵就把鐵路從北京一路鋪設到平壤?那可得證明清朝的高麗蔘國際貿易能重要到 : 這種程度才行,不然這段鐵路可得經過白山黑水的滿州人老家----這個就是問題 : 啦,想當年誰敢在滿清龍脈之地亂挖啊? 而且朝鮮雖然是藩屬國, 但是蓋鐵路也不能隨便蓋進別人家吧 = = : 況且普法戰爭之所以普勝法敗,並不是因為普魯士人有鐵路----試問當時全日耳 : 曼眾國林立,鐵路網就跟一戰的時候一樣密集了嗎?當然不是,部隊行動仍然是跟 : 拿破崙時代沒什麼兩樣,依賴的仍是牛車,人腿,跟公路.法國之所以戰敗,是因為 : 法國人耍白爛.美國南北戰爭中,鐵路線爭奪戰屢屢可見,那是因為鐵路線全都經 : 過南北雙方的經濟重心,而那些地方無論有沒有鐵路,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 好吧,我再說一遍:鐵路雖然很重要,但請證明清朝兩國之間的高麗蔘貿易能夠值 : 得滿清去修一條鐵路從北京到平壤的程度吧?告訴我朝鮮當年的高麗蔘日/月/年 : 產量,能夠需要用得上火車來輸送的程度吧! 事實上直到今日鐵路發達的地方, 也不是大家都搶著發展大運量-- 現在北海道的很多重要幹線, 還是沒有電氣化的. (如果運量撐不起電氣化帶來的機電系統維修費用增加, 自然就沒必要燒錢了, 更何況像函館本線海線段還有離海近的鹽害腐蝕問題.) 鐵路網的建設是很重要, 但是要建設也要有足夠的誘因與利益. (北海道地區在1940年以前為了促進開發與國防建設, 鐵路不但到處都舖, 而且很多是在漫無人煙的地帶通行. 但是, 這樣的結果造成大量的赤字路線, 最誇張的情形甚至有"收入為開銷的千分之一", 結果在1980年代裁掉過半. 台灣的山海線之分也是到了出現滯貨事件才出現的-- 一戰時代大家搶發戰爭財, 物資生產量大幅增加, 但是大量生產的物資卻因為海運兵險費大增而堆積在倉庫, 山線的運量也撐不起這些突然暴增的貨物, 導致各地發生貨物大量滯積無法輸送的問題. 因此在1920年代才開始建設海線, 減少貨物運輸的瓶頸.) -- "以後大概不能跟你們一起打板球了." --1940年4月, 英國驅逐艦Glowworm艦長G. Roope中校的遺言. 在挪威外海遭遇德軍重巡洋艦Adm. Hipper, 遭到炮火重創之後, 他率艦對Adm. Hipper進行自殺式撞擊, 隨後隨艦沉沒. Adm. Hipper的艦長Heye上校透過國際紅十字會頻道, 推薦他受領維多利亞勳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7.13.171

08/27 01:05, , 1F
推推~等到k大的文章啦~
08/27 01:05, 1F

08/27 01:33, , 2F
推,海軍技術方面,我本來就是亂說的,謝謝指正XD
08/27 01:33, 2F

09/04 20:41, , 3F
推~~~
09/04 20:41, 3F
文章代碼(AID): #16qR7Qzu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4 之 72 篇):
文章代碼(AID): #16qR7Qzu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