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貼]大陸中國的世紀海權之夢:再論甲午戰爭

看板Warfare作者 (臺大歷史系教授......Orz)時間17年前 (2007/08/26 23:55), 編輯推噓13(13017)
留言30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72 (看更多)
※ 引述《MRZ (臺大歷史系教授......Orz)》之銘言: : 然而,光緒帝卻怎麼也聽不進這些建言,反對撤兵,指示一面備戰,一面談和 : 。儘管在邏輯上,是應由軍事工具去適應政策目標,但是臨到開戰前才想增強 : 軍備已是緩不濟急,理想的政策也只有屈從手段的現實才行。奈何光緒帝不知 : 軍力虛實,李鴻章卻又未能據理力爭、不以去留相逼,反而表示「守尚有餘, : 而攻則不足」,若「出境援剿」必須「備餉徵兵」,顯得語意不清而「事君不 : 誠」。結果在勉強之下,清廷仍決定海陸併進、派軍增援。清軍海路只以微弱 若"事君甚誠"的話,李鴻章早就做不成李鴻章了,甚至可能變成死的李鴻章了. 嚴格來說,這是制度問題,這點還要怪罪他"事君不誠"? 連孟子都說啦:"君之視臣如手足,臣之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之視 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草芥,則臣之視君如寇仇。"那這個問題,最大的負責人應 該是滿清朝廷,而不是各打五十大板批評李鴻章事君夠不夠誠?他之所以不夠誠, 還不是因為長年積習如此的關係?這並不是他應該負責的錯誤. : 兵力掩護運輸船而未全軍出擊,終至在豐島海戰中被日艦截獲擊沈;而陸路增 : 援部隊32營約15,000人雖然順利抵達,但日軍亦已增援至16,000人,清軍兵力 : 仍居劣勢。這一切都是因為政治決策與軍事工具協調不良,使得本無力一戰的 : 清軍勉強出戰,實乃敗兵先戰而後求勝,犯了兵家大忌。 15000人對16000人,而且還是負責守勢,在人數上固然是居於相對劣勢,但守方本 身就有一定的主場優勢.這樣子居然迅速土崩瓦解,那這個就跟兵力數字多寡沒有 關係的了. : 古罵名的「頤和園」興建),但若考察到當時的科技趨勢與中國半洋的秉性, : 這樣的批評只怕是未得要領。十九世紀下半是軍事科技進步飛快的時期,艦艇 : 主機出力,裝甲材質、速射火砲等等的更新一日千里,船艦可說是才造好就已 : 經落伍,儘管是成軍才 6年的北洋艦隊,性能也已不比日本艦隊。廣為引用的 : 李鴻章〈覆奏海軍統將摺〉中云「……我船訂製在先,當時西人船機之學尚未 : 精造至此……」,清楚地反映了這一點,一路苦苦追趕技術的躍進,豈是長久 : 之計?這凸顯了建軍備戰的選擇,不僅應該配合政策的需要,也必須要考慮到 : 科技的創新與穩定,光是持續投資是不夠的。比較起來,如果清廷是著重在鐵 : 路、陸軍、魚雷快艇這類較為分散、經濟而易於更新的領域,又何以至此呢? : 最初大戰略選擇所累積的錯誤,並不是一些臨時的補救措施就可以扭轉的。 這兩句話在邏輯上實在很有問題,老實說我不太了解原作者究竟想要說什麼? 就是因為技術不斷躍進,所以滿清那種"三天曬網兩天捕魚"並且當權派還公然 挪用公款去蓋花園的行為,才會被罵.但居然會說一路苦苦追趕技術的躍進,豈 是長久之計?這樣子像是在說進入學校以後,考試越來越難,努力讀書再久,絕非 長久之計.而且若沒有持續投資的話,如何維持科技的創新與穩定? 既然覺得持續投資還不夠維持科技的創新與穩定,卻建議應該投資在分散,經濟, 而易於更新的領域,這不就跟前面所說的,完全背道而馳嗎?況且鐵路,陸軍,跟 魚雷快艇(姑且把當時那種實際上時速只有10節,並且還只能在天候良好的近海 作業的魚雷艇當成魚雷快艇來看待),在19世紀的發展,也是大步跳躍性的,可是 如上一篇所說的,這些東西並沒有在外交場合上為滿清爭取到任何利益的能力, 難道說滿清對外大使對日本人拍桌子吼道:"別肖想朝鮮!小心我用三百條魚雷 快艇來教訓貴國的聯合艦隊喔!" 這樣能有嚇阻的效果才怪,搞不好甲午戰爭最早打好幾年:P : 從此可見,海上會戰日軍雖然取得戰術勝利,但並未達成其戰略目的,即使是 : 坐守港中的北洋艦隊,都還產生了嚇阻與牽制的作用。就此而言,謂黃海海戰 : 清軍「並未失敗」亦不為過。雖說北洋艦隊最後仍落得被殲滅的下場,但那究 : 竟是港灣要塞防守不利,無關艦隊運用;而且,日軍艦隊最後進攻威海的兵力 : ,也是集中主力而來,並未分散露出破綻,北洋艦隊殘部就算出海力拼,仍缺 : 乏勝算;加以艦支航速緩慢,逃脫機會也不大,被殲仍在所難免。因此,北洋 : 艦隊在戰略上唯一的失誤,頂多只是沒有試圖出海擊毀登陸中的日軍,在毀滅 : 前造成日軍更大的損失而已。 讓我換掉幾個名辭: 從此可見,特拉法加海戰英軍雖然取得戰術勝利,但並未達成其戰略目的.即使是 坐守丹麥哥本哈根港中的丹麥艦隊,都還產生了嚇阻與牽制的作用.就此而言,謂 特拉法加海戰法軍"並未失敗"以不為過.雖說丹麥艦隊最後仍落得被殲滅的下場, 但那究竟是港灣要塞防守不利,無關艦隊運用;而且,英軍艦隊最後進攻丹麥的兵 力,也是集中主力而來,並未分散露出破綻,丹麥艦隊殘部就算出海力拼,仍缺乏 勝算;加以艦隻航速緩慢,逃脫機會也不打,被殲仍在所難免.因此,丹麥艦隊在戰 略上的唯一失誤,頂多只是沒有試圖出海擊毀登陸中的英軍,在毀滅前造成英軍 更大的損失而已. 如果用上面這種理論來寫拿破崙戰爭時代的英法海權爭霸的論文,恐怕連法國人 都沒辦法接受這種邏輯XD 艦隊被打到不敢出門了,當然就只好一面搶修,一面期待要塞能給予保護.既然守 方艦隊已經不可能馬上出來威脅登陸部隊,登陸部隊自然能得到足夠的時間去集 中兵力,攻佔要塞----而且你當這座要塞是擁有雷神之鎚,一炮就能KO一萬艘戰 艦的伊謝而倫要塞啊? 換言之,軍艦不出海港,就是等死.而之前戰力充分的時候,出了海港都還被打得 渾身是傷,現在還要它出港是幹嘛?這除了搞神風以外毫無任何意義可言.當然啦, 最後這些船一樣要掉,只是落在日軍手上跟沉在海底兩種結果而已,但無論哪種 結果,滿清都註定要丟掉這張王牌. 況且日軍如果不擔心北洋艦隊馬上殺出來攻擊登陸船團----而且這支船團自然 有護航艦隊----他們也不會選擇在要塞火炮威脅得到的地點登陸,這樣的地點 也不會是北洋艦隊馬上就能探知並且出港後就迅速抵達的地方----而且日軍若 考慮妥當的話,也會在航道上做好準備. 而且這樣貿然出擊,還不是增加被俘的機會?都已經跑不動的船,還硬要開到海上 去玩神風特攻隊,這會讓人笑到流淚而死好唄? 既然如此,原文中所做的任何建議,都只是自殺性的無謂掙扎而已.如此一來,還不 如促請北洋艦隊在要塞失守的時候,自行炸沉於海港中,既然選擇投降,這才是最 正確的辦法.況且日本人想要沉船?請他們自己花錢來撈,雖然這錢可能是來自滿 清的賠款.但如果他們不來撈,那就自己撈起來重新修補修補,這總比沉沒在什麼 大洋中要來得容易打撈多了. : 設取得了優先,新一代的大型水面艦艇一艘接著一艘下水,航艦的研究不曾中 : 斷,而保衛海上通道、特別是石油航路安全的呼聲也甚囂塵上……不知是如何 : 倒下的,又怎知該如何站起來呢? 問題是連怎麼倒下的,上面都做出了一堆詭異的言論,那這樣又能達到什麼"借古喻 今"的效果嗎?要借也應該借得正確,並且也應該合乎語法邏輯一點. -- http://gps.wolflord.com/ 歡迎大家參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0.18.102

08/26 23:59, , 1F
推伊謝爾倫要塞...Orz...
08/26 23:59, 1F

08/27 00:11, , 2F
看來老德把存在艦隊論的本質弄混了,才會出現縮在港裡也是
08/27 00:11, 2F

08/27 00:12, , 3F
贏的論調......
08/27 00:12, 3F

08/27 00:25, , 4F
借問一下,存在艦隊的運用原則可以說是"避免決戰"嗎?
08/27 00:25, 4F

08/27 00:32, , 5F
嚴格來說,就是"當核彈還在發射架上的時候,才是最具有威力的"
08/27 00:32, 5F

08/27 00:34, , 6F
等到真的打起來啦,那就只有"龜在港中坐以待斃"與"出港決戰"
08/27 00:34, 6F

08/27 00:34, , 7F
這兩種選擇,前者必死,後者看你自己夠不夠厲害?
08/27 00:34, 7F

08/27 00:35, , 8F
推大神,我的意思就是這個,存在艦隊的意義是嚇阻對方發起
08/27 00:35, 8F

08/27 00:36, , 9F
然而在開戰之前,也就是和平時代,在外交談判上,存在艦隊是籌碼
08/27 00:36, 9F

08/27 00:36, , 10F
戰爭,但真開戰後,艦隊如不能爭取主動權,到最後喪失行動ꐠ
08/27 00:36, 10F

08/27 00:37, , 11F
力,就沒有任何戰略意義。
08/27 00:37, 11F

08/27 00:37, , 12F
然而一旦開戰,那就是丟骰子了----除非籌碼跟美軍一樣用不完:P
08/27 00:37, 12F

08/27 00:38, , 13F
這就是我的意思
08/27 00:38, 13F

08/27 00:46, , 14F
或者是跟帝國軍一樣,艦隊幾萬艘幾萬艘的打爆都能變出來.XD
08/27 00:46, 14F

08/27 01:03, , 15F
或者說存在艦隊的目的, 就是讓對方知道你的王牌還沒打出去,
08/27 01:03, 15F

08/27 01:03, , 16F
而且還可能隨時跑出來咬人, 使對方有所顧忌不能隨意行動
08/27 01:03, 16F

08/27 01:05, , 17F
一旦對方看破根本不會(或不想)出戰, 那跟擱淺的鯨魚沒兩樣.
08/27 01:05, 17F

08/27 01:22, , 18F
其實Tirpitz算是存在艦隊論的不錯範例,在被X艇偷襲喪失行
08/27 01:22, 18F

08/27 01:23, , 19F
動力之前,RN本土艦隊隨時要保持2艘以上KGV級在本國水域,
08/27 01:23, 19F

08/27 01:24, , 20F
甚至Tirpitz因受損過重被當成浮動砲台後,英軍還擔心他有可
08/27 01:24, 20F

08/27 01:25, , 21F
能修復重新行動,而派蘭開斯特用地震炸彈去解決掉...
08/27 01:25, 21F

08/27 01:46, , 22F
因為Tirpitz跟Scharnhorst並不是完全的一味坐守,
08/27 01:46, 22F

08/27 01:47, , 23F
甚至被X艇摸到的幾天前才剛岸轟過Spitzbergen島....
08/27 01:47, 23F

08/27 01:52, , 24F
對,Tirpitz之所以在挪威水域構成威脅,就是因為他具有行動
08/27 01:52, 24F

08/27 01:54, , 25F
能力,如果把他炸癱在峽灣裡面,對援蘇船團來說威脅減輕不
08/27 01:54, 25F

08/27 01:54, , 26F
少。
08/27 01:54, 26F

08/27 02:05, , 27F
甚至到了1945年, 儘管北海上已經沒有太多的德國船艦活動,
08/27 02:05, 27F

08/27 02:06, , 28F
波羅地海上面還是到處都有德國船艦在撤難民或岸轟
08/27 02:06, 28F

08/27 02:08, , 29F
德國海軍的活動力到最後儘管被壓縮, 但還是沒有消失
08/27 02:08, 29F

09/03 19:06, , 30F
推!精采的推文~~~
09/03 19:06, 30F
文章代碼(AID): #16qQ9icM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 之 72 篇):
文章代碼(AID): #16qQ9icM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