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貼]大陸中國的世紀海權之夢:再論甲午戰爭

看板Warfare作者 (臺大歷史系教授......Orz)時間17年前 (2007/08/26 21:51),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72 (看更多)
以下僅為個人意見: ※ 引述《MRZ (臺大歷史系教授......Orz)》之銘言: : 層皆有所檢討、批判,而從中所獲得結論則可總括為:「不知海權。」中國被 我是不曉得該文作者是怎樣獲得這個結論的?但就我所看過的大多數戰史論文來說, 所有的結論總括來說,是"軍事近代化的失敗". 無論陸權論也好,馬漢海權論也罷,甚至是法國少壯派,問題都必須建立在"軍事近代 化"這項基礎上.但軍事近代化只是近代化的一個附屬品,而滿清卻未能在此成功,這 個問題背後是多元的. : 首先,儘管清廷的確耗費鉅資建立了龐大的艦隊,且依照海權大師馬漢(A. T. : Mahan)之說,艦隊本質上確實就是攻擊性的,但若因此而批評清廷不知採取擴 : 張、攻擊的政策,發揮艦隊的攻擊性,實是本末倒置。因為,政治目的與軍事 : 工具的正確關係,應該是「工具來適應目的」而非「目的去適應工具」;是因 : 有侵略性的政策才需要攻擊性的軍備,而不是有了攻擊性的軍備所以必須採用 : 侵略政策。因此,李鴻章在大戰略與建軍備戰的上的失誤,其實是在於他選擇 : 了不當的工具去配合其政策。 非也非也,當時"巨艦大炮"或"船堅炮利"並非單純的戰場兵器,同時也是外交上用來 談判的籌碼,至少在二戰以前,大艦隊在國際外交場合上的地位等同今天的ICBM,那 麼無論是誰,只要想維持或追求一流強國的地位,就得擁有足夠規模的艦隊.不然在 講求實力的外交場合上,就只能屈從二流國家的地位. 甲午戰前的滿清雖然已經割地賠款那麼多次,但仍然是一流強國(英法之類的當然是 超一流的強國,那是另外一回事),能忍受退居二流的地位? 最近有則新聞就是:有很多小孩子因為家裡沒有買Wii,所以被同學嘲笑與欺負.當然 啦,一般小學生家裡沒有Wii,被同學排擠,還不見的一定會死;可是當年一個國家要 是要是沒有足夠規模的艦隊----而且還必須是有巨艦大炮的艦隊,若只是純粹由魚 雷艇所組成的艦隊,那恐怕就像是下面這種情形: 死小孩A:哇哈哈哈哈!你家沒有任天堂! 死小孩B:誰說我家沒有任天堂! 死小孩A:那麼為什麼你不知道什麼叫做Wii? 死小孩B:但我家有PS3啊! 死小孩A:PS3!!!你家好有錢!居然買的是PS3! 死小孩B:對啊,而且我爸小時候就有了,所以他就把PS3就繼續給我玩啊. 死小孩A:等一下......你爸小時候哪來的PS3啊? 死小孩B:任天堂的PS3,你都不知道哦? 死小孩A:......你根本是來亂的吧? 囧@m : 李鴻章的守勢國策,需要的是防禦性的軍備。在海軍方面,依當時十九世紀的 : 科技,便是魚雷(快艇)與水雷。用魚雷艇來進行防禦比艦隊來得經濟,它較 : 小而廉價,可以大量迅速建造,在運用上也不必太在意損失。而與之做為配合 : 的,則是陸軍軍備,以及更為重要的鐵路建設。既然是守勢的國策,清廷並不 : 需要越洋行動,部隊調動可完全經由陸路,陸上交通確實不便,所以才需要由 : 鐵路的建設來改善。鐵路使得陸軍部隊也可以獲致與船艦相當的機動力,如此 : 便可以迅速調動應付可能存在的登陸威脅。 依照當時19世紀的科技,魚雷艇可不是快艇,而且它的剋星就是驅逐艦,日本海軍 可不缺驅逐艦. 既然日本海軍有驅逐艦,那滿清要能夠在海上跟日本對抗,起碼就得有輕巡洋艦. 問題是日本海軍也有輕巡洋艦,而且他們還有重巡洋艦(也就是"鐵甲艦"),那麼 滿清是不是也要加碼下去呢? 況且這也要注意到是因為滿清先有了鐵甲艦,所以日本也要急起直追.此外日本 跟滿清一樣,他們建立海軍的目的,可不是只拿滿清一國作對手,還必須對付隨時 沒事就來敲門勒索的美國人,俄國人,法國人等等等等. 如果說魚雷艇就能維持海防的話,那麼魚雷艇等級以上的軍艦豈不是造心酸的? 至於鐵路建設,一個曾經發生過因為民間反對而拆除的保守國度,你要李鴻章在 短短的時間之內,就能馴服舉國鄉民,然後把鐵路給鋪好? 而且就算沒有鄉民反對好了,鐵路的路線不可能脫離經濟發展的主要區域,光是 鋪設好上海-廣州-武漢-北京這些主要幹道,就已經很費功夫了,還要純粹為了運 兵就把鐵路從北京一路鋪設到平壤?那可得證明清朝的高麗蔘國際貿易能重要到 這種程度才行,不然這段鐵路可得經過白山黑水的滿州人老家----這個就是問題 啦,想當年誰敢在滿清龍脈之地亂挖啊? 況且普法戰爭之所以普勝法敗,並不是因為普魯士人有鐵路----試問當時全日耳 曼眾國林立,鐵路網就跟一戰的時候一樣密集了嗎?當然不是,部隊行動仍然是跟 拿破崙時代沒什麼兩樣,依賴的仍是牛車,人腿,跟公路.法國之所以戰敗,是因為 法國人耍白爛.美國南北戰爭中,鐵路線爭奪戰屢屢可見,那是因為鐵路線全都經 過南北雙方的經濟重心,而那些地方無論有沒有鐵路,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好吧,我再說一遍:鐵路雖然很重要,但請證明清朝兩國之間的高麗蔘貿易能夠值 得滿清去修一條鐵路從北京到平壤的程度吧?告訴我朝鮮當年的高麗蔘日/月/年 產量,能夠需要用得上火車來輸送的程度吧! 有人打電話過來,暫且先講到這裡. -- http://gps.wolflord.com/ 歡迎大家參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0.18.102

08/27 01:03, , 1F
李中堂打電話致謝?
08/27 01:03, 1F

08/27 10:07, , 2F
他應該是想說如果中長路與膠濟路提早蓋好,旅威兩口不致失守.
08/27 10:07, 2F
文章代碼(AID): #16qOLXDA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72 篇):
文章代碼(AID): #16qOLXDA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