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關於康德的人即目的

看板W-Philosophy作者 (諾米諾主義)時間11年前 (2012/09/13 16:51),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9/24 (看更多)
※ 引述《playskin (上山下海香蕉皮)》之銘言: : 原文 : "道德有什麼重要的基本性質?最根本的應該就是道德必然關乎行為" : 道德的最根本為什麼不是 right、good? 我要談的是道德的性質(properties of morality)。 而「right」、「good」則是道德性質(moral properties)。 : 道德是形而上的概念,如果可以去除它形而上的性質,我們就不需要討論道德。 不主張道德實在論,你就不用把道德當成一個形上學事實,它自然也 就不會必須是一個形上學概念。而不把道德視為一個形上學事實,依 然可以透過功能論或知識論的方法來談論道德「現象」。 : 用行為來定義道德,是上下顛倒的。 : 如果你必需從行為來理解道德,則沒有任何先天的原則來指導行為。 : 那就是沒有道德。 why? : 「道德必然關乎行為」,why? : 「道德最重要的基本性質就是它必然關乎行為」,why? : 這些都是明顯錯誤、怪異的宣稱。 : 除了根本違背康德的先驗立場, : 道德必須能獨立於行為(經驗)之外,倫理學才能成立。 康德主張一切的先驗知識都必須以經驗為基礎,他對理性的批判就是 要避免理性主義者所犯的錯誤:將理性運用在超越經驗的範圍。理性 只能在經驗的範圍內發揮其作用。 : 正確的句子應該是: : 「道德可以無關於行為」、「道德最重要的性質就是它超然於經驗」。 : : 所謂的「理性」則是「理由-手段-目的」 : : 因此要確保每個「行為者」發揮他們的「理性」,就不能把他們只當作「手段」 : : 然後根據他的原文:『現在,道德是規範「行為」的,而行為產生自「行為者」,而根據 : : 對行為的分析,會發現行為者必須具備「理性」。因此可以說,沒有理性就沒有行為者, : : 沒有行為者就沒有道德。』 : : 所以「道德」要能確保每個「行為者」能夠發揮各自的「理性」 : 「道德」被抽換成「行為」再被抽換成「理性」。 : 不能用討論行為來替代討論道德, : 沒有理性一樣有行為者,非理性的行為一樣有合乎道德的, : 比方說餓了要吃,就是道德的。只是這類行為沒有透過選擇來凸顯道德。 比方說「餓了要吃」,這是描述性語句,它不是「道德的」,它單純 地與道德無關。 : 舉個外例,佛家「不造意業」教人不要「起心動念」, : 也是告訴人,不經過行為就能把握道德。 佛教談離苦,其重點並不是入世的倫理學。 : nominalism 因為對先驗的否定,所以要我們用討論行為來代替討論道德。 : 然後你的道德只有一個功能:確保行為能產生理性的結果。 : 這不是很奇怪嗎! 當然很奇怪!因為我沒有做如此主張。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9.200.21 ※ 編輯: nominalism 來自: 124.9.200.21 (09/13 16:53)

09/13 16:58, , 1F
他連康德先驗的概念都錯了,會寫出那種文章不奇怪
09/13 16:58, 1F
嗯,先驗概念的確很重要,應該要提。 康德的先驗理論至少有三個概念容易被混淆,中文沒有固定的翻譯, 但在概念上應該要區分清楚。 a priori,這個概念很常見於各領域的哲學討論裡,是關於知識或命 題為真的證成方法,只要證成的方法「不依賴」經驗,那就是一種先 驗的證成方法。因為這個概念的使用十分常見,所以有固定的中文翻 譯,就是先驗。 transcendent,這個概念就有康德專用的意思,它和下面那個很類似 的字意思不同。這是指獨立於經驗、不依賴經驗、且與經驗無關的知 識領域。這是康德要批判的理性主義類型的知識。這類知識包括了物 自身、上帝、自由意志……等。中文裡其實沒有一定的翻譯,但可以 翻成「超越」,取其超越了經驗範圍之意。 transcendental,這個概念則是康德用來對比於他想批判的那種「超 越」知識而使用的概念。這個概念說的是那些可以運用在經驗範圍之 內,並且能夠從我們的「經驗」當中先驗地推論出來的那些知識。像 是範疇的先驗有效性、時空形式的先驗有效性……等等。 因此,在這個批判精神下,康德對道德的談論也侷限在能夠從經驗中 先驗地推論出來的那些概念上,而不會超越這個範圍。 ※ 編輯: nominalism 來自: 124.9.200.21 (09/13 17:32)

09/14 09:59, , 2F
09/14 09:59, 2F
文章代碼(AID): #1GKPwCmC (W-Philosoph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9 之 24 篇):
文章代碼(AID): #1GKPwCmC (W-Philoso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