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關於康德的人即目的

看板W-Philosophy作者 (上山下海香蕉皮)時間11年前 (2012/09/13 17:40), 編輯推噓0(005)
留言5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0/24 (看更多)
※ 引述《nominalism (諾米諾主義)》之銘言: : ※ 引述《playskin (上山下海香蕉皮)》之銘言: : : 原文 : : "道德有什麼重要的基本性質?最根本的應該就是道德必然關乎行為" : : 道德的最根本為什麼不是 right、good? : 我要談的是道德的性質(properties of morality)。 : 而「right」、「good」則是道德性質(moral properties)。 你要談的是道德的外延,我談的是道德的內涵。 如果道德是實在的,道德的存在,需建立於right和good的存在。 : : 道德是形而上的概念,如果可以去除它形而上的性質,我們就不需要討論道德。 : 不主張道德實在論,你就不用把道德當成一個形上學事實,它自然也 : 就不會必須是一個形上學概念。而不把道德視為一個形上學事實,依 : 然可以透過功能論或知識論的方法來談論道德「現象」。 這次的討論不錯,我拋的梗你都有接到。 謝謝你帶出這一點:我沒有一定要主張道德實在, 我的立場是:道德要嘛是存在的,要嘛不存在。 我們今天談論人怎麼來的,已經不需要提到上帝。 所以上帝可能不存在,但其實我們不知道。 如果蘋果不是實在的,你說它(性質)是鹹的也可以,沒有對錯可言。 你談論道德的方式有一樣的謬誤:你的宣稱就算沒錯,也可能是無效的。 今天人們已較少談論上帝,但仍談論道德, 那我們最少可以把握的是:道德可以是語言現象。 「道德現象 v.s. 語言現象」 由於你的道德不是實在的,所以不該有「道德現象」這種東西, 所以你宣稱"依然可以透過功能論或知識論的方法來談論道德「現象」。" 就沒有對錯可言,但它是無效的宣稱。 你只能談論「提及道德」的「語言現象」: : 用行為來定義道德,是上下顛倒的。 : : 如果你必需從行為來理解道德,則沒有任何先天的原則來指導行為。 : : 那就是沒有道德。 : why? 如同上帝退出人世,道德如果不是實在的,它對人的行為應是沒有影響的。 就先回到這裡吧。 : : 「道德必然關乎行為」,why? : : 「道德最重要的基本性質就是它必然關乎行為」,why? : : 這些都是明顯錯誤、怪異的宣稱。 : : 除了根本違背康德的先驗立場, : : 道德必須能獨立於行為(經驗)之外,倫理學才能成立。 : 康德主張一切的先驗知識都必須以經驗為基礎,他對理性的批判就是 : 要避免理性主義者所犯的錯誤:將理性運用在超越經驗的範圍。理性 : 只能在經驗的範圍內發揮其作用。 : : 正確的句子應該是: : : 「道德可以無關於行為」、「道德最重要的性質就是它超然於經驗」。 : : 「道德」被抽換成「行為」再被抽換成「理性」。 : : 不能用討論行為來替代討論道德, : : 沒有理性一樣有行為者,非理性的行為一樣有合乎道德的, : : 比方說餓了要吃,就是道德的。只是這類行為沒有透過選擇來凸顯道德。 : 比方說「餓了要吃」,這是描述性語句,它不是「道德的」,它單純 : 地與道德無關。 : : 舉個外例,佛家「不造意業」教人不要「起心動念」, : : 也是告訴人,不經過行為就能把握道德。 : 佛教談離苦,其重點並不是入世的倫理學。 : : nominalism 因為對先驗的否定,所以要我們用討論行為來代替討論道德。 : : 然後你的道德只有一個功能:確保行為能產生理性的結果。 : : 這不是很奇怪嗎! : 當然很奇怪!因為我沒有做如此主張。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2.76.123 ※ 編輯: playskin 來自: 1.162.76.123 (09/13 17:42)

09/13 17:58, , 1F
心靈的反實在論者也談心靈「現象」。
09/13 17:58, 1F
你怎麼答非所問 我是指出你談的是語言現象,而非道德現象。可否針對此點回答?

09/13 17:59, , 2F
「道德要嘛存在要嘛不存在」不是立場,只是恆真句。
09/13 17:59, 2F
怎麼不是立場?這叫作「對道德的存在持懷疑論的立場」。 ※ 編輯: playskin 來自: 1.162.76.123 (09/13 22:27)

09/14 14:29, , 3F
你說「你的道德不是實在的,所以不該有『道德現象』這
09/14 14:29, 3F

09/14 14:30, , 4F
種東西」,我告訴你,不是實在的,依然有現象可談。
09/14 14:30, 4F

09/14 14:31, , 5F
對道德存在的懷疑立場不會是一個恆真句。
09/14 14:31, 5F
※ 編輯: playskin 來自: 114.25.234.97 (09/14 15:50)
文章代碼(AID): #1GKQeNLu (W-Philosoph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0 之 24 篇):
文章代碼(AID): #1GKQeNLu (W-Philoso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