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Cartwright: 基礎論與實在論的差別

看板W-Philosophy作者 (cOnJeCTuRe)時間17年前 (2006/10/24 09:48), 編輯推噓1(105)
留言6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4/14 (看更多)
※ 引述《realove (realove)》之銘言: : ※ 引述《aletheia (cOnJeCTuRe)》之銘言: : : 這我認為不一定 : : 如果這辭會導致誤解 我感到抱歉 : : 換成scientific theorem 或許會好些 : : theorem的意思可能會適合點 : : probability的概念 不能這樣化約 : : 我們不能了解物體間的關係 是機率性的成立或不成立是啥意思 : : 1st order logic裡頭的relation必須是T or F, but not both : ㄜ 以上那句話的確不是真就是假呀 並沒有既真又假 : 你可以再說清楚一點 為啥物體間的關係 不能是機率性的成立呢? 說物理間的關係是機率性的當然是種可能的想法 不過這可能和日常經驗違背 但在1st order沒辦法表達這樣的概念 裡頭沒有一個連接詞能表示xx的可能性 這假定我們都在1st order logic中來談的話 當然認為scientific theorem要在其他的語言中談也是可以 不過在1st order外面談universal law 有些時候有點詭異 像是 For all ravens, it is possible that a raven is white. 這句話是真的 但直覺上不會稱這句子叫做universal law : : 這不能在1st order裡面談 : : isomorphic 還是有區別 : : 為什麼沒區別呢 : : 兩各model並沒有identity呀 : 我是說概念上(conceptually)就無法區分 不是他們的數量上(quantitatively) : 之所以可以稱一個model是理想的 另一個model是非理想的(現實的) : 就是因為後者與前者是有落差滴 後者可能與前者的某些members之間有一一對映的關係 : 但後者必定會有其它因素在裡頭 如果它沒有其它因素在裡頭的話 它就是前者了 : 所以 這也是為啥 可能嚴格說來 會用near-isomorphic 而不用isomorphic : (陳瑞麟老師也是用near-isomorphic 在他的可落實模型那篇文章裡 臺大哲學論評有刊) 經驗世界是什麼 包羅萬象嗎? 當我們說經驗世界時 一定要一次窮盡人類當前知識中的所有term嘛? 我覺得問題在於經驗世界是什麼 如果說這是物理世界 那我想問題可以結束 Quine可能會支持這樣的看法 他應該也不會問scientific theorem証成的問題 那說經驗世界是真實世界( world actualized )呢? 這似乎涉及到什麼東西存在 但科學家重點不在什麼東西是存在的 (他們往往都相信theoratical term存在或抱持不可知 反正這不是重點) 而是科學有沒有辦法有實際的成效? 換言之 科學成功的描述,預測或解釋世界中的現象 才是他們最關心的議題 那經驗世界到底是什麼 整個宇宙嗎? 還是地球? 還是地表? 還是我家? 我家裡面的東西 我都能確切的知覺到他們的樣子 但地球 宇宙 電子這些東西 從沒"知覺"過 (是知覺 不是認知) 他們無法被直接觀察到 從雜誌上看到電子的假想圖 電子算在經驗世界內嗎? 如果算 那經驗世界根本就不是單單由observational language組成的 他有很多的theoratical term 如果不算 那我覺得開始談CPC才比較有意思 但坦白說 如果我們離開科學談經驗世界 我認為根本不可能 科學已經是人類認知世界的一種途徑 一個只有observation term的語言 能處理的東西太少 我們能離開科學模型談經驗世界的模型嗎? 有個想法昨天想到 我想補充一下 憑什麼認為 經驗世界內有其他的條件這種東西? 如果構成經驗世界的只是observation term的集合 它的內容是很貧乏的 甚至沒有entities可言 那看起來科學還比純粹觀察語言組成的經驗世界"大"(非常籠統的說) 那原本的核心問題 scientific theorem如何被觀察語句証成? 便成為 觀察語句如何被scientific theorem証成? 嗯 或許可以批評說 這樣科學如何被confirm or disconfirm 科學是求真的 他無法被confirm or disconfirm 那這樣算什麼? 或許holism的想法是一種可能的解決方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7.115.107

10/24 11:50, , 1F
我想你說的沒錯 的確經驗世界的意涵需要被釐清..
10/24 11:50, 1F

10/24 11:51, , 2F
但是不是用理想情境(或是良好控制的情境)與一般情境(實驗
10/24 11:51, 2F

10/24 11:53, , 3F
室外的情境)來對比 可能會好一些..model似乎是實驗室良好
10/24 11:53, 3F

10/24 11:55, , 4F
控制下的產物?
10/24 11:55, 4F

10/24 12:16, , 5F
我本身學科學出身的 實驗室裡的良好控制喔...
10/24 12:16, 5F

10/24 12:17, , 6F
那感覺比較像是因果律???
10/24 12:17, 6F
文章代碼(AID): #15FN3Sdq (W-Philosoph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4 之 14 篇):
文章代碼(AID): #15FN3Sdq (W-Philoso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