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一個雪隧的教訓還不夠嗎?

看板Road作者 (晴空飛翔向日葵)時間16年前 (2008/07/07 16:07), 編輯推噓9(9014)
留言23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9/50 (看更多)
※ 引述《pokkygame (剝皮)》之銘言: : 別忘了 長隧道都一定要做豎坑的 : 豎坑的用途是把隧道內污濁廢氣排出 把新鮮空氣引入 : 當然豎坑會過濾掉二氧化氮 粉塵 等有害物質 但對生態也一定還是有影響的 : 如果依照政府節能減碳政策 不管是做替代"隧道" 或者是蘇花高 : 都是明顯違背政策 因為隧道通車可能使車流量增加 產生比原本更多的二氧化碳 : 二氧化碳至今除了植物可以分解外 尚沒有其他化學物質可以分解 : 如果說有強者科學家可以解決二氧化碳 我想他除了拿到諾貝爾獎外 : 一輩子加三代 摳摳用不完摟... 長隧道一定要有豎坑嗎?日本人已經打破了這個「傳統」囉! 前天剛通車的飛驒隧道(東海北陸自動車道), 長達10.7公里的隧道採用了世界最初的「選擇集中排氣式縱流換氣系統」, 採用主坑道下半部的空間構成與路面平行的通風坑道, 因此就沒有由上往下鑽豎坑的空間..... 其實蘇花高的問題,沒有人說不給花蓮人一條安全道路, 採用長隧道手段來解決易崩塌路段的問題也是一種解決的方案, 不過長隧道可以是較小規模的單孔隧道、或者是比照高速公路的雙孔隧道。 我相信如果是主張做單孔長隧道,大部分的環團是可以接受的.... -- fabg's 航空鐵道交通生活部落格 http://www.wretch.cc/blog/fab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241.67.186

07/07 16:13, , 1F
國外死傷慘重的隧道事故都是單孔~~~
07/07 16:13, 1F

07/07 16:24, , 2F
您小看環團了 單位搞錯還振振有辭的環團不是沒有:P
07/07 16:24, 2F

07/07 16:24, , 3F
測量單位
07/07 16:24, 3F

07/07 16:29, , 4F
雙孔跟單孔對環境的衝擊差這麼多?
07/07 16:29, 4F

07/07 16:38, , 5F
環團某部份而言已經是為反對而反對了
07/07 16:38, 5F

07/07 17:11, , 6F
同意 snowkyo
07/07 17:11, 6F

07/07 18:47, , 7F
發西好!
07/07 18:47, 7F

07/07 23:56, , 8F
豎井並不是「傳統」,而是要看隧道的狀況,雪隧因為距離北
07/07 23:56, 8F

07/07 23:56, , 9F
宜公路比較遠,包括水平距離及垂直距離,所以得用豎井代替
07/07 23:56, 9F

07/07 23:57, , 10F
蘇花高因為與蘇花公路、新舊北迴鐵路距離尚可,因此可以用
07/07 23:57, 10F

07/07 23:58, , 11F
橫坑的方式構築,這也就是為什麼蘇花高共4個橫坑都分別在
07/07 23:58, 11F

07/07 23:59, , 12F
新北迴、蘇花公路附近,蘇花路廊山陡又高,豎井會非常高,
07/07 23:59, 12F

07/08 00:00, , 13F
另一考量是,豎井的通風幾乎全仰賴抽風,因為大部分污染物
07/08 00:00, 13F

07/08 00:01, , 14F
比重較高,還是沈在隧道內,全仰賴豎井抽風,而橫坑則與隧
07/08 00:01, 14F

07/08 00:02, , 15F
到高差不多,因此「高度位能」較低,抽風機付出的動能較少
07/08 00:02, 15F

07/08 00:02, , 16F
甚至橫坑較低者還可以自然通風
07/08 00:02, 16F

07/08 00:28, , 17F
小弟才疏學淺... 感謝fabg兄 和z大的講解!!
07/08 00:28, 17F

07/08 08:30, , 18F
雪隧因為距離北宜公路比較遠,所以得用豎井代替
07/08 08:30, 18F

07/08 08:30, , 19F
這句大大可以解釋一下嗎 看不懂
07/08 08:30, 19F

07/08 09:02, , 20F
雪隧的地形不如蘇花陡峭,所以挖橫坑的長度會比豎井長很多
07/08 09:02, 20F

07/08 09:02, , 21F
而蘇花則剛好相反.
07/08 09:02, 21F

07/08 22:36, , 22F
e大正解,我會努力加強自己的表達
07/08 22:36, 22F

07/09 01:55, , 23F
推z大專業!
07/09 01:55, 23F
文章代碼(AID): #18SSwasU (Roa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SSwasU (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