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構想] 高中職、大學 承認特色課程成績 -- 危 …

看板Policy作者 (被跳過了。卜師。)時間16年前 (2008/03/30 02:5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11 (看更多)
我覺得這個構想很有趣 也很不錯 不過當我看完天下的「教改十年後」,假設大家都看過 對於正負面的評語都有,家長或老師會針對最後那位學生 當做負面教材,也有一些文章覺得李遠哲應該要道歉 教改失敗要負責,教改真的失敗了嗎? 學習真的變得多元了,但社會價值還是不變的 要唸書、考試,拿高分、高學歷找好工作 多元入學的特色才藝,反而也成了學生的壓力 因為可以加分阿,但那不是教改所要強調的吧 全人教育或是適才教育,就是可以很簡單指出理念的一個例子 當初教改的理念,像是多元化、國際化、快樂學習、創意教育 也都不錯阿,只是 特色化、創意興趣,一旦對上了實用、競爭,什麼都輕鬆不起來了 教育是資源取得的路線,在台灣這是很唯一的,當然有不同的 但那些對企業來說、對家長來說,是少數非常態的 企業取才看學歷、家長覺得書唸高可以賺大錢過好生活 特色化,一旦對上了實用主義,而且又可以學力認證, 似乎可能面臨同樣的窘境,不知道有沒有解決的方法或對策呢 我有時候也想,教改或許不是該從學生改起,從社會好像有點奇怪, 可仔細想想,發展這些興趣、特色,如果只是好玩, 家長怎麼也不會支持的,最初大學、技職教育的設計好像是有一份報告書 叫史丹佛報告(教育配合人力需要),教改是為了因應國際環境的變遷, 也許台灣環境還沒變,也許忽略了就業市場的供需(這我不太確定) 但教育對資源取得在台灣是一個很重要的路線,無法否認。 和家長談?學生的前途你能負責嗎?你能保證他的前途嗎? 不,再換幾個教育部長也是不能的。 感覺好像說的太悲觀,好像兩邊都在走偏鋒的搭不上線。 我猜,這也是李遠哲會說出,問題在老師、家長觀念不改變, 這類令人傻眼,摸不著頭緒的話的原因吧。 教育與產業、環境與未來、貼近當前社會價值都需要一併考量 考試取向的制度,是否本質上就是一種菁英競爭的設計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2.79.160 ※ 編輯: lighthearted 來自: 203.72.79.160 (03/30 04:12) ※ 編輯: lighthearted 來自: 203.72.79.160 (03/30 04:14)
文章代碼(AID): #17xf0uUA (Polic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4 之 11 篇):
文章代碼(AID): #17xf0uUA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