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接見當事人遭拒回他媽的 律師被訴 【2011/9/30 13:15】

看板Lawyer作者 (inside)時間12年前 (2012/03/20 16:36), 編輯推噓2(3112)
留言16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9 (看更多)
這個判決理由與事實矛盾 我剛剛找到了 台北地院100年度易字第2787號判決 貳 一 (二) 4 事實證據部分: 證人鄭偉豪(即中山分局當日偵查隊值日官)在本院審理時,證稱: .....我當下很驚訝,因為被告是執業律師,接受之法律教育程度更 甚於一般民眾,竟在公署值班台內,以不雅的言語侮辱執行職務公務員 貳 一 (五) 法院判決理由部分: ...是以,被告既未向證人林逢振、鄭偉豪明確表明自身律師身分、 請求接見,在此混亂爭執、存在誤會之情況下,縱令證人林逢振、 鄭偉豪未讓被告與犯嫌吳政洋接見,亦難謂證人林逢振、鄭偉豪有妨害 「律師與犯嫌接見權利」情形,蓋因彼等尚在瞭解情況當中, 並非明知被告為犯嫌吳政洋辯護人 警察說知道被告是律師 法官卻說因為警察不知道被告是律師才阻止他行使接見權 所以被告罵他媽的有罪 問題是... 警察明知道被告是律師阿XD 我想我的邏輯應該沒問題吧@@ 法官把警察的證言打槍後卻判被告敗訴???? 似乎露出馬腳囉 這篇判決目前有問題的地方有 第一 判決違背法令 判決違背刑事訴訟法第34條明文規定與立法意旨 第二 事實證據與判決理由互相矛盾 第三 判決違背經驗法則與論理法則 第四 對證據的採納過度偏向於警察部分的證言 似乎違反自由心證不得違背論理法則之基本原則 另外參照相關新聞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6/6975604.shtml 希望上訴後能得到符合現行法律規範的回應.... ※ 引述《deann (全新的開始)》之銘言: : 這個案子 判決出來 : 100年度易字第2787號 : 陳○○於公務員依法執行職務時,當場侮辱,處拘役肆拾日,如 : 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 簡單翻譯 判決理由 : 因為你是律師 所以 你講 "他媽的" 就是罵人 不能當情緒用語 : "與通俗社會中鄙俗之人以該等穢語為發語詞,或「習慣性」謾罵、 : 口頭禪之情形有別,無從一概而論。" : 下次如果我跟法官說 我是一個鄙俗的人 然後 說"他媽的 這判決判得真鳥" : 不知道會不會也被判有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5.169.146

03/20 16:39, , 1F
好像有點問題 律師 =/= 嫌疑人選任之辯護人
03/20 16:39, 1F

03/20 16:44, , 2F
法官法不是施行了嗎 個案評鑑 可行?
03/20 16:44, 2F

03/20 16:46, , 3F
錄影都這摸清楚了 台灣是法治國家嗎
03/20 16:46, 3F

03/20 16:56, , 4F
判決確定了後 由律師公會提個案評鑑
03/20 16:56, 4F

03/20 17:50, , 5F
法官複製貼上貼錯啦....
03/20 17:50, 5F

03/20 17:53, , 6F
可以上訴解決就上訴解決,動輒個案評鑑似有點對人不對事
03/20 17:53, 6F

03/20 18:05, , 7F
我記得個案評鑑似乎也可以針對個案審理有誤提出
03/20 18:05, 7F

03/20 20:37, , 8F
單純就這兩段句子沒辦法得到下面的結論吧?
03/20 20:37, 8F

03/20 20:37, , 9F
因為警員是在法院中證稱他覺得律師口中講出這話很訝異
03/20 20:37, 9F

03/20 20:38, , 10F
並不能排除對罵當時不知道,後來逮捕後才得知的情形
03/20 20:38, 10F

03/20 20:39, , 11F
樓上的經驗法則跟案的警察相當....
03/20 20:39, 11F

03/20 20:40, , 12F
因為知道被告是本案辯護人的是AB 被罵的卻是路過的CD
03/20 20:40, 12F

03/20 20:41, , 13F
看完整個判決,簡單講就是AB警員知道,也說要讓他接見
03/20 20:41, 13F

03/20 20:42, , 14F
卻在那邊混~ 然後路過的CD警員不知道詳情,就被罵~
03/20 20:42, 14F

03/20 20:42, , 15F
所以法官說一片混亂中,至於實情是否如此,無從得知
03/20 20:42, 15F
※ 編輯: beyondthee 來自: 59.125.169.146 (03/21 09:23)

03/25 23:49, , 16F
2樓 你在說啥? 北律若挺他 可不可以退我月費
03/25 23:49, 16F
文章代碼(AID): #1FQ46ZLD (Lawye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7 之 9 篇):
文章代碼(AID): #1FQ46ZLD (Law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