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小六閩南語課本教唸李白詩 母:看完開始懷疑人生

看板Gossiping作者 (Sen)時間5年前 (2019/06/06 21:18), 5年前編輯推噓7(8125)
留言34則, 6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2/19 (看更多)
※ 引述《stantheman (甜心寶貝)》之銘言: : 說台語才能念出唐詩押韻的鄉民快來看這篇打臉文 : 新聞中提到唐詩「送孟浩然之廣陵」 : 那我們就來看這首唐詩用台語唸有什麼結果 : 故人西辭黃鶴樓 (lau) : 煙花三月下揚州 (tsiu) : 孤帆遠影碧空盡 : 惟見長江天際流 (liu) : 以國語念此詩一二四句都押韻 : 但是用台語念反而只有二四押韻了 : 所以有時候台語唸唐詩反而比較不押韻 : 別再被覺青的謊言說什麼台語接近中原唐音給騙了!科科 樓的韻目: 侯 州的韻目: 尤 流的韻目: 尤 所以這首本來就二四句押韻,跟臺語一樣。 華語一二四句押韻,反而在這首會讓人誤解在唐朝時也是一二四句押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9.141.17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59827108.A.CC3.html

06/06 21:28, 5年前 , 1F
碧山盡
06/06 21:28, 1F

06/06 21:31, 5年前 , 2F
推個
06/06 21:31, 2F

06/06 21:37, 5年前 , 3F
碧山碧空是版本不同
06/06 21:37, 3F

06/06 21:53, 5年前 , 4F
首句就算不押 也應該是仄聲字 才不會與二、四句的平聲韻押
06/06 21:53, 4F

06/06 21:54, 5年前 , 5F
把「樓」當作不押的字 難道李白連平仄都不分了嗎?
06/06 21:54, 5F

06/06 21:56, 5年前 , 6F
聲韻學裡 尤、侯、幽三個韻本來就是關係密切
06/06 21:56, 6F

06/06 21:59, 5年前 , 7F
可參考一下中研院「小學堂」https://imgur.com/P9bMGfk
06/06 21:59, 7F

06/06 22:00, 5年前 , 8F
我想主要是這個原因: https://imgur.com/cgusBJL
《古音之旅》第66頁 ※ 編輯: jksen (1.169.141.171 臺灣), 06/06/2019 22:02:40

06/06 22:05, 5年前 , 9F
謝謝你,我大概知道了,李白本意是想押一二四句,不過跟韻
06/06 22:05, 9F

06/06 22:06, 5年前 , 10F
目不同,隨著時間演化,在唐朝很多尤侯通押情況。
06/06 22:06, 10F

06/06 22:22, 5年前 , 11F
寫詩用的《增廣詩韻集成》樓 州 流都歸在下平十一「尤」韻
06/06 22:22, 11F

06/06 22:22, 5年前 , 12F
至少 詩人們寫詩時 是視此三字為同韻...
06/06 22:22, 12F

06/06 22:27, 5年前 , 13F
認識的不多,想請問《增廣詩韻集成》是?
06/06 22:27, 13F

06/06 22:27, 5年前 , 14F
我知道在平水韻已經是同韻,不過想說唐代在此之前應該是看
06/06 22:27, 14F

06/06 22:28, 5年前 , 15F
切韻的韻目? 還是我有所誤解?
06/06 22:28, 15F

06/06 22:29, 5年前 , 16F
不過你提到平仄問題確實是我忽略的,李白看來本意是想首起
06/06 22:29, 16F

06/06 22:29, 5年前 , 17F
押韻。
06/06 22:29, 17F

06/06 22:30, 5年前 , 18F
現在寫詩的話大多會參考《增廣詩韻集成》 這本是清人所輯
06/06 22:30, 18F

06/06 22:33, 5年前 , 19F
目錄下會註明古通轉的韻目 主要是用作詩韻(寫作)參考
06/06 22:33, 19F

06/06 22:34, 5年前 , 20F
唐代還沒有這類參考工具 用來談李白此詩的押韻 確有些不妥
06/06 22:34, 20F

06/06 22:35, 5年前 , 21F
更早之前 是南宋的《平水韻》←這本也是用作詩韻參考書
06/06 22:35, 21F

06/06 22:42, 5年前 , 22F
感謝介紹。我原先的想法就是: 唐代沒有平水韻,應該是直接
06/06 22:42, 22F

06/06 22:43, 5年前 , 23F
找切韻的韻目押韻才是,然後粗心忘了平仄。
06/06 22:43, 23F

06/06 22:45, 5年前 , 24F
結果在這首尤侯通押,是為什麼,那時候押韻沒有切韻嚴謹嗎
06/06 22:45, 24F

06/06 22:45, 5年前 , 25F
越想越好奇
06/06 22:45, 25F

06/06 22:48, 5年前 , 26F
目前我找到的就《古音之旅》第66頁裡面寫的而已
06/06 22:48, 26F

06/06 23:10, 5年前 , 27F
格律是六朝時代才開始發展 唐宋時代寫詩大都還是自然聲韻
06/06 23:10, 27F

06/06 23:11, 5年前 , 28F
聲情為上 不太會有人拿著(符合全國各地口音的)切韻來用
06/06 23:11, 28F

06/06 23:12, 5年前 , 29F
切韻也不是為了作詩目的而編寫的
06/06 23:12, 29F

06/06 23:13, 5年前 , 30F
就算是日本時代的詩人 也都是用自己母語(主要是台灣話)
06/06 23:13, 30F

06/06 23:14, 5年前 , 31F
所以 偶爾可以看到有些詩作不小出韻(但符合作者的母語)
06/06 23:14, 31F

06/06 23:14, 5年前 , 32F
              ^心
06/06 23:14, 32F

06/07 00:27, 5年前 , 33F
了解,所以簡單說李白的母語是尤侯同韻,感謝啦。
06/07 00:27, 33F

06/07 03:15, 5年前 , 34F
專業
06/07 03:15, 34F
文章代碼(AID): #1S-HAap3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2 之 19 篇):
文章代碼(AID): #1S-HAap3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