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離岸風電真相:銀行須負擔約八千多億無擔已回收

看板Gossiping作者 (天虎令)時間5年前 (2019/01/12 02:24),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9/12 (看更多)
※ 引述《hamasakiayu (ayumi)》之銘言: : https://i.imgur.com/xo2y1xp.jpg
: 剛剛一位板友在原文下貼上經濟部的闢謠圖片 : 內容是: : 離岸風機躉購費率會太高嗎? : 近年我國離岸風機躉購費率 :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 4.19 5.56 5.56 5.56 5.60 5.74 5.74 6.04 5.84 : KMT VS DPP : 2015 2018 : 無國產化義務 有國產化義務 勝 : 乏人問津 多家廠商投標 勝 : 費率持續上漲 費率首次下降 勝 : 基礎建設未完備 基礎建設獲改善 勝 : 政策不明確 政策明確 勝 : 沒推動決心 有推動決心 勝 : 風電的知識 : 讓我告訴你 : 這邊我有個問題 : 為什麼到了2018年 : 以追求利益為主的民營企業 : 會在 : 1.有國產化義務(必須要把自己的核心技術技轉給其他公司,來當自己未來競爭對手) : 2.費率比以前沒高到哪去,2019甚至還跌到5.12,退回將近七年前水準 : 3.基礎建設一樣完全沒有搞定 : 反而吸引到更多家的廠商投資? : 就因為 : 1.DPP政府比較有推動決心? : 2.政策比較明確(確實的劃出風場來開標,而馬時代只是示範電廠) : 我不是很能理解 會不會和海洋竹南的離岸風機在2017年4月啟用有關? 以線上遊戲的術語來說:新開的副本有人打給你看了, 要準備的水料和滅團機會相對就低很多了,導致出團意願大增。 https://goo.gl/JR5DBD wiki資料,摘錄部份文字如下: 海洋竹南風力發電場、 2013該計畫開始全面推動 2015臺灣第一座海氣象觀測塔興建完成、此計畫也可望成為亞洲首座離岸風力發電場 2016主體工程開始動工,然而由於海洋環境之多變因素,因此風機架設工作船時常 受到海象差影響而無法作業,使得施工進度受到多次延宕 2017年4月兩部示範機組正式取得電業執照,開始商轉營運,也是第一張離岸風電的執照 我想設備商對風力能發多少電沒有什麼疑慮,這些都有許多統計資料可以參考和評估。 由於風力和海洋的雙重不穩定性,業者又在相對不熟悉和偏遠的地點作業, 使得業者在評估時要追加風險係數。可能產生的風險一定要加算進去才不會做到蝕本。 舉例來說(數據純屬假設): 假設無基礎建設的第一波要4元才有賺, 外商評估由於相對不熟悉台灣的地理環境,追加的設備、金流等的安全係數考量50%以上, 沒有6~7元則風險太大可能蝕本,所以2017年之前意願不高。 然而2017的第一個離岸風機的建立,讓外商們可以更精準地評估成本, 算一算可能4.5元就有賺頭,再加台灣國產導入5~5.5元就可以做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64.15.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47231040.A.28F.html

01/12 07:52, 5年前 , 1F
另可能是套筒式基座成熟成本降低 歐洲都用monopile
01/12 07:52, 1F
文章代碼(AID): #1SEDz0AF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9 之 12 篇):
文章代碼(AID): #1SEDz0AF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