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中國哲學為什麼...

看板Confucianism作者 (...)時間18年前 (2006/03/30 09:3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0/22 (看更多)
※ 引述《staco (staco)》之銘言: 中國哲學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道德性的"聖"把知識性的"智"的能力涵蓋掉了 孟子還算是有強調到"智" 按<論語.述而>: "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 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又<孟子.公孫醜上>: "...昔者子貢問於孔子曰:『夫子聖矣乎?』 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子貢曰:『學不厭,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聖矣。』...」 由是可知 仁智雙彰 智及而能仁守 乃為聖人之基本標準之一 所以"智"並不是被涵蓋 而是被涵攝入"聖"之範圍內耳 故中國哲學中"智"的不彰只是一個假象 若是"智"不彰 那根本不可能有百家爭鳴和哲學史的出現 中國哲學對"智"不是說不肯定 因為"智"為進德修業的必要因素之一 只是在"聖"的道德要求和目標之下 有了這一大趨向 而將"仁""智"相互為用並踐履在生活之上以求能更接近"聖"的境界 這才是"仁且智 夫子既聖矣"的讚嘆之由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0.221.136
文章代碼(AID): #14ApIt4V (Confucian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4ApIt4V (Confuci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