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大乘的空義

看板Buddha作者 (行人)時間7年前 (2017/03/11 23:01), 6年前編輯推噓4(40129)
留言133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9/10 (看更多)
後面比較像是你我二者不同觀念的閒聊了, ※ 引述《Xras (想不出來)》之銘言: : ※ 引述《WEINUO (行人)》之銘言: : : 所以同樣的脈胳(應該是同樣的吧)我不清楚您是怎麼得到 : : ”大乘「經」是後面的人編的、根據前面的思想來發展演進的“ : : 這結論!? : 這話是你自己說的呀,在你同主題的上一篇文裡 : 現在要否認不太好吧 : 如來藏也是由唯識論再演進 我上篇有說,是先由經而論才有宗, 論是後代論師是編著,我想三藏中的論藏代表的目的及涵意就不用在這解釋了 你是想說先有經(阿含)、再有論(八識),再有宗(唯識), 再來創“經”(講唯識)!? : 我怎麼得到那種結論?印順跟他的追隨者們正是持這種論調啊 : 由此可知,那種錯誤觀念已經潛移默化 : 深入成為你知見的一部份,而你完全不自知 : 所以我問:你怎麼沒感覺? : 影片連結放在那,你看了說沒什麼想法 : 我現在還是要問:你怎麼沒感覺啊? : 請好好想想這句話: : 如來藏是佛說的,能從唯識論演進嗎? : 麻煩,看清楚一點,看慢一點,我記得我還上色了呢..... 說實在,你要如何揣測,如何感覺~ 我是真的沒想法~ 你想問為什麼沒感覺? 因為你覺得那是錯誤觀念! 至於影片.....你說你曾參學法鼓山, 那你應該有看過聖嚴法師在講法時的威儀吧... 威儀是督攝六根的一種外在表現 六根不攝,談何戒,無戒如何定,無定如何生慧?無慧法輪不好轉~ 或許有的人覺得影片中這樣比較親切,所以我沒有想法, 這必竟是每個人相應不同;能相應能契入都好 我並沒有覺得你的觀念錯誤或正確,因為那是你學習的方式與見解 我尊重之~ : 我在想,是不是句子太長,影響到你的閱讀理解? : 那我試著用簡單一點的模式好了 : 上面那一段文字在表達什麼呢?在表達「大乘非佛說,但是佛法」的錯誤 : 「大乘非佛說」的潛台詞如下,一共有三句: : 1、大乘佛是假佛 : 2、大乘法是偽經 : 3、大乘賢聖僧是虛構人物 : 接受「大乘非佛說,但是佛法」的意思是,你清楚明白上面三句 : 但還有一句潛台詞 : 4、知道都是假的還修,是腦子有病嗎? : 所以,我不接受「大乘非佛說,但是佛法」的這種說法 : 你歡喜當百戰小旅鼠,那是你自己的事情 : 我已經一再提醒了,那種說法問題之大,比直接否定大乘還嚴重 : 就這樣吧.... 從一開始討論的就是,大乘經典非佛說; 這邊的焦點是在於是不是佛陀親口說~ 身為大乘修行人,自然相信大乘經典皆為佛說 若要說是釋迦牟尼佛親口說!? 有人有証据可以証明嗎?沒証据又會是一場口水戰。 感謝你的提醒, 我也提供一下 印順法師和聖嚴法師的說法並不在上述這四種潛台詞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5.181.156.11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489244519.A.946.html

03/12 00:43, , 1F
大乘一定是佛說啦~~~除了楞枷經、楞嚴經、地藏經、圓覺經
03/12 00:43, 1F

03/12 00:44, , 2F
法華經、深解密經、如來藏經
03/12 00:44, 2F

03/12 00:45, , 3F
觀無量壽經
03/12 00:45, 3F

03/12 00:46, , 4F
法盡滅經
03/12 00:46, 4F

03/12 00:46, , 5F
呵呵~~~~
03/12 00:46, 5F

03/12 00:46, , 6F
以上純屬個人意見
03/12 00:46, 6F

03/12 04:24, , 7F
能否先解釋下什麼叫「如來藏也是從唯識論演進」這句話好了,
03/12 04:24, 7F

03/12 04:24, , 8F
這是你說的,沒錯吧?
03/12 04:24, 8F
是我用詞不夠嚴謹,造成誤解 應該是如來藏宗是唯識宗的演進 一開始只有六識,後來唯識宗八識, 再來才有如來藏宗,有些人立在九識離垢或十識無垢 中間演進過程我省略了, 並非指先有唯識宗後,才有如來藏經 但這句還是有問題,大乘經典的結集過程還是需要更多證据及考証 --------------------------------------------------------------- 最近因為宏印法師的演講,對於唯識與如來藏的關係 並非如上述所說這般演進。 106/11/12 ------------------------------------------------------------------

03/12 08:28, , 9F
楞枷經、楞嚴經等 被摻了很多原來沒有的文句
03/12 08:28, 9F

03/12 08:28, , 10F
自己要會判斷 初學最好先不要看 會分辨不清
03/12 08:28, 10F

03/12 08:30, , 11F
目前的版本 裡面有些章句的確是佛法最正確的深意
03/12 08:30, 11F

03/12 08:32, , 12F
考證還需修心 才能將最原始的本意還原 佛法自心求啊
03/12 08:32, 12F
※ 編輯: WEINUO (175.181.156.116), 03/12/2017 11:24:46

03/12 17:34, , 13F
現代人也沒見在經上下過多少工夫,說什麼經不可信,
03/12 17:34, 13F

03/12 17:35, , 14F
倒是比幾百上千年前的文豪、高僧都有把握
03/12 17:35, 14F

03/12 17:36, , 15F
問一句,啊怎你不先證一證來跟我們講心得,就有事跑光了
03/12 17:36, 15F

03/12 18:31, , 16F
我只能說我的確很有把握
03/12 18:31, 16F

03/12 18:32, , 17F
因為光這些經典的內容就不是佛陀的東西
03/12 18:32, 17F

03/12 18:55, , 18F
禪宗就是依照《楞伽經》,虛雲老和尚就是依照《楞嚴經》
03/12 18:55, 18F

03/12 18:56, , 19F
印光大師也是依照《楞伽經》,他們也很有把握絕對是佛所
03/12 18:56, 19F

03/12 18:56, , 20F
講的內容喔。
03/12 18:56, 20F

03/12 18:57, , 21F
印光大師 ->《楞嚴經》。
03/12 18:57, 21F

03/12 18:59, , 22F
另外天臺智者大師依照《法華經》,還能證入陀羅尼。
03/12 18:59, 22F

03/12 19:01, , 23F
善導大師依照《觀無量壽經》還作了《觀經四帖疏》,最後
03/12 19:01, 23F

03/12 19:01, , 24F
老人家也修的非常好喔。
03/12 19:01, 24F

03/12 19:02, , 25F
為什麼別人學就能成佛成聖,我們修就覺得不是佛的東西,
03/12 19:02, 25F

03/12 19:02, , 26F
是經典出了問題,還是人出了問題,這也要想清楚了。
03/12 19:02, 26F

03/12 19:06, , 27F
另外智者大師還有個小故事,他老有一次讀《法華經》入定
03/12 19:06, 27F

03/12 19:08, , 28F
定中還見到了佛於靈鷲山講授《法華經》,法會未散。
03/12 19:08, 28F

03/12 19:23, , 29F
說起來,那就是我們比較弱,心虛沒把握~ (~誤
03/12 19:23, 29F

03/12 19:23, , 30F
其實版上質疑大乘經的人,末學很不客氣的說,預估至少有
03/12 19:23, 30F

03/12 19:24, , 31F
8成以上的人連自己執疑的經,從頭到尾讀過3次以上都沒有
03/12 19:24, 31F

03/12 19:24, , 32F
更不要說去找法師講解,從頭到尾學習過一遍了。
03/12 19:24, 32F

03/12 19:25, , 33F
而所謂的懷疑,基本上都建立在看不懂文言文的問題上,
03/12 19:25, 33F

03/12 19:25, , 34F
看不懂再加上現在人沒什麼耐心,乾脆就得出結論非佛說~
03/12 19:25, 34F

03/12 19:26, , 35F
知道嗎,佛自己在世時,光是阿含跟方等兩個時期就教了快
03/12 19:26, 35F

03/12 19:27, , 36F
20年的時間,後面才開始講大乘般若。
03/12 19:27, 36F

03/12 19:27, , 37F
要說現在人,光聽法師講一遍都未必能懂大乘經義,何況自
03/12 19:27, 37F
還有 57 則推文
03/12 20:37, , 95F
一本其實就夠您開悟證果了。
03/12 20:37, 95F

03/12 20:39, , 96F
隋唐宋對大乘經典的系統整理,其實已經完美無缺了。
03/12 20:39, 96F

03/12 20:39, , 97F
後人要說更有系統,其實是不可能了,東西只會越來越少 ~
03/12 20:39, 97F

03/12 20:40, , 98F
近代虛雲老和尚,在當年一堆著作,都在戰亂被燒了。
03/12 20:40, 98F

03/12 20:41, , 99F
除非還有像善導、智者大師這類人出世,那也要眾生有福。
03/12 20:41, 99F

03/12 20:42, , 100F
其實在現在我們這時候還是有,不過看您信不信。
03/12 20:42, 100F

03/12 20:43, , 101F
淨空老和尚目前在講授的 "大經科註" 就是整個漢傳佛教的
03/12 20:43, 101F

03/12 20:44, , 102F
精華系統整理。
03/12 20:44, 102F

03/12 20:44, , 103F
我所有的資訊,全部都是在這個基礎上去深入瞭解的。
03/12 20:44, 103F

03/12 20:50, , 104F
那本大經科註,可是許多傳承大德們的心血結晶濃縮。
03/12 20:50, 104F

03/12 20:54, , 105F
如果有心想學大乘,並且有所成就,這是一個入口。
03/12 20:54, 105F

03/12 21:23, , 106F
不論如何要對科學方法有信心
03/12 21:23, 106F

03/12 21:25, , 107F
不然我怎麼會知道以前有清朝、明朝、唐朝、隋朝?
03/12 21:25, 107F

03/12 21:26, , 108F
學者為什麼可以分辨唐朝和隋朝的先後秩序呢??
03/12 21:26, 108F

03/12 21:26, , 109F
以前沒有照相機錄影機
03/12 21:26, 109F

03/12 21:27, , 110F
一定都是用文獻的比對來證明出隋朝是先於宋朝
03/12 21:27, 110F

03/12 21:27, , 111F
春秋戰國時代是怎麼來的??文獻來的
03/12 21:27, 111F

03/12 21:28, , 112F
佛經的演變一定也會有它的脈絡
03/12 21:28, 112F

03/12 21:29, , 113F
文獻有客觀的一面,也有主觀解讀的一面,自己要分辨。
03/12 21:29, 113F

03/12 21:29, , 114F
否則怎麼會有這麼多翻案事件。
03/12 21:29, 114F

03/12 21:31, , 115F
有人會質疑唐朝、隋朝的存在嗎?
03/12 21:31, 115F

03/12 21:31, , 116F
要翻案否認唐朝、隋朝的存在也不容易
03/12 21:31, 116F

03/12 21:32, , 117F
我們從出生哇哇墜地到現今從來沒有遇過唐朝人
03/12 21:32, 117F

03/12 21:32, , 118F
憑甚麼學者研究出有唐朝我們就要相信?
03/12 21:32, 118F

03/12 21:33, , 119F
那都是文獻考證出來有這件事
03/12 21:33, 119F

03/12 21:34, , 120F
考證只是呈現客觀的一面,但主觀的解讀要懂得分辨。
03/12 21:34, 120F

03/12 21:34, , 121F
一樣的事件,不是每個人的解讀都會相同。
03/12 21:34, 121F

03/12 21:34, , 122F
當客觀的一面跟主觀的一面衝突的時候要相信哪一面???
03/12 21:34, 122F

03/12 21:35, , 123F
客觀跟主觀不會衝突,有衝突的都是人跟人之間的主觀分歧~
03/12 21:35, 123F

03/12 21:37, , 124F
舉例來說,玄奘大師存不存在 ? 存在,這是客觀事實。
03/12 21:37, 124F

03/12 21:38, , 125F
但我心中認為玄奘大師是個歷史偉人,電影迷眼中可能認為
03/12 21:38, 125F

03/12 21:38, , 126F
玄奘大師是個懦弱到要靠孫悟空保護的平凡僧人。
03/12 21:38, 126F

03/12 21:38, , 127F
每當車禍發生肇事者的主觀認為非自己的錯,可以抵過客觀的
03/12 21:38, 127F

03/12 21:38, , 128F
行車紀錄器分析嗎???
03/12 21:38, 128F

03/12 21:38, , 129F
這就是主觀與主觀的差異性,末學講的是這回事。
03/12 21:38, 129F

03/12 21:40, , 130F
部分文獻告訴你大乘經橫空出世,但有部分文獻也記載著
03/12 21:40, 130F

03/12 21:41, , 131F
大乘經被菩薩所集結著,但部分主觀的人會認為那是神話,
03/12 21:41, 131F

03/12 21:41, , 132F
自動排除部分文獻,採取另一部分合乎"凡人經驗"的文獻。
03/12 21:41, 132F

03/12 21:41, , 133F
這就是主觀之間造成的差異性 ~
03/12 21:41, 133F
※ 編輯: WEINUO (175.181.157.43), 11/12/2017 20:53:51
文章代碼(AID): #1On15db6 (Buddh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On15db6 (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