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大乘的空義

看板Buddha作者 (行人)時間7年前 (2017/03/10 00:56), 7年前編輯推噓8(8031)
留言39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10 (看更多)
※ 引述《Xras (想不出來)》之銘言: : 先說跟標題及原po無關的事情 : 兩個佛版逛久了,有些人屁股一撅,就知道他想放什麼屁了 : 基本上是十拿九穩的事情,該說這種人老實呢?還是鑽牛角尖呢? : ==== : 不說空是什麼,來說說佛是什麼好了 : 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 : 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 不管這些名詞有什麼解釋,反正就是那麼一回事 : 以佛教徒的立場來看,便是佛的智慧無人能與之比肩 : 換個方式說 : 不管那一傳的佛教徒應該都能夠接受 : 佛陀能夠觀察對象根器並說出或深或淺的道理 : 誰能夠比佛陀更有智慧,說出更深刻、且真實的道理呢?沒有這種人存在 : 只不過,似乎有些人不這麼認為 : 他是這樣認為: : 在名之曰佛經、佛說的說法當中,有些道理深、有些淺 : 他認為那些深的也是正確的,但只有早期出現的、比較淺顯的才是真正佛說的 : 後面那些晚出現的、比較深的道理是後世的人所「演化」、「發展」出來的 : 這代表什麼呢?這代表了佛陀的智慧並非最究竟的 : 還有人能比佛陀更進一步 : 這種說法影響台灣佛教數十年,有些人認為這就是魔說 : 我沒那麼激進,但我認為那是魔業 : 如果是世間學問、一般世間的學問家,無論是理工農醫文法商哪個領域 : 大致上都是循著由粗淺到深刻、逐漸精細分化的軌跡發展 : 甚至我們可以說佛教內的宗派發展亦是如此,而這樣是合乎佛教內部邏輯的 : 何以故?世間學問家是凡夫就不說了, : 教內各宗派的祖師大德即便是聖賢,或許仍在修行的過程中 : 也就是說他們對於佛法的認知、見地有進步的空間 : 同一位大德,晚期的見解比早期深刻;後世弟子比祖師修得更好是完全可能的 : 可是佛沒有這樣的進步空間,已經無學、見地已經究竟圓滿了 : 還想怎麼樣?不能怎麼樣了 : 我不知道十方三世之內誰能有那麼大本事能再去深化、發展佛說的東西 : 尤其是站在大乘佛教的立場,這更是不可能接受的,因為邏輯就說不通了 我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諸法無有高下,法法平等 我不知道大乘佛教有誰的說法是如上述所言, “同一位大德,晚期的見解比早期深刻;後世弟子比祖師修得更好是完全可能的 可是佛沒有這樣的進步空間,已經無學、見地已經究竟圓滿了” 我所接受到的思想都是,後人因為前人而能多元化的去解釋佛陀的本義 諸位祖師大德都是抱著這個心態,法法平等 如唯識論的成型,也是藉由前面諸位論師的著作所結集 如來藏也是由唯識論再演進 有的人能契應唯識,有的人能契應中觀論,有的人能契應秘宗,有的人契應阿含 要將這些法分給好壞、優劣、高下,先不說諸法無有高下, 只說大乘佛教徒最基本的四無量心,慈(平等)心就沒了, 就如華嚴宗的判教分成五教,小始終頓圓,小教就是阿含部, 排在前面就一定比圓教的法華、涅槃思想低嗎?那是人自己起分別,不是法有高低 就像某位科學家說,他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 也許有些大乘佛教的法師覺得自己比佛說更深化,但那不是我學習到的思想 : 但有一種立場是可以這樣說: : 那就是把悉達多喬達摩當成一個普通的(雖然確實有巨大的影響力)思想家 : 隨著時間流轉,他的思想有追隨者,在他原有的思想上作出了各自不同的發展 : 完美的解釋! : 完全符合外道看待佛教的眼光: : 你們家那位也一樣是被神創造的,沒什麼特別了不起的啦 : 我家的神才是至高無上的存在 : ==== : 假使是要作學術研究,不管什麼立場的文獻資料都不應該排斥在外 : 這是作學問的正確方法 : 可若是大乘佛教徒、打算要修學佛法的,那些東西根本不應該看 : 因為你三皈依的根在那套思惟之下,是被掏空的: : 佛實乃凡夫一枚,非寶 : 法大多為後人編造,非寶 : 僧...oo菩薩是xx聲聞弟子的轉化,**菩薩又是印度@@神祇的轉化,非寶... : 搞什麼鬼....這能夠隨學嗎?能成為皈依處嗎? 做為大乘佛教徒,無量法門誓願學 知道學術界的思考並不是壞事 知道外道的思惟也不是壞事 當然如果自己心願不堅,容易人云亦云,那還是先別接觸是比較好 : 原po的善知識,似乎是華嚴宗師 : 或許可以把這篇管見印出來請大法師指正,也算是響應一下版主的活動 : 反正我怎麼想怎麼覺得奇怪 : 如果華嚴、法華、般若、涅槃等等統統不知道是誰編造出來的 : 既不是佛、更不是什麼大菩薩 : 憑甚麼要人相信那些不知誰編的寓言故事能夠指引人成佛? 是的,有人信,有人不信 那在還沒解脫或證果前或得到三明六通前為什麼會相信佛法能讓人出三界不入輪迴? 有的人就是莫名其妙的深信, 有的人就是示現神通在面前還告訴自己這一切都是魔術,就是不信 有的人就是在修學過程中,体証到一些佛陀說的,所以更加深信 同樣的,華嚴(華嚴宗)、法華(天台宗)、般若(中觀)、涅槃 再加上淨土宗 有些被質疑是偽經,那些各宗祖師和弟子為何還能深信不己 因為,他們體証到了這些經典上說的~他們的弟子也體證到了,但更多的沒體證到 當然不信的人說那是集体大騙局, 就像佛陀說眾生依苦為樂,總是有的人信,有的人不信 憑什麼要人相信,佛教以乎沒強迫要人相信吧~ : 不少人讀了那些書後來退了大乘道心,不是沒有原因的 : 因為他們讀到重點了 我覺得那是因為沒遇到能點破自己執障的善知識 : ==== : 最後,還是要切入一下主題:什麼是空? : 這就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5.181.156.11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489078601.A.D1D.html

03/10 00:59, , 1F
五根手指頭伸出來,其實就是不平等,不可能硬要切斷再來
03/10 00:59, 1F

03/10 00:59, , 2F
論平等 ~
03/10 00:59, 2F

03/10 01:00, , 3F
佛說法是一味(平等),但眾生根性不同而有淺深之別(不平等
03/10 01:00, 3F
諸法無有高下,只是看講經的人如何去解析, 個人早年常常被善知識慘電過,自此不敢再有分別 眾生根性不同,所以依眾生不同契應角度去解說才有淺深 像印順法師在中觀今論裡寫到,中觀論是以阿含經為基本去寫~ ※ 編輯: WEINUO (175.181.156.116), 03/10/2017 01:08:33

03/10 01:02, , 4F
經教其實也有淺深之別,所以祖師才有判教的差異 ~
03/10 01:02, 4F

03/10 01:03, , 5F
但眾生皆有佛性,透過學習是可以由淺入深乃至圓滿,
03/10 01:03, 5F

03/10 01:04, , 6F
當圓滿所修之後,再回過頭來看淺的、看深的又會平等了,
03/10 01:04, 6F

03/10 01:04, , 7F
因為從事理無礙,就像大學教授拿國小課本,還是可以講出
03/10 01:04, 7F

03/10 01:05, , 8F
大學程度的味道,經教本身就是這般味道。
03/10 01:05, 8F
嗯~是阿!以起修來看是循序漸進,但以終點來看法法平等 說穿了還是人自己本身的問題~諸佛沒問題XD ※ 編輯: WEINUO (175.181.156.116), 03/10/2017 01:10:35

03/10 01:57, , 9F
眾生皆有佛性是正確無誤的,每個眾生都可以有成為覺
03/10 01:57, 9F

03/10 01:57, , 10F
者的條件,快和慢的差別而已,比如以十面鏡子來比喻
03/10 01:57, 10F

03/10 01:57, , 11F
眾生,鏡面上的染污程度不同,全擦乾淨之後無有分別
03/10 01:57, 11F

03/10 01:57, , 12F
,眾生皆是平等,大千世界初成,大家便是一體,應慈
03/10 01:57, 12F

03/10 01:57, , 13F
悲互待,偶有無名染污嚴重者,也非他真正的相,所以
03/10 01:57, 13F

03/10 01:57, , 14F
菩薩對眾生的慈悲是非選擇性的。
03/10 01:57, 14F

03/10 08:20, , 15F
[不敢再有分別眾生根性不同],我也十分贊成。根性如何是佛
03/10 08:20, 15F

03/10 08:20, , 16F
才能了知的事。
03/10 08:20, 16F

03/10 10:33, , 17F
有人真的就是愚鈍或冥頑不靈,有時鞭打與考驗才是慈
03/10 10:33, 17F

03/10 10:33, , 18F
悲,不然沒成長機會,要嘛就是問,要嘛就快精進修行
03/10 10:33, 18F

03/10 10:33, , 19F
,不能光抱著經文,無法理解的經文對你的修行也沒幫
03/10 10:33, 19F

03/10 10:33, , 20F
助,學生不去上學,抱著課本能畢業嗎?大家加油!
03/10 10:33, 20F

03/10 23:48, , 21F
你想要 又生出什麼名詞? 來特別解釋什麼?
03/10 23:48, 21F

03/10 23:49, , 22F
不止是你 這就是很多人的困難所在
03/10 23:49, 22F

03/10 23:49, , 23F
無學 看似明明簡單 卻又不是那麼容易通透到底
03/10 23:49, 23F

03/10 23:50, , 24F
03/10 23:50, 24F

03/10 23:50, , 25F
如諸獵師 純以黐膠 置之案上 用捕獼猴
03/10 23:50, 25F

03/10 23:51, , 26F
獼猴癡故 往手觸之 觸已粘手
03/10 23:51, 26F

03/10 23:51, , 27F
欲脫手故 以脚踏之 脚復隨著
03/10 23:51, 27F

03/10 23:52, , 28F
欲脫脚故 以口齧之 口復粘著
03/10 23:52, 28F

03/10 23:52, , 29F
如是五處 悉無得脫 於是獵師 以杖貫之 負還歸家 ....
03/10 23:52, 29F

03/10 23:54, , 30F
我們以初心攀緣心 想要企求好 想要抓住根 基本上也沒錯
03/10 23:54, 30F

03/10 23:57, , 31F
但是不先察覺自身無始以來 各種潛伏的獼猴性的話 ....
03/10 23:57, 31F

03/10 23:58, , 32F
這就是佛法以外的派別 奧修 克里希那穆提 都有講勿尋覓~
03/10 23:58, 32F

03/11 00:01, , 33F
西方乩童也有講反應即是奴 http://youtu.be/WXzEMoTtkTY
03/11 00:01, 33F

03/11 00:02, , 34F
(我記得佛法裡面也有一個重要的相關課程 叫做「懺悔」)
03/11 00:02, 34F

03/11 00:04, , 35F
我沒拜過師 都記得15年前讀到某些經有感觸 默自對佛懺悔
03/11 00:04, 35F

03/11 00:04, , 36F
懺悔之後帶來非常強大的力量 自己都能發覺
03/11 00:04, 36F

03/11 00:05, , 37F
例如我心中求解什麼疑難 幾乎都不用超過一年
03/11 00:05, 37F

03/11 00:06, , 38F
就在跳耀式的亂數選讀佛經中找到 非常幸運!
03/11 00:06, 38F

03/12 13:57, , 39F
文章代碼(AID): #1OmOb9qT (Buddh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OmOb9qT (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