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大乘的空義

看板Buddha作者 (想不出來)時間7年前 (2017/03/11 19:40), 7年前編輯推噓4(4067)
留言71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10 (看更多)
簡單說,如果你認為大乘非佛說,那根本沒必要討論大乘空義 因此,先把重點放在「又是大乘弟子又持大乘非佛說」這類型的人 所以檢討完了最重要的前提之後,再回過頭針對主題 以下是我之前在別的地方發的其中一篇,雖然那個主題不是大乘空義, 但也差不多,討論主題是慧能大師的「何期偈」,所以還涉及一些禪宗的修持 ==== 轉 貼 分 隔 線 ==== 教法是針對不同根器所施設的,那麼如來藏一系的施設因緣是什麼? 前面曾提到一經一論 佛告大慧: 「我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 大慧!有時說空、無相、無願、如、實際、法性、法身、涅槃、 離自性、不生不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如是等句,說如來藏已。 如來、應供、等正覺,為斷愚夫畏無我句故,說離妄想無所有境界如來藏門。 大慧!未來現在菩薩摩訶薩,不應作我見計著。 譬如陶家,於一泥聚,以人工水木輪繩方便,作種種器。 如來亦復如是,於法無我離一切妄想相,以種種智慧善巧方便, 或說如來藏,或說無我。以是因緣故,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 是名說如來藏。開引計我諸外道故,說如來藏,令離不實我見妄想, 入三解脫門境界,悕望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故如來、應供、等正覺作如是說如來之藏。 若不如是,則同外道所說之我。 是故,大慧!為離外道見故,當依無我如來之藏。」 ~宋譯四卷本《楞伽經》卷二 問曰: 「餘修多羅中皆說一切空,此中何故說有真如佛性? 偈言:『處處經中說,內外一切空,有為法如雲,及如夢幻等   此中何故說,一切諸眾生,皆有真如性,而不說空寂』」 答曰偈言: 「以有怯弱心、輕慢諸眾生、執著虛妄法、謗真如實性 計身有神我。為令如是等,遠離五種過,故說有佛性」 ~《寶性論》〈為何義說品第七〉 佛陀開示般若空性之教,並不是一切眾生所能承受。 有一類人聽聞到「一切法空」、「一切法不可得」是會生大怖畏的,為什麼? 因為長久以來的我執太堅固了,下子把它打掉,那「我」怎麼辦呀? 就好像站在一個深洞前面,假使看得到底,當然不跳啊 跳下去肯定變肉泥,又不是傻子。 人家說:別怕!沒底的,洞的另一端是美麗新世界。 問題是黑漆漆看不到底,怎麼辦?跳還是不跳? 好比楞嚴經這一段阿難尊者所說: 阿難白佛言: 「世尊!我佛寵弟,心愛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獨供養如來, 乃至遍歷恒沙國土,承事諸佛及善知識,發大勇猛,行諸一切難行法事皆用此心; 縱令謗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發明不是心者,我乃無心同諸土木, 離此覺知更無所有。云何如來說此非心? 我實驚怖,兼此大眾無不疑惑,唯垂大悲開示未悟!」 ~《楞嚴經》卷一 前面七處徵心,佛跟我說這不是、那不是,統統不是,那我不是無心了嘛? 一切都無所依了,那還了得,我成石頭了?所以佛陀開示如來藏,作為安心之用。 如來藏是什麼?依我的理解,它不是一個體。 有人說是依著如來藏修行,卻是試圖在五蘊身中,去找一個亮亮的、光明的東西, 所以當他禪修到到某個程度的時候, 會有看到光的境界,他會認為:「YAEH~~~我證到如來藏了!!!」 對這種人我就兩個字:「完蛋」 一個禪相而已,這人一定沒讀過楞嚴經的五十陰魔或是釋禪波羅蜜之類的書。 假使把「如來藏」當成一個體,會有一個更常被問到的問題是: 「本來清淨,因客塵所染,所以才生死輪迴...」或者 「本來是佛,一時顛倒,就成了眾生....」諸如此類的。 「如來藏(體)」,它「本來清淨」?沒有問題!「客塵所染」?沒有問題! 問題是我今天修行,把客塵打掃乾淨,明天成佛了,後天客塵又來了, 那我那個本來清淨的如來藏不就又被染了?我豈不又成了眾生,有完沒完啊 又不是薛西佛思,還涅槃呢! 這就是把如來藏當成「體」或神秀那個偈子的思路所顯示及引申的問題。 如來藏是依著緣起性空、空性這個「理」的真實性、不變性來施設的, 它是理,而非體。 就是前面引過雜阿含那兩經所說的: 「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是法常在,法住法界…」 而不是說我們五蘊身中、或外有一個真常、不生不滅的玩意, 所以佛說:「我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 因為後者就是所謂外道所說之我。 當證得這個理,之後自然沒有什麼客塵又染汙之類的情形。 比如,人起先認為地是方的,船開到最邊邊就掉到不知道什麼地方了; 後來不管是大航海時代冒險者繞地球一圈,或是太空人照了一張圓圓的地球的照片, 即使我們沒有親自去航海或上外太空, 但也沒有人會睡一覺醒來又誤認地又變成方的了。 因為正見已經被確立,顛倒見已經沒有一絲一毫存在的基礎。 更進一步就是壇經裡六祖大師對志徹開示常、無常的那一段 佛性若常,更說什麼善惡諸法,乃至窮劫無有一人發菩提心者; 故吾說無常,正是佛說真常之道也。 又,一切諸法若無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處。 故吾說常者,正是佛說真無常義。 六祖大師在這裡說的還是緣起性空的正義。 前半段說,我們能發心、修行、成佛或輪迴等等, 是因為這一切是空、無自性的,是無常。 後半段呢?我是這麼解讀 一切法還是依著一定的軌則、理路去變化, 不會有的是常住不變、有的在變化,但是亂變,比如造惡生天之類的, 雖說無常但仍是依著因緣果彼此相應的原則去變化, 而這樣的原則是遍一切處、遍一切法、是不變的。 那麼有人會問: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何解啊? 基本上,我還是用同樣的理路去理解。 有些人會因為這樣那樣,不能直接接受般若空性的教義, 所以轉個彎,用如來藏來接引這類眾生。 還有一類人,他聽到般若空性的法,會落到斷滅見,所謂惡取空。 對這一類眾生,就是法相唯識所接引的。 那麼唯識的教法在何處體現空正見呢? 從根本處來說,不是諸法相,包括第八識阿賴耶識,也不是依他起或圓成實, 當然更不會是遍計執,而是在三無性: 勝義生!當知我依三種無自性性密意, 說言一切諸法皆無自性,所謂相無自性性、生無自性性、勝義無自性性 ~《解深密經》〈無自性相品第五〉 內容有點多,就不全貼了 唯識教去分析諸般法相,將之收攝到八識心王,體現出諸法有的一面 (當然這種有並非實有)去遮止掉惡取空; 另一方面則從三自相去體現出諸法呈現在凡夫、修行人到聖者的三種樣貌, 而最根本的從三無性去表示緣起性空之義。 教理的部份大致如此,可能細節還有些待商榷之處。 一者我沒有讀那麼多經論;二者,就算有,也沒辦法一部部拿出來驗證。 但在曾經學習過的範圍之內,依著這樣的原則都還能夠讀通。 從行門上來說,我們修行的過程,就是透過現象去看本質, 不管這個現象是我們這個五蘊身心,還是外在的什麼東西。 現象本身是不斷變化的,在變的現象當中,去「見」到當中那個不變的本質, 亦即緣起/性空,緣起是現象,性空是本質。 大乘教理具體體現在大乘禪法,尤其禪宗, 可以明顯看出與聲聞乘的修法就是不一樣。 聲聞禪法說是在定中修觀或者藉著定力的餘勢去修觀, 這個蒲團上的功夫就很重要,心定不下來很難成就, 即便是馬哈希尊者一派的禪法修毗婆舍那,也是要有未到地定這種基礎的定力。 而天台有所謂的「歷境隨緣修」,這種就不光是蒲團上的功夫, 在日常生活、在動中一樣修止觀。 尤其禪宗在這一部份特別突出,基本上沒有幾個(印象是沒有)是在蒲團上 開悟見性的。 比如香嚴擊竹;有曹山還是洞山禪師看到水中倒影的; 有俱胝禪師那個小徒弟,被師父砍掉一根手指頭的;雲門禪師好像是被門夾手, 諸如此類的,太多了。這基本上就是楞嚴經中25門圓通的實證案例。 從楞嚴經本經大意去解釋何以七大、十八界這25門 門門可入、可以圓通自然沒有什麼問題。 換個方式,假使依著般若、唯識去解釋會有問題嗎? 不會的,(在我看來)都是同一回事。 後來的禪宗多以話頭為主。 具體地說,參話頭很重要的過程就是生起疑情。 疑情就是一種與無明、愚癡相應的法。 生起乃至照顧疑情,就是不斷不斷地去強化、去執著這個法, 而所有的禪師都會告訴你疑情/話頭的背後肯定有一個答案, 但他們也同時會否你一切的答案,因為這時你給的答案都是知解,而非體證, 即使在教理上是正確的,禪師也會否定它。 所以有時候在公案裡也會看到一些祖師會用不相干的無義語、或矛盾的話, 在一開始就阻止學人把知解來當作是實際的體證, 因為經論上絕對找不到那種問題的答案。 當你深陷與專注在這個執著上面,待因緣成熟時你就可以一舉透破它。 從方法上來說,不能不說這是非常高明的手段: 話頭其實是法塵,但也不是一般的法塵,它直接聯繫到我們 內心深處非常堅固的執著,透過生起疑情這種方式讓它浮到表層來; 當我們的心專注在話頭/疑情上就是修定,試圖去參破它就是修慧。 這在蒲團上可以參,下了蒲團一樣可以參,不過還是要看場合, 開車、過馬路什麼的危險場合就專心當下的事,不然..... 太多了,先這樣吧。 ==== 以上上純屬個人主觀認知,一點也不理性客觀 -- To Eradicate Countless Earthly Desires 煩惱無盡誓願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5.160.13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489232447.A.143.html ※ 編輯: Xras (1.165.160.133), 03/11/2017 20:07:47

03/11 20:27, , 1F
推,若認為大乘非佛說,那根本沒必要討論大乘空義
03/11 20:27, 1F

03/11 21:39, , 2F
終於看懂X大要說的東西。
03/11 21:39, 2F

03/11 21:41, , 3F
不過「又是大乘弟子又持大乘非佛說」的人,會說非反大乘,
03/11 21:41, 3F

03/11 21:41, , 4F
因為南傳菩薩道足已,各位大大有何看法?
03/11 21:41, 4F

03/11 21:59, , 5F
有沒有可能,那天經文都無用了...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03/11 21:59, 5F

03/11 22:00, , 6F
昏...怎麼跳出這句...orz
03/11 22:00, 6F

03/11 22:02, , 7F
對南傳菩薩道有稍微看過,但是有些不太了解的地方。它是後人
03/11 22:02, 7F

03/11 22:03, , 8F
編輯出來(這跟憑空捏造不同喔,不要誤會)或者在南傳大藏經
03/11 22:03, 8F

03/11 22:04, , 9F
中有那麼幾部經是佛說菩薩應該如何如何修,像北傳這樣?因為
03/11 22:04, 9F

03/11 22:06, , 10F
以我的印象,打個比喻是:假設從凡夫到解脫像是吃一塊披薩,
03/11 22:06, 10F

03/11 22:07, , 11F
解脫道是切成八塊,分兩餐吃掉;南傳菩薩道是把它切成365塊
03/11 22:07, 11F

03/11 22:09, , 12F
一天吃那一小塊的百分之一。同一塊披薩,吃的超久,但也沒有
03/11 22:09, 12F

03/11 22:10, , 13F
吃的比較多...這樣....
03/11 22:10, 13F

03/11 22:13, , 14F
同樣的比喻,在北傳,菩薩道的披薩除了加芝心,尺寸餡料都不
03/11 22:13, 14F

03/11 22:16, , 15F
同,個人6"小披薩吃了還想吃20"大批薩?沒問題!來,盡量吃
03/11 22:16, 15F

03/11 22:18, , 16F
靠北...說的我自己想吃披薩....來買....
03/11 22:18, 16F

03/12 00:13, , 17F
沒錯,南傳菩薩道的確產生這方面的邏輯謬誤
03/12 00:13, 17F

03/12 00:15, , 18F
我深信大乘經典大部分是佛說
03/12 00:15, 18F

03/12 00:16, , 19F
學術只是找不到大乘經典的原由,若以學術觀點看也只能暫時
03/12 00:16, 19F

03/12 00:16, , 20F
有大乘非佛說的可能
03/12 00:16, 20F

03/12 06:02, , 21F
從天臺智者大師的判教來看,南傳菩薩道屬於藏教的方便說
03/12 06:02, 21F

03/12 06:03, , 22F
目的是正化聲聞、傍化菩薩。只是幫聲聞眾種下菩薩道的根
03/12 06:03, 22F

03/12 06:04, , 23F
而這部分會在通教的時候,在將藏教菩薩道開展正說。
03/12 06:04, 23F

03/12 06:05, , 24F
所以在藏教會認為成佛要很久很久,而且不能出離輪迴,
03/12 06:05, 24F

03/12 06:05, , 25F
也就是藏教菩薩不能斷惑。
03/12 06:05, 25F

03/12 06:07, , 26F
但是到了通教,佛就會開示菩薩也是要斷惑出離輪迴的,
03/12 06:07, 26F

03/12 06:08, , 27F
所以古德才說,藏教菩薩道,實無其事,實無其人。
03/12 06:08, 27F

03/12 06:09, , 28F
因為菩薩如果不斷惑,基本上是完全沒有能力度眾生的。
03/12 06:09, 28F

03/12 06:09, , 29F
也才會有人懷疑,為什麼菩薩會是一直凡夫輪迴,然後一下
03/12 06:09, 29F

03/12 06:10, , 30F
頓悟成佛,邏輯上講不通就是這個原因。
03/12 06:10, 30F

03/12 06:12, , 31F
至於菩薩斷惑後如何回來度眾生,就是談到留惑潤生 與
03/12 06:12, 31F

03/12 06:12, , 32F
扶習潤生的差別,這個潤生是指滋潤生死。
03/12 06:12, 32F

03/12 06:13, , 33F
一般凡夫輪迴是透過見思二惑來滋潤生死種子,但菩薩斷惑
03/12 06:13, 33F

03/12 06:13, , 34F
後,應該怎麼再回來滋潤生死。這部分就是透過菩薩的願力
03/12 06:13, 34F

03/12 06:14, , 35F
以及斷惑後所留下的習氣,以願力扶植習氣再來輪迴當中,
03/12 06:14, 35F

03/12 06:15, , 36F
但這時候再來,就非一般凡夫的顛倒了,而是遊戲神通。
03/12 06:15, 36F

03/12 06:17, , 37F
所以阿含講完,接著講方等跟般若,接續開展之前的菩薩種~
03/12 06:17, 37F

03/12 06:20, , 38F
後面到了別教與圓教菩薩,會談到證法身。那時候就又比通
03/12 06:20, 38F

03/12 06:21, , 39F
教菩薩化眾的能力與智慧又提升一個層次。
03/12 06:21, 39F

03/12 06:27, , 40F
這些事情在智者大師那個年代其實就已經分類出來了,所以
03/12 06:27, 40F

03/12 06:28, , 41F
再對照後來的各傳承分類內容,大致上都能有個概念。
03/12 06:28, 41F

03/12 06:46, , 42F
一間醫院,基本上主要有二種人 : 一是病人,二是醫護人員
03/12 06:46, 42F

03/12 06:46, , 43F
病人是因為身體有病苦,才不得以被送進來醫院。
03/12 06:46, 43F

03/12 06:46, , 44F
而一般把病治療好了,也就出院了。
03/12 06:46, 44F

03/12 06:47, , 45F
另一種是,發心就讀醫學院或者相關醫療科系,接續著這個
03/12 06:47, 45F

03/12 06:48, , 46F
因緣與資格,才能來醫院實習,乃至於畢業後到醫院久待。
03/12 06:48, 46F

03/12 06:50, , 47F
否則一般人,沒有相關因緣也是不會到醫院的。
03/12 06:50, 47F

03/12 12:20, , 48F
依這裡分類為藏教的說法,菩薩最後一生應是循阿羅漢解脫
03/12 12:20, 48F

03/12 12:20, , 49F
道,再加上累世波羅蜜而入佛道吧?
03/12 12:20, 49F

03/12 12:25, , 50F
Wrong, pizza的比喻是錯的,南傳菩薩道來說是真的吃比較多。
03/12 12:25, 50F

03/12 12:25, , 51F
雖然結論來說一樣是吃完一個pizza,但是一個菩薩道pizza可能
03/12 12:25, 51F

03/12 12:25, , 52F
是10e20吋這樣,而且這pizza要從餅皮自己揉,不是打一通電
03/12 12:25, 52F

03/12 12:25, , 53F
話就搞定的那種個人小pizza
03/12 12:25, 53F

03/12 14:26, , 54F
菩薩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要 "有能力化眾",這部分就必須
03/12 14:26, 54F

03/12 14:26, , 55F
開發道種智,而開發道種智就必須斷三界內的塵沙惑以及界
03/12 14:26, 55F

03/12 14:27, , 56F
外的塵沙惑,所以如果菩薩連見思二惑都沒斷,是無法去斷
03/12 14:27, 56F

03/12 14:28, , 57F
盡塵沙煩惱的,更別提還有無明惑要斷。
03/12 14:28, 57F

03/12 14:32, , 58F
所以藏教所證佛位,實際並沒出離十法界,斷惑等阿羅漢。
03/12 14:32, 58F

03/12 14:36, , 59F
佛在藏教時期所說的法,主軸是度化聲聞眾令其解脫,所以
03/12 14:36, 59F

03/12 14:37, , 60F
菩薩道的內容只是先作伏筆,讓聲聞有個觀念而已。
03/12 14:37, 60F

03/12 14:38, , 61F
真正開顯菩薩道教法,是到了方等、般若時期之後的正說。
03/12 14:38, 61F

03/12 15:00, , 62F
另外佛所說的法是非常智慧巧妙的,並非現代解釋的死版版
03/12 15:00, 62F

03/12 15:01, , 63F
藏教時期也是會有天才型的根性眾生,這時候佛怎麼處理 ?
03/12 15:01, 63F

03/12 15:04, , 64F
所以除了藏通別圓,佛還有四種方法度眾,秘密與不定就是
03/12 15:04, 64F

03/12 15:04, , 65F
其中之二,也就是同一場法會,A聽到的是聲聞法,B可能聽
03/12 15:04, 65F

03/12 15:05, , 66F
到的是菩薩法,而這兩個人彼此之間都不知道,又或者A不知
03/12 15:05, 66F

03/12 15:06, , 67F
到B,但B知道A。換言之,次第教學當中又有頓法教學。
03/12 15:06, 67F

03/12 15:07, , 68F
所謂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便是指此事 ~
03/12 15:07, 68F

03/12 15:10, , 69F
所以阿難尊者集結聲聞藏與菩薩藏,是分兩次集結。
03/12 15:10, 69F

03/12 15:11, , 70F
因為有些法,佛是針對特定根性來演說的,如果沒聽聞過者
03/12 15:11, 70F

03/12 15:12, , 71F
集結必然會引起大眾的疑惑。
03/12 15:12, 71F
文章代碼(AID): #1Om-8_53 (Buddh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Om-8_53 (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