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大乘的空義

看板Buddha作者時間7年前 (2017/03/08 21:28), 7年前編輯推噓8(8089)
留言97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0 (看更多)
這邊是講大乘的空義,因為我所接受的空義大都是以大乘的思想背景去詮釋 大乘的經典般若部全是在闡述空義 之前有提到大乘佛教,是次第法,目前以漢傳華嚴宗的判教最週密分成小始終頓圓五種 般若記得是判在始教,所以要自修的瞭解般若所說的空,最好要先讀四部阿含 除非有一位次第法極強的善知識接引,不然不要太相信自己看經所理解的那回事 講空的目的有一、諸佛所體証的,在這世界只有幾個字的字義比較相近 淨、常、空 但是“空”在世俗上的認知,容易被想像成什麼都所有 對某些人行者容易執空來說,就不適合講空, 所以後續還有“實相”“妙有” 二、用來破假有執,四大假有,世人貪執其愛, 故說四大皆空,令其捨其愛執 三、那不是有、也不是什麼都沒有的無,那會是什麼? 所以有中,離其有無二邊 四、所以又有人執中,那就在立個中假空,三諦圓融的非但中 不過這一區就是屬漢傳佛教的天台宗思想 簡單講一下空的演化後~目的都是引向諸佛所證的知見 所以空義是不即見聞覺知,不離見聞覺知 用想像用猜測用推理,都是入了見聞覺知, 只能去觀照、覺照,去分辨是否落入見聞覺知 如金剛經一段,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或如心經所言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 這部份是不即見聞覺知、五蘊 而不離見聞覺知、五蘊的意思是,若離見聞覺知、五蘊 那還是落入見聞覺知 以漢傳的實相來解釋,空不礙有、有不礙空,捨了有只是頭上安頭 認識空義對修行有何幫助? 這是正知、正見,有了正知、正見才能有正確的方向,才容易在顛倒、妄想中回到正念 雜阿含經說:先知法住。後知涅槃 在大乘佛教來說空義有無量的各種說法,但諸佛所證的空義都是同一種。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5.181.156.11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488979711.A.B02.html

03/08 21:35, , 1F
那開悟是體證空性嗎?雖然我覺得這問題很蠢,還是想問~哈
03/08 21:35, 1F
開悟我暫分成三種 一是明心,最直接的解釋就是破妄、不顛倒, 就像指南針一樣,當失去方向時可以有個指標不再妄想顛倒 二是見性,最直接的解釋就是當你拳頭握緊緊時,以為握著一個寶石; 結果打開才發現,空無所有。 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當下心不可得 三是一般看書或被人點破的悟 明心、見性這二種悟會很明顯,悟了就是悟了 和懂了,理解、推理、猜測的是完全不相干的事 但這二種都會有大疑、或大執或長時間的執或疑, 一朝點破才能直接繞過見聞覺知遮蔽,直指人心 虛雲老和尚傳中,在法語篇有一篇在開示時有講到參話頭的“疑”情 裡頭有很詳細的操作方式 ※ 編輯: WEINUO (175.181.156.116), 03/08/2017 22:11:09

03/08 22:23, , 2F
照見五蘊皆空,即是以智慧深觀色受想行識皆是無常生
03/08 22:23, 2F

03/08 22:23, , 3F
滅,諸相皆無恆常,不執著就離苦。只要深入修行,到
03/08 22:23, 3F

03/08 22:23, , 4F
達某種程度智慧圓滿即可照見此法界現象,無須猜測或
03/08 22:23, 4F

03/08 22:23, , 5F
以文字解釋。
03/08 22:23, 5F
不要照字面解釋,也不要猜測, 若以證得智慧圓滿照見法界現象, 是不會說五蘊皆空、無常生滅 那都還是見聞覺知中

03/08 23:02, , 6F
R大說的有理
03/08 23:02, 6F
※ 編輯: WEINUO (175.181.156.116), 03/08/2017 23:51:31

03/09 00:57, , 7F
我不是在翻譯文言文也不是在猜測,修行前我並不知道
03/09 00:57, 7F

03/09 00:57, , 8F
心經的含義,但是經由修行你會知道這些過程與觀照不
03/09 00:57, 8F

03/09 00:57, , 9F
論是菩薩或是現今修行者都會經歷而且有機會到達,慢
03/09 00:57, 9F

03/09 00:57, , 10F
慢能理解心經的深義,希望你也可以分享一下你修行中
03/09 00:57, 10F

03/09 00:57, , 11F
獲得的啟發,我不太看一些古德意味不明的文字,看似
03/09 00:57, 11F

03/09 00:57, , 12F
句句珠璣,但無實質的幫助。
03/09 00:57, 12F
所以前面的空義,我並沒有用古德在書中所記載的文字去描述

03/09 01:05, , 13F
那麼般若波羅蜜多是通達彼岸的智慧這個字面解釋是正
03/09 01:05, 13F

03/09 01:05, , 14F
確否?
03/09 01:05, 14F

03/09 01:08, , 15F
所謂正知正見,顛倒妄想,還有正念的真實含義,如果
03/09 01:08, 15F

03/09 01:08, , 16F
以白話來說是什麼意思呢?你可以分享一下嗎?有正確
03/09 01:08, 16F

03/09 01:08, , 17F
解答的話,對修行也有幫助。
03/09 01:08, 17F
正知正見的意思,應該說是它的目的是讓自己在修學佛法時不會走錯路 顛倒的意思以在靜坐為例, 當靜坐時感到平靜安穩,一種聖境 一般都偏向享受聖境,但也許這聖境其實還是一種妄境~只是分辨不出 妄想就是在靜坐時,各種聯想一直層出不窮 正知正見的目的就是在發生顛倒和妄想時,能判斷出來那不是解脫之道 正念的意思是,保持清醒不落入顛倒、妄想 上述的並非是這些名詞的唯一解釋,有些深入三藏的大通家可以解釋的更完善 謹提供參考 般若的意思古人有的是解釋成空或智慧甚至其它,它的含意要看用什麼角度去詮釋 講空是無所有,講智慧是能斷諸煩惱,講光是能照破無明 至於什麼才是它真正含義,看個人最契應那種解釋吧!

03/09 01:13, , 18F
不好意思,因為佛版很多人喜歡說名相,但僅止於名相
03/09 01:13, 18F

03/09 01:13, , 19F
,其實名相是可以做字面解釋的,法師們在弘法時會將
03/09 01:13, 19F

03/09 01:13, , 20F
經文裡的名相加以解釋作為開示,此為依文解字否?
03/09 01:13, 20F

03/09 01:18, , 21F
所以你的意思是無須多說,只要修下去自會體悟?是這樣
03/09 01:18, 21F

03/09 01:18, , 22F
嗎?那我們在佛版裡該做些什麼?
03/09 01:18, 22F
不是佛版很多人喜歡說名相,大乘佛教有一宗是法相宗 裡頭有數百種名相,那是迎合時代的演進, 依文解字並沒有問題,只是在於若提到實相、涅槃、法性(界) 這就不適合依文解字,因為這是在描述超脫理解、猜測、推理的存在 心經前段是在講用,中段是在講相,後段是體,佛經一般都包含體、相、用 以上是以大乘佛教去解釋~謹供參考

03/09 01:53, , 23F
好了 找到了 google「除滅有物 然後作空」(點醒我的那篇
03/09 01:53, 23F

03/09 01:56, , 24F
我非一讀完就懂ㄛ 而是因該段印象深刻 後續思考數月有吧
03/09 01:56, 24F

03/09 03:57, , 25F
在討論階段是的,但是要實證前必須捨棄這個見解
03/09 03:57, 25F

03/09 10:27, , 26F
其實我真的很不喜歡這樣,一開始我都是很認真的想交
03/09 10:27, 26F

03/09 10:27, , 27F
流並不吝於分享我所知道的,但到最後我才知道對方只
03/09 10:27, 27F

03/09 10:27, , 28F
是出來賣弄已存在的名相,但其實一點有建樹的東西都
03/09 10:27, 28F

03/09 10:27, , 29F
講不出,好幾次都這樣,在懵懂的時期多多求教才是進
03/09 10:27, 29F

03/09 10:27, , 30F
步的手段。
03/09 10:27, 30F
※ 編輯: WEINUO (1.160.114.180), 03/09/2017 12:42:16

03/09 18:17, , 31F
解脫輪迴,要斷見惑八十八使、思惑八十一品。
03/09 18:17, 31F

03/09 18:18, , 32F
姑且不論思惑,只單看見惑就好,見惑斷盡證初果。
03/09 18:18, 32F
還有 26 則推文
03/09 22:45, , 59F
所修一法皆圓滿,如施一錢、功德等同施法界全體。
03/09 22:45, 59F

03/09 22:47, , 60F
這就是四種不同階段對於空義的體會。
03/09 22:47, 60F

03/09 22:49, , 61F
講空義二字,只是要對治見思二惑的方便說。
03/09 22:49, 61F
※ 編輯: WEINUO (175.181.156.116), 03/10/2017 00:15:03

03/09 22:51, , 62F
有云:大聖說空法,為離諸見故;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
03/09 22:51, 62F

03/09 22:53, , 63F
這從三跟四對於空義的解悟就能知道,真正的空義即是有義.
03/09 22:53, 63F

03/09 22:54, , 64F
見思二惑斷盡、後頭還有塵沙惑、後還有無明惑。
03/09 22:54, 64F

03/09 22:55, , 65F
三跟四就是要破後二種惑,但那已經屬於出三界聖者的功課.
03/09 22:55, 65F

03/09 22:58, , 66F
凡夫修學觀念可以後二者為究竟處,但下手實修是從前二者
03/09 22:58, 66F

03/09 22:58, , 67F
基礎開始觀行。
03/09 22:58, 67F

03/09 23:00, , 68F
版上常討論的,以萬法緣聚緣滅來觀空,便是第一種觀行法
03/09 23:00, 68F

03/09 23:02, , 69F
但這跟第二種無生法差別在哪 ? 無生法,即是本來就沒有。
03/09 23:02, 69F

03/09 23:03, , 70F
你還認為有生有滅,就表示沒有悟無生法,可見有多難,
03/09 23:03, 70F

03/09 23:03, , 71F
這也意味著我們末法根性其實是很低的。
03/09 23:03, 71F

03/09 23:07, , 72F
所以才說我們所理解的空義,猶恐連基本正見都還沒開啟,
03/09 23:07, 72F

03/09 23:07, , 73F
怎能去大談特談 ~
03/09 23:07, 73F

03/09 23:19, , 74F
人性本來皆有善根,但隨著教育與經歷,性格漸漸的產
03/09 23:19, 74F

03/09 23:19, , 75F
生差異性。。。有人說除非你當了老師,否則別亂臆測
03/09 23:19, 75F

03/09 23:19, , 76F
三字經的意思。
03/09 23:19, 76F

03/09 23:22, , 77F
我比較傾向於指出錯誤的段落,並給予正確的解答,如
03/09 23:22, 77F

03/09 23:22, , 78F
果是白話文就更好了,其實經文可以白話的,法師們都
03/09 23:22, 78F

03/09 23:22, , 79F
這麼做,但如果寫文言文,但自己也不知其真意,我覺
03/09 23:22, 79F

03/09 23:22, , 80F
得還是默默的看就好了。
03/09 23:22, 80F

03/09 23:26, , 81F
白話就是,把自己的體會放下,把經教的義理舉起。
03/09 23:26, 81F

03/09 23:27, , 82F
先有燈塔,才知道返航的路怎麼走。
03/09 23:27, 82F

03/09 23:32, , 83F
縱令你我大徹大悟也只不過船的引擎剛發動而已,離返航的
03/09 23:32, 83F

03/09 23:32, , 84F
路途還很遙遠。
03/09 23:32, 84F

03/09 23:36, , 85F
為什麼要談這些,因為版上已經有人隱約流露將誤當悟之事~
03/09 23:36, 85F

03/09 23:38, , 86F
先把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貪、嗔、癡、
03/09 23:38, 86F

03/09 23:40, , 87F
慢、疑、邪見。這十使先斷乾淨,再來談空談悟,都不遲。
03/09 23:40, 87F

03/09 23:42, , 88F
不要認為名相很多就排斥,名相就是讓我們對照的標準尺度~
03/09 23:42, 88F

03/09 23:43, , 89F
沒有列出經教的明確標準,怎能知道自己程度到哪。
03/09 23:43, 89F

03/09 23:59, , 90F
將誤當悟嗎?那要指出誤在哪裡才行,這樣才能教學相
03/09 23:59, 90F

03/09 23:59, , 91F
長,我並不排斥名相阿,只是把名相用現代語言來解釋
03/09 23:59, 91F

03/09 23:59, , 92F
,之前你也從我這裡理解了一些名相的意思不是嗎?因
03/09 23:59, 92F

03/09 23:59, , 93F
為直接貼經文在討論版上是沒意義的事,你貼一段他貼
03/09 23:59, 93F

03/09 23:59, , 94F
一段,對修行來說有什麼幫助?
03/09 23:59, 94F

03/12 19:51, , 95F
我最近的體會是,無我就沒人可以傷害你,打你,罵你,都能承
03/12 19:51, 95F

03/12 19:53, , 96F
無常的話,對任何事,都不比較不會計較,不會憂愁,能接受事
03/12 19:53, 96F

03/12 19:54, , 97F
空很深,我做不到五蘊皆空的境界,連布施都捐不了什麼錢了
03/12 19:54, 97F
文章代碼(AID): #1Om0R_i2 (Buddh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Om0R_i2 (Bud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