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再批五年五百億

看板AfterPhD作者 (nips)時間13年前 (2011/04/23 08:14), 編輯推噓5(5020)
留言25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9/12 (看更多)
台灣教育與研究的問題錯綜複雜 除了追求表象的百大與數字之外 整體環境的確已經落入沉珂之中 我要改進的還有 1.教授治校的問題 長期教授治校,使得校務只重視權力平衡 不重視正義與否,最後空間資源分配嚴重失衡 新興科系都被擠到很差的空間 學校叫不動系所 當然聘人時也管不動 只好由院系上下其手 甚至一個系的組三四人就可以決定人選 太強的人怕他留不住 同領域的也被排斥 外國的怕英文溝通出問題不敢聘 最後只好找一些好用但不見得是強的人 六年表現不好也不敢殺掉(殺了他 老的不就要自殺了) 2.人才不足的問題 研究的強盛靠的是教育作為後盾 台灣人口不多假設有10%的IQ高於130,那就有200萬人 但是大陸美國印度等上億人口若10%就有數千萬人 足以支撐各種尖端研究需求的人才 因此台灣必須學新加坡吸引外國的優秀人才才行 吸引他們入學甚至入籍來教書 因為這些人進來最終不是佔掉一個職缺 可能是產生更多職缺 3.提倡優質教育勝於菁英教育 目前教育部5y500E的菁英教育方式事實上無法提升太多研究人口 要把整體研究數值得提高必須把由基礎教育開始 若能由基礎教育把許多學生轉換化為優質人才 那過十餘年整體的優人研究人才比來才可能提高到20% 那就有400萬人了 國教十二年應該向下延伸道理在此 許多小一到小四在安親班混(不是很多人都能補英文) 讓他全面可以到校課輔 出生到六歲很多乏於照顧者(現在太多雙薪家庭 遠離父母居住者) 由政府辦理各種日夜間互助式托育所協助他們專心工作 (朱立倫最近好像有在做) 現在政府太怕搶走補教與托育業工作 因此不敢公辦許多相關措施 應該由政府出地(國小課後)甚至出人(流浪教師)幫助業者降低成本 做好做大規模 4.注意窮人無法翻身的教育問題 目前的教育越來越注重名校血統與甄試 使得窮人無法藉由用功念書翻身 許多有錢人利用許多人脈資源以甄試機會進入名校或醫科大學 時有所聞 最近也聽到部分類似家長的詢問或請託 沒有浮上檯面者是否更多? 甄試者利用大學研究所資源做研究(參與度多少 who knows)得到科展大獎 或教授幫兒子掛名paper也時有所聞 窮人不像過去有更多機會可以靠考試翻身 因此大學甄試錄取的規模不應該過於擴大 因為這已經侵蝕到憲法強調的公平性了 而過多甄試也將侵蝕基礎的學習 5人才培育需求失衡問題 現在大學招生員額無法新增 因此新興科技需求都無法滿足或調整 也該想個方法 ※ 引述《wangbtc (老王(T_T))》之銘言: : ※ 引述《nipsptt (nips)》之銘言: : : CRD是內行人 一針見血 : : 光是相同的設備 名校裡 一棟大樓裡就重複了好幾套 : : 明明是學校國科會教育部補助的錢 卻變個人實驗室的儀器 : : 不得已再買一套給大家用 : : 很多高貴的儀器 被拱在那裏 設下很多驗證關卡 : : 很多儀器也可能是錯誤的投資 一旦故障後 廠商要求高額維修 : : 付不起就放棄閒置 付得起就再另買一套 : : 教育部要搞中心研究 各校訂定收費都過高 限制也多 : : 不如把貴儀中心搞好 搞全 : : 很多大計畫沒有Knowhow 只有knowwhat- what equipment to purchase. : : 我國要搞好研究 先搞定要幾步驟 : : 1.健全貴重儀器管理分享 : : 讓專業的人去管理 : : 讓小咖也可以有機會做大研究 不用仰人鼻息 : : 人人有機會成功 : : 2.鼓勵創新跨領域與創意研究 : : 那些買整套大家伙的 除非貴儀沒有或能提出必要的創新條件 : : 可以省點花 : : 3.設計機制使大校多出的儀器可以轉移給需要的人 : : 嘗試新的想法 : 如果要搞一間台灣的caltech 很抱歉 台灣是絕對招不到caltech等級的學生的 : 也找不到這麼多那些等級的教授 : 今天美國歐洲的名校都打好這麼深遠的基礎 要跟他們搶學生實在不太可能 : 大家都在學術圈的範圍裏討論 講說要把錢集中 : 但從我的觀察 中研院跟台大某些等級的實驗室 經費要遠比國外多 : 可是還是做不出世界級的水準 : 我覺得原因是因為環境 : 放眼國際各大名校 所在的國家都是生活水準較高的地方 : 研究環境也較台灣好上許多 讀研究所的學生 基本上都是對研究有興趣的 : 不然大學畢業後 沒興趣的學生很多都是選擇就業 : 反觀台灣 研究所已經變成職業訓練所 : 這不是什麼幾年幾百億可以改善的 : 用錢可以治標 但沒辦法治本 : 政府要幫助的是 如何讓研究不再只是論文數的比較 : 而是重視論文的質量 所謂名校 要是招不到好學生 : 有名的學校也做不出好研究 : 而如何讓研究的環境變好 讓學生可以專心研究上 : 而不是擔心要是沒人脈 又沒有paper以後找不到工作 空有一身技術卻無用 : 所以我覺得這個問題是很複雜的 而不是單方面錢的問題 : 如果只是想搞出前百大的名校 那只是帳面上好看 : 但從根就已經爛起了 : 要解決 必須從整個社會做起 一步一步來 才會打下深遠的基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233.229.142

04/23 09:54, , 1F
如果人口智商是高斯分布 那麼IQ130應該人口的3%不到
04/23 09:54, 1F

04/23 09:54, , 2F
大概只有約莫六七十萬了
04/23 09:54, 2F

04/23 11:31, , 3F
同意
04/23 11:31, 3F

04/23 12:15, , 4F
沒有記錯的話 實證研究上IQ和創造性表現並無很強的相關
04/23 12:15, 4F

04/23 12:18, , 5F
對於需要高創造力的研究來說 人格或環境因素可等能更重要
04/23 12:18, 5F

04/23 20:50, , 6F
還有 高IQ的人 未必是努力工作的人 這和成長環境與人格也有關
04/23 20:50, 6F

04/23 21:48, , 7F
基本上 高IQ+努力工作. 兩者得兼具. 沒有那個IQ,純粹就只
04/23 21:48, 7F

04/23 21:48, , 8F
是瞎忙而已..
04/23 21:48, 8F

04/23 21:50, , 9F
"窮人無法翻身" 這個跟國小、國中、高中教育比較有關
04/23 21:50, 9F

04/23 21:51, , 10F
基本上現在看到的問題是有錢人去明星國高中. 小孩子可以
04/23 21:51, 10F

04/23 21:51, , 11F
學一堆才藝,參加一堆比賽,出國交流. 學業可以花大錢去補
04/23 21:51, 11F

04/23 21:52, , 12F
習,請家教. 阿這樣子當然他成績也不會太差,又有很多才藝
04/23 21:52, 12F

04/23 21:52, , 13F
要大學部錄取他也說不過去.
04/23 21:52, 13F

04/23 21:53, , 14F
所以我是覺得在國高中以下的教育對於弱勢應該要有相應的
04/23 21:53, 14F

04/23 21:54, , 15F
補助. 比如說課後輔導,以及去參加比賽所需要的經費補助等
04/23 21:54, 15F

04/23 23:30, , 16F
我倒覺得高中以下的教育應該要分流,不應該鼓勵大家一
04/23 23:30, 16F

04/23 23:31, , 17F
窩蜂擠大學。臺灣真的該多重視專業教育,鼓勵全方位發
04/23 23:31, 17F

04/23 23:32, , 18F
展,讓想搞音樂的能唸音樂,想搞體育的多練習
04/23 23:32, 18F

04/23 23:32, , 19F
不一窩蜂擠大學,會有大學收不到學生倒店:p
04/23 23:32, 19F

04/24 07:20, , 20F
我覺得比較大的問題是, 我們真的需要這麼多的研究人才
04/24 07:20, 20F

04/24 07:20, , 21F
因為研究人才的培養成本真的太高, 但實際的經濟效益難說
04/24 07:20, 21F

04/24 07:21, , 22F
就國家的角度來說, 把一堆人變成研究人, 不見得是有利的
04/24 07:21, 22F

04/24 07:22, , 23F
四百萬人做研究不會太多嗎?畢竟其他職業也需要人力貢獻
04/24 07:22, 23F

04/24 09:17, , 24F
養一堆抓不到老鼠的貓博,還嫌待遇低不足吸納天才諾獎博?!
04/24 09:17, 24F

04/24 09:21, , 25F
引進,量產造出大堆博研究指導,引導台灣人走出啥幸福前景?
04/24 09:21, 25F
文章代碼(AID): #1DiXdrXF (AfterPh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DiXdrXF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