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再批五年五百億

看板AfterPhD作者 (nips)時間13年前 (2011/04/14 06:54), 編輯推噓5(5046)
留言51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12 (看更多)
我同意做研究是一定要有錢的 但是花大錢要花對地方 很多大計畫成果就是用很多人PI國科會計畫成果重覆堆砌的結果 意義何在? 五年五百億花錢比校的排名更是完全錯誤的決策 這是只就表象上拉高(或集中施肥)某些長得較好的稻苗讓他長高 對整體肥料有限 稻子吸收能力有限 高苗肥有限 低苗瘦成枯 實際對整體稻田稻子的豐收與否沒有幫助 說清楚一點,這件事分成研究與教育兩部分 雖然有重複 國家發展研究的目的 是作為整體科技與工業的後盾 應該要就計畫 審計畫給錢 看你過去的成果與計劃的內容 可以給你大錢 這件事國科會現有專題計畫就可以搞定 國家教育的目的 是讓人民學習實現夢想與幸福的能力 孔老夫子告訴我們 有教無類 因材施教 就這麼簡單 教育部作的是把資源集中給精英 技職弱化 學校分類 完全忽略一般學校裡面學生的多樣性與潛力 現在五年五百億是教育部在搞學校提升研究(中心比較合理多些) 結果是違法教育原則 也破壞研究計畫審議的基本法則(提研究計畫 審成果) 就如齊宣王喜聽百人吹竽 有濫竽充數 死後湣王立 好獨奏 濫竽皆逃 我們教育部整在創造這樣的環境 其中不少資源就是浪費了 至於李遠哲 王中林的例子,在他們成名後 當然不缺經費,成名前總有一段經費有限辛苦經營的歷程 才會鍛鍊自己兜的功力 現在很多大校博士的訓練是有很好的設備 做不錯的研究 但他們沒有被機會訓練要自己做出一套系統 但到了自力為王 沒有大錢就搞不下去了 ※ 引述《littlest (讀冊人...)》之銘言: : 看你舉的例子.....實在是.... : 吳茂昆李遠哲這些人當初的實驗室資源都很多阿... : 為什麼總有人以為"儀器是自己拼湊的" = "比較便宜" : 為什麼不想成, 他們竟然有多的錢可以讓學生自己拼湊儀器不用害怕錢不夠... : 王中林測ZnO壓電性那套儀器也是自己拼湊的阿, : 有人會說王中林實驗室很窮?? : 理論科學我是不清楚, 可是實驗科學類的學科.. : 有錢不見得可以做出什麼, 可是沒錢真的什麼都做不出來... : 你空有多好的idea, 你的TEM拍不清楚, SEM解析度不夠, 誰會相信你的ide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233.224.175

04/14 08:27, , 1F
是啊. 所以趕快去搞一所台灣版的caltech. 看能不能招到
04/14 08:27, 1F

04/14 08:28, , 2F
少年李遠哲、少年王中林等級的AP吧.
04/14 08:28, 2F

04/14 08:29, , 3F
以目前的搞法. 不管是五年五百億、彈薪、攻頂..基本上都是
04/14 08:29, 3F

04/14 08:31, , 4F
換湯不換藥啦(就是大山頭在按資排輩輪流分錢而已). 背後
04/14 08:31, 4F

04/14 08:33, , 5F
的問題是這些山頭也老了(有些是國外成名後請回來養老的)
04/14 08:33, 5F

04/14 08:34, , 6F
阿有些純粹只是國內山大王型的. 所以錢都給他們拿去,基本
04/14 08:34, 6F

04/14 08:35, , 7F
上也很難有什麼大的科研突破啦.
04/14 08:35, 7F

04/14 08:36, , 8F
而且你今天招的AP如果不夠優秀. 那明天基本上又是一堆國內
04/14 08:36, 8F

04/14 08:36, , 9F
山大王(最好情況). 整個學術環境基本上還是老樣子..
04/14 08:36, 9F

04/14 08:56, , 10F
樓上說的資源集中,點子雖然好,但在台灣行不通的啦。
04/14 08:56, 10F

04/14 08:57, , 11F
現在光不中研院就已經被戰成什麼樣子了....
04/14 08:57, 11F

04/14 08:57, , 12F
^^ 多打一個不字
04/14 08:57, 12F

04/14 09:08, , 13F
感覺上中研院當初的定位應該是類似美國National Academies
04/14 09:08, 13F

04/14 09:09, , 14F
或英國的Royal Society. 不過我們現在好像把它搞成有點像
04/14 09:09, 14F

04/14 09:10, , 15F
兼具government research lab的感覺. 這大概是台灣獨創的
04/14 09:10, 15F

04/14 09:10, , 16F
中研院我覺得也是需要一起整頓一下. 看是要讓他就改制成大
04/14 09:10, 16F

04/14 09:11, , 17F
學...成為名副其實的台灣龍頭研究單位(台灣版caltech)
04/14 09:11, 17F

04/14 09:12, , 18F
不但做頂尖研究,也能更負責地去培育頂尖人才(學、碩、博)
04/14 09:12, 18F

04/14 09:13, , 19F
或是就廢了目前的研究員制度. 讓這些研究員看是要去台大
04/14 09:13, 19F

04/14 09:13, , 20F
或是看教育部想扶植哪家成為caltech的那邊(去競爭position
04/14 09:13, 20F

04/14 09:14, , 21F
不代表保證進得去). 然後中研院就回歸像royal society那樣
04/14 09:14, 21F

04/14 09:14, , 22F
的設計初衷. 台灣已經夠小了,又搞了這麼多都要拼"頂尖"的
04/14 09:14, 22F

04/14 09:14, , 23F
研究單位..實在是太自不量力了
04/14 09:14, 23F

04/14 09:34, , 24F
我覺得national academy或royal society的類比不好,倒覺
04/14 09:34, 24F

04/14 09:34, , 25F
得中研院比較像max planck。總之,現在有個國家級研究機構
04/14 09:34, 25F

04/14 09:35, , 26F
在那,拿比大學還多的錢,各大學就已經跳腳不已了,你還期
04/14 09:35, 26F

04/14 09:35, , 27F
望要進一步武裝這個單位然後各大學不會群起攻之嗎?難....
04/14 09:35, 27F

04/14 09:50, , 28F
廣設研究單位,廣設研究型大學,廣設大學...只能怪當初沒遠
04/14 09:50, 28F

04/14 09:50, , 29F
見. 現在真的是爛攤子一個在那邊很難動了
04/14 09:50, 29F

04/14 10:12, , 30F
台灣的學校已經夠多了, 千萬不要再讓中研院變學校...
04/14 10:12, 30F

04/14 10:15, , 31F
我覺得做真正該擔負研究責任的單位不應該是學校
04/14 10:15, 31F

04/14 10:15, , 32F
而是中研院, 工研院與各國家實驗室才對
04/14 10:15, 32F

04/14 10:17, , 33F
學校主責是培育人才, 研究是附帶的...
04/14 10:17, 33F

04/14 10:18, , 34F
中研院的確比較像Max Planck, 因為有實體單位也聘了一堆人
04/14 10:18, 34F

04/14 13:07, , 35F
不過矛盾的一個現象是中研院院士多數都是學校教授背景
04/14 13:07, 35F

04/14 13:07, , 36F
如果學校都不做研究了. 那以後我們會不會聘不到院士了
04/14 13:07, 36F

04/14 13:10, , 37F
歐..應該是不會. 我們的院士好像多數都是美國大學的華人
04/14 13:10, 37F

04/14 13:10, , 38F
教授. 美國的大學應該不會不做研究.
04/14 13:10, 38F

04/14 14:42, , 39F
學校做研究當然是需要, 不過不表示中研院該走大學路線
04/14 14:42, 39F

04/14 19:26, , 40F
美國有很教學型大學,真的不怎麼作研究
04/14 19:26, 40F

04/14 20:05, , 41F
要不然你覺得要給哪些大學哩? 給最爛的後5所嗎?
04/14 20:05, 41F

04/14 20:07, , 42F
技職弱化??? 是技職體系自己打不贏就加入一般大學, 怪我摟?
04/14 20:07, 42F

04/14 20:08, , 43F
先把大學關一半, 再來談怎麼提升品質吧...這才是大毒瘤
04/14 20:08, 43F

04/14 20:09, , 44F
少了一半的大學, 少了一半的碩士, 國家不但少花錢,還多了最
04/14 20:09, 44F

04/14 20:09, , 45F
年輕有淺力的生產力....
04/14 20:09, 45F

04/15 11:22, , 46F
技職體系打不贏人?目標設錯把技職和普大混雜在一起
04/15 11:22, 46F

04/15 11:23, , 47F
才是技職沒落的主因吧?叫豹跟老鷹比飛?比輸了來說
04/15 11:23, 47F

04/15 11:23, , 48F
豹是廢材?
04/15 11:23, 48F

04/15 11:26, , 49F
技職體系不應該以研究為主軸才是主因 要不在廣設大學
04/15 11:26, 49F

04/15 11:26, , 50F
之前 不少強者都會放棄念高中去唸五專高職 何來打不
04/15 11:26, 50F

04/15 11:27, , 51F
贏之說?以前台北工專的地位 應該不需要多說了吧?
04/15 11:27, 51F
文章代碼(AID): #1DfYcIED (AfterPh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DfYcIED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