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再批五年五百億

看板AfterPhD作者 (devicedesign)時間13年前 (2011/04/15 13:11), 編輯推噓6(6028)
留言34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12 (看更多)
※ 引述《littlest (讀冊人...)》之銘言: : 看你舉的例子.....實在是.... : 吳茂昆李遠哲這些人當初的實驗室資源都很多阿... : 為什麼總有人以為"儀器是自己拼湊的" = "比較便宜" : 為什麼不想成, 他們竟然有多的錢可以讓學生自己拼湊儀器不用害怕錢不夠... : 王中林測ZnO壓電性那套儀器也是自己拼湊的阿, : 有人會說王中林實驗室很窮?? : 理論科學我是不清楚, 可是實驗科學類的學科.. : 有錢不見得可以做出什麼, 可是沒錢真的什麼都做不出來... : 你空有多好的idea, 你的TEM拍不清楚, SEM解析度不夠, 誰會相信你的idea? 好的研究不一定要花大錢,拼湊的儀器的確比較便宜.原PO舉的例子哪裡錯了? 但為何有錢的實驗室寧願自己裝機台? 因為真正尖端研究的設備是買不到的,只能自己裝,不是錢的問題. 美國的實驗室可以把一台舊儀器拆掉,組裝出新的設備,不僅做出尖端的研 究,經費使用上的效率也很高. 只是這一招在台灣很難施展得開. 首先培養學生裝設備,快則兩三年,慢則五六年,一篇SCI都生不出來,不要說 學生難過,新進的老師更受不了. 在美國拿博士不一定要有發表,因此裝設備的學生即使發表很少,沒有畢業的 後顧之憂. 再來就是採購的問題,花大錢買設備一次招標就解決了,自己組裝設備,N項配 件就招標N次.還要防廠商惡性低價搶標,給你一個不死不活的次等貨,拿了七 成貨款就跑路了,讓整個儀器系統掛掉. 因此在國內做研究有錢就買現成的,沒錢就用借的,不要自己裝,用現成的設備 變一下條件,只要題目熱門,SCI論文數就源源不絕. 然而台灣研究生欠缺動手的經驗,又為了衝論文數,機台容易故障,因採購的問 題維修麻煩,於是學校又叫窮,逼政府給經費買新設備. 就現成設備來看,台灣不輸美國,美國拿個計劃overhead抽五成到七成,還要付 學生昂貴的學費,真正到手其實不多.有次美國的教授參觀完實驗室後,很驚訝 台灣的設備竟然這麼好,卻沒做出重要的研究,我只能苦笑,因為整個環境制度 風氣都不一樣. 就產業界來說,企業負擔得起更好的設備,根本看不上大學買的現成儀器,畢業 生在學校使用設備的經驗一點用處也沒有,不如砍掉重練. 所以,國內學術研究的主要問題真的是沒錢嗎?當效率效果都有疑慮時,砸大錢 到底是為了什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32.84.114

04/15 13:18, , 1F
害我開燈了一下....
04/15 13:18, 1F

04/15 13:22, , 2F
這些大實驗室自己組儀器是因為商業產品不夠強悍,並沒有省
04/15 13:22, 2F

04/15 13:23, , 3F
錢,有時更花錢。當沒人聰明時,有時就得比拼儀器的靈敏度,
04/15 13:23, 3F

04/15 13:36, , 4F
台灣買機器用機器的多,真正完全明白機器在測啥的少
04/15 13:36, 4F

04/15 13:38, , 5F
反正數據跑出來,管他對不對,結果唬爛一下發出去就好
04/15 13:38, 5F

04/15 13:40, , 6F
當然沒人會想組機器.
04/15 13:40, 6F

04/15 13:44, , 7F
台灣就是目光如豆,做什麼都急功近利炒短線
04/15 13:44, 7F

04/15 13:45, , 8F
原來有抱負的新人進圈子後也只能照台灣規則玩
04/15 13:45, 8F

04/15 13:47, , 9F
久了也麻木,後來對學術很純真的熱忱也消失了
04/15 13:47, 9F

04/15 14:34, , 10F
所以"人"是很重要的. 如何吸引到懂得自己裝機器,不屑做那
04/15 14:34, 10F

04/15 14:34, , 11F
只調個參數跑個圖就發篇paper的那類人. 是我們要好好思索
04/15 14:34, 11F

04/15 14:34, , 12F
的.
04/15 14:34, 12F

04/15 14:44, , 13F
內行! 在台灣要搞真正創新的人, 面臨的環境風險實在太大
04/15 14:44, 13F

04/15 14:46, , 14F
當老師自己都不想承受創新所帶來的風險時, 是帶不出想自己
04/15 14:46, 14F

04/15 14:46, , 15F
搞創新自己裝機器的學生
04/15 14:46, 15F

04/15 14:47, , 16F
不過話說回來, 台灣業界這方面的問題更嚴重
04/15 14:47, 16F

04/15 14:48, , 17F
要的只是 "創新的收入", 不太會專注 "創新的技術"
04/15 14:48, 17F

04/15 15:45, , 18F
快十年前全台灣的DNA sequencer就超過百台了.
04/15 15:45, 18F

04/15 15:45, , 19F
老闆說的。因為我們實驗室也想買,但是國科會不給買 >_<
04/15 15:45, 19F

04/15 15:46, , 20F
我們以前還買了一臺microarray reader放到我畢業都沒人用..
04/15 15:46, 20F

04/16 00:05, , 21F
講到發表這件事情 之前幾個美國教授來參訪我們的研究室
04/16 00:05, 21F

04/16 00:06, , 22F
並聽一些學長姐報告自己的研究 那些美國的教授說 很好啊
04/16 00:06, 22F

04/16 00:06, , 23F
你可以畢業了 .. 但學長姐都說不行 那些美國教授非常疑惑
04/16 00:06, 23F

04/16 00:07, , 24F
學長姐說 因為要三篇SCI才行畢業 那些教授表情真的是震
04/16 00:07, 24F

04/16 00:07, , 25F
驚阿XDD 說他們從來沒聽說過畢業規定要有論文的
04/16 00:07, 25F

04/16 00:08, , 26F
那兩個教授在美國都是算我們領域很有名的教授說..
04/16 00:08, 26F

04/16 10:57, , 27F
我們這邊也是啊,我在美國的研究所,沒論文也是可以畢業的
04/16 10:57, 27F

04/16 10:57, , 28F
重點是把關的人覺得你做的東西有價值,又有完整性,就會讓
04/16 10:57, 28F

04/16 10:58, , 29F
你走了,畢業後再發表也沒關係,反正好東西不會發不出去。
04/16 10:58, 29F

04/17 01:36, , 30F
我個人國外的經驗是 國外的教授很知道什麼文章要投哪裡
04/17 01:36, 30F

04/17 01:37, , 31F
會上 浪費時間在referee之間很沒意義 但國內教授可能
04/17 01:37, 31F

04/17 01:38, , 32F
因為國科會遊戲規則 常常是從上試到下 最苦的是學生
04/17 01:38, 32F

04/19 19:25, , 33F
領域不同不能隨便套用 在電波領域 如果連VNA,Pattern gne,
04/19 19:25, 33F

04/19 19:25, , 34F
TDR等儀器都要自己兜 哪還做什麼研究!?
04/19 19:25, 34F
文章代碼(AID): #1DfzDqNU (AfterPh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DfzDqNU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