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查詢 / Eriri

總覽項目: 發文 | 留言 | 暱稱
作者 Eriri 在 PTT [ Physics ] 看板的留言(推文), 共2672則
限定看板:Physics
[問題] 人類有能力用電腦模擬找出新材料來嗎
[ Physics ]98 留言, 推噓總分: +18
作者: meblessme - 發表於 2022/01/12 14:16(2年前)
95FEriri: 量子蒙卡的問題也不只是速度慢而已01/18 08:32
96FEriri: 回原po 實務上 科學家常常不是微觀或那麼多資訊的情況下去01/18 08:35
97FEriri: 模擬新材料 事實上不要說預測新材料 很多時候其實連解釋已01/18 08:35
98FEriri: 知材料都不一定作得很好 或者只能解釋其中某一部分性質01/18 08:36
[情報] 2021 諾貝爾物理獎
[ Physics ]75 留言, 推噓總分: +13
作者: rayisgreat - 發表於 2021/10/05 18:06(2年前)
16FEriri: 在台灣的確很冷門阿 台灣連人家做了四十年的東西都難以欣賞10/09 19:44
17FEriri: 例如這次關於Giorgio Parisi 雖說很大程度他的確因為spin10/09 19:55
18FEriri: glass上的研究而得獎 但首先 他在統計物理的研究 遠遠不只10/09 19:56
19FEriri: 如此 事實上他連氣候變遷的研究都做過10/09 19:57
20FEriri: 再來 spin glass像是原型 其中很多觀念跟技巧 啟發與影響了10/09 19:58
21FEriri: 後來很多生物物理 神經科學 甚至機器學習的發展10/09 19:59
22FEriri: 而很大程度 要不是因為後面幾個領域現在已經變得如此重要10/09 20:05
23FEriri: 單單只是spin glass 大概也是很難得到諾獎委員的青睞10/09 20:05
24FEriri: 而這方面都是在台灣很難去認識的物理的 沒甚麼台灣人真正10/09 20:06
25FEriri: 在做這些基礎理論的聯繫10/09 20:08
26FEriri: 在我看來 雖說諾獎委員這次給的是複雜系統 但更大的意涵卻10/09 20:17
27FEriri: 像是 表達了對於基礎交叉科學的重視10/09 20:17
28FEriri: 當然 美國已經重視很久了 然而在台灣 卻完全不是這樣10/09 20:18
39FEriri: 穿鑿附會 啟發想法 那也足夠諾貝爾獎委員把這個四十年前的10/13 03:34
40FEriri: 工作拿出來特別頒獎了10/13 03:34
41FEriri: 我相信很多台灣學物理的根本不太知道Parisi是誰 包含教授10/13 03:35
44FEriri: 這就是我覺得最奇怪的地方 那就是其實多數的美國教授 都對10/13 06:33
45FEriri: 於不是自己做的領域 還是有點基本的興趣 甚至是基礎的理解10/13 06:34
46FEriri: 像是Parisi 就算不必是做spin glass或者複雜系統的 知道他10/13 06:34
47FEriri: 成就的人 還有spin glass重要性的 還是頗多(我指美國教授)10/13 06:35
48FEriri: 但在台灣卻不是這樣 大家都覺得只要知道自己的領域就很足夠10/13 06:36
49FEriri: 這多少反映 為什麼台灣要發展基礎交叉科學會是這麼的難~10/13 06:36
50FEriri: 你覺得只要懂自己的領域就夠了 但至少對Parisi這樣的物理家10/13 06:53
51FEriri: 肯定不是這樣的 Parisi的PhD是做高能理論的 他的PhD老闆是10/13 06:54
52FEriri: 高能現象學中很有名的Cabibbo 也是差點能拿諾貝爾獎的人10/13 06:54
53FEriri: 而Parisi自己在高能理論也是有非常重要的工作的 光那個工作10/13 06:55
54FEriri: 就足以讓他名流歷史 他也不是最早做spin glass的物理學家10/13 06:56
55FEriri: 然而他並沒有因為自己是做高能理論而成名 而不再對其他領域10/13 06:57
56FEriri: 感興趣10/13 06:57
65FEriri: KPZ equation還是足夠有名的10/13 08:02
66FEriri: 只是當然在台灣知道得更少10/13 08:02
67FEriri: 台灣的畫地自限程度是更誇張的 是跨出自己領域 連基本理解10/13 08:03
68FEriri: 都做不到的 也不會欣賞 大概聽了也只會: 喔10/13 08:03
69FEriri: 當然 那個理論物理還能多少啟發其他交叉科學的時代 就算在10/13 08:07
70FEriri: 歐美 可能也就只存在於那美好的古老時光 現在要做那些甚麼10/13 08:09
71FEriri: 交叉科學 物理式的方法或理解 甚至不見得是必要的10/13 08:11
Re: [問題] 人類出現之前的量子力學理論
[ Physics ]172 留言, 推噓總分: +6
作者: pionlang5566 - 發表於 2021/09/15 21:31(2年前)
3FEriri: 你應該只是大學生吧...09/16 01:50
4FEriri: 誰告訴你量子力學只要能算出來就好的? 台灣大學教授吧09/16 01:50
5FEriri: 說量子力學只要算出來就好的 才是五十年前物理學家的嘴砲09/16 01:50
6FEriri: 溫伯格都承認傳統量子力學有很多讓他不滿意或不理解的地方09/16 01:51
7FEriri: 't Hooft這麼天才的物理學家 人生晚年也都浪費時間在量子力09/16 01:52
8FEriri: 學的根本詮釋上 大概只有台灣學界下的人 才真的以為量子力09/16 01:53
9FEriri: 學還真的只要能算就好了 物理對各位可能太複雜了 還是回去09/16 01:54
10FEriri: 搞工程跟材料吧09/16 01:54
15FEriri: 所以我的意思很簡單 low逼就要知道自己是low逼 而不是假裝09/16 06:19
16FEriri: 很多事情真的不能也不該討論 哪怕在台灣沒有辦法好好討論09/16 06:20
17FEriri: 上篇文章 在我看來 當然寫得不能說很好 畢竟其實也沒給太多09/16 06:21
18FEriri: 解釋或者是原始文獻 但像這篇這種五十年前教科書上的回答09/16 06:22
19FEriri: 那還是算了 因為這麼多年來 這方面並不是沒有一流的理論或09/16 06:23
20FEriri: 實驗物理學家再繼續投入 雖然進展緩慢 很多也沒能對圈子外09/16 06:23
21FEriri: 的人有太多啟發 但未必就真是甚麼嘴砲或完全不能稱為科學09/16 06:24
25FEriri: 事實上他這篇low到已經不是說哪種詮釋的問題 而是連薛丁格09/16 06:46
26FEriri: 的貓都可以當作是無意義的問題...09/16 06:46
33FEriri: 看到連薛丁格的貓都可以說成無意義的 還要反駁幹嘛 浪費時09/16 09:33
34FEriri: 間 反正也是在台灣受教育阿 博不博有甚麼差09/16 09:34
35FEriri: 我別的就不多說啦 就算是非常不極端的立場 薛丁格的貓都是09/16 09:34
37FEriri: 有意義的問題: 為什麼宏觀的物體形成疊加態會覺得奇怪? 但09/16 09:35
38FEriri: 微觀的卻不會? 這中間的區別是甚麼?09/16 09:35
39FEriri: 事實上這就是quantum decoherence在回答的問題 你隨便查幾09/16 09:36
40FEriri: 個Zurek的文章都會知道 不知道Zurek是誰那就當我對牛彈琴09/16 09:36
41FEriri: https://arxiv.org/abs/quant-ph/030607209/16 09:36
44FEriri: 眼光只要在在台灣找教職 當然不用研究物理問題啊 這就是我09/16 09:38
47FEriri: 所謂的low阿~ 研究工程跟材料 在台灣的確更好找教職09/16 09:39
48FEriri: 可惜這離開台灣 這世界也沒人在意大多數台灣教授研究甚麼09/16 09:39
50FEriri: 我當然讀過阿 我也解釋了decoherence在薛丁格的貓是在回答09/16 09:40
52FEriri: 甚麼 Zurek幾乎半輩子都在研究這個問題 人家甚麼層級 還說09/16 09:40
53FEriri: 人家研究的是無意義的問題...09/16 09:40
54FEriri: 我在台大讀書 在美國讀PhD 在北美作博後 當然知道我low逼阿09/16 09:41
55FEriri: 所以怎麼會敢說薛丁格的貓是無意義的問題這種話09/16 09:42
56FEriri: 有沒有半死半活的貓 從來就不是薛丁格的問題所在09/16 09:43
57FEriri: 因為答案就是沒有 所以才奇怪: 為什麼在微觀會有疊加態 但09/16 09:43
58FEriri: 在古典世界卻沒有? 物理法則應該是通用的 這中間的區別是什09/16 09:43
59FEriri: 麼? 五十年前的物理學家的確是說不清的09/16 09:44
60FEriri: 否則薛丁格哪有傻到會問這種問題09/16 09:44
61FEriri: 正是因為後面有物理學家把這當一回事 而沒有說量子力學只要09/16 09:45
62FEriri: 能算就好 才會有quantum decoherence一系列無論實驗或理論09/16 09:45
63FEriri: 的進展 人家Haroche都因為這方面有關實驗間接拿諾貝爾獎了09/16 09:46
67FEriri: 事實上 不要覺得那些花時間討論量子力學基礎的人真的是浪費09/16 10:05
68FEriri: 時間 五十年前的確在學界很少人願意花時間 無論歐美 但就是09/16 10:06
69FEriri: 有一群人不死心 例如Bell 才間接有了後面許多量子科技的突09/16 10:06
70FEriri: 破 我跟Aspect當面聊過 他說他當初就是因為覺得愛因斯坦對09/16 10:07
71FEriri: 量子力學的看法是更有道理的 所以才會想要去設計實驗驗證09/16 10:07
72FEriri: Bell不等式 哪怕最後結果是愛因斯坦是錯的 這樣的好奇心終09/16 10:08
73FEriri: 究激發了進步 這種進步不是甚麼"閉上嘴 做計算" 就能實現的09/16 10:08
74FEriri: 台灣如果真的有心要發展量子科技 而不是趕流行跟風 那就不09/16 10:09
75FEriri: 要假裝物理問題真不是問題 也就是台灣過往就是這樣的教育09/16 10:10
76FEriri: 很多學生出國後也不會想太偏量子基礎的實驗 現在量子計算大09/16 10:10
77FEriri: 火 才發現根本找不到台灣做那方面的人 那些量子計算做得好09/16 10:11
78FEriri: 的實驗組大牛 以往就是當初因為做這些跟量子基礎有關的實驗09/16 10:12
79FEriri: 而累積起學術地位09/16 10:12
80FEriri: 至於我說的low逼 我並不是特別針對你 我只是在說 像你和我09/16 10:13
81FEriri: 這種學界小咖 研究成果無法問達於世 都無所謂 但至少要知道09/16 10:13
82FEriri: 這世界有一群一流的人或者至少在努力的人 他們在研究些甚09/16 10:14
83FEriri: 麼 而不是因為自己在台灣的環境下都沒聽幾個人講過 就覺得09/16 10:15
84FEriri: 是沒有意義的09/16 10:15
100FEriri: 話說我現在才注意到那句...還問我提疊加態幹嘛...薛丁格所09/16 14:12
101FEriri: 謂又生又死的貓就是指疊加態啦...人家到底在問甚麼都不清楚09/16 14:13
102FEriri: https://reurl.cc/n5nq2609/16 14:22
103FEriri: 2012諾貝爾物理解的介紹中 有解釋Haroche的貢獻與薛丁格的09/16 14:23
104FEriri: 貓 科普等級可點開Information for the Public 詳細點可點09/16 14:26
105FEriri: Scientific Background 人家因為從不覺得這問題是無意義的09/16 14:26
106FEriri: 或者至少人家看得懂薛丁格到底在問甚麼 所以才有機會拿諾獎09/16 14:27
107FEriri: 順便補一下樓上說的油滴實驗無法解釋量子現象的文章09/16 14:29
108FEriri: https://reurl.cc/dxV1Yq09/16 14:29
111FEriri: 結論是沒人知道貓本身是怎樣 Haroche只是展示比以量子尺度09/17 02:40
112FEriri: 而言很巨大的物體 怎樣的從量子疊加態 經過decoherence 而09/17 02:41
113FEriri: 逐漸失去量子疊加性質 在哥本哈根權勢中 這的確是沒有說清09/17 02:41
114FEriri: 楚的 只是說波函數直接"塌陷"了 這算是最不極端的立場 大概09/17 02:43
115FEriri: 其實也是多數物理學家會認同的對哥本哈根權勢的簡單修正09/17 02:43
116FEriri: 但薛丁格跟愛因斯坦會不會滿意 那就不知道了09/17 02:45
119FEriri: 我不會荷語 其實你應該問上面的r大 他在荷蘭讀書的XD09/17 02:52
123FEriri: 可以說是補充阿 但不管怎麼說 一開始波爾海森堡他們的確沒09/17 03:42
124FEriri: 有想的那麼深入 才會特別把態塌陷的假設分開 從decoherence09/17 03:42
125FEriri: 的角度 儀器跟觀測系統的聯合依時演化 自然會導向觀測系統09/17 03:43
126FEriri: 的態塌陷 這過程是連續的 而非是截斷的 我想很多早期大物理09/17 03:44
127FEriri: 學家(像是Landau) 應該很早就有這種sense09/17 03:44
128FEriri: decoherence應該沒法做那麼大吧XD 我不知道目前最大可以展09/17 03:45
129FEriri: 示的尺度是多少09/17 03:45
130FEriri: 但decoherence也只是最不極端的 根本上沒有否決哥本哈根 還09/17 03:46
131FEriri: 是有很多問題依然沒法讓所有人滿意 所以Zurek半輩子在補洞09/17 03:46
132FEriri: Weinberg也依然表持對傳統量子力學的部分疑問 t'Hooft甚至09/17 03:47
133FEriri: 直接擁抱superdeterminism09/17 03:48
134FEriri: 對我來說 我的確不常思考或者特別follow這方面的研究 除去09/17 03:50
135FEriri: 一些大哉問 decoherence已經能解決我會碰到的疑惑 但我也不09/17 03:54
136FEriri: 會否定 像是Weinberg t'Hooft 甚至是Penrose 他們都依然對09/17 03:55
137FEriri: 量子力學的根本抱有一定的懷疑 這是在浪費時間 更多的可能09/17 03:56
138FEriri: 是因為我太low逼 所以沒法完全體會他們的疑惑 也說不定09/17 03:57
139FEriri: 這是Weinberg公開提到對量子力學基礎的疑惑:09/17 04:08
140FEriri: https://reurl.cc/n5n23e09/17 04:08
141FEriri: 他沒法完全接受環境造中的隨機性造成decoherence的解釋09/17 04:11
152FEriri: "整個宇宙的波函數" 那就是我前面說的大哉問XD09/17 22:29
153FEriri: 想要挑戰早期宇宙跟量子重力的 很自然會遇到並自然進而思考09/17 22:31
154FEriri: 這類問題(但我low逼 我不需要lol)09/17 22:32
155FEriri: 我也不覺得真的大多數物理學家不能接受自然原理是機率性的09/17 22:32
156FEriri: 不過的確decoherence將一切藏到 儀器 系統 跟環境的交互作09/17 22:33
157FEriri: 用 對於某些追求根本的物理學家 還是像是偷吃步 畢竟跟環境09/17 22:34
158FEriri: 的交互作用的詳細形式 常常很難透過先驗的方式事先決定09/17 22:36
161FEriri: 是的 所以在我看來終究是種進步09/17 23:06
165FEriri: 怎麼測出可能根據系統不同而不太一定吧 但至少Haroche設計09/19 07:10
166FEriri: 一個很巧妙的實驗 就是對空腔光子和原子形成的糾纏態 再打09/19 07:11
167FEriri: 入另一個原子 這個原子的末態 會和空腔光子原子態的量子疊09/19 07:12
168FEriri: 加還有沒有保持有關 於是透過測量這個原子的資訊 可以得到09/19 07:15
169FEriri: 空腔原子光子糾纏態是否保持相干性 而Haroche觀察到了這個09/19 07:15
170FEriri: 相干性隨時間而消失的變化09/19 07:16
171FEriri: 這是他的實驗文章 https://reurl.cc/zWeYAy09/19 07:17
172FEriri: 還有整個實驗設計的理論 https://reurl.cc/l5RDv909/19 07:19
[新聞] 實驗證實極端條件下電子由 2 個粒子構成
[ Physics ]25 留言, 推噓總分: +10
作者: jackliao1990 - 發表於 2021/05/21 19:36(3年前)
12FEriri: 沒甚麼很早就知道...05/22 10:56
13FEriri: 理論物理學家當然吹spin liquid吹了幾十年 相關文章沒有上05/22 10:57
14FEriri: 萬也有上千 但實驗甚至數值上的絕對證據 一直都很含糊05/22 10:57
15FEriri: 這是一篇實驗文章 https://arxiv.org/abs/2102.1141005/22 10:59
16FEriri: 你要是覺得實驗上spin liquid的真實存在是早就知道的 並且05/22 11:00
17FEriri: 可以說服多數物理學家 應該是有資格拿個諾貝爾獎的05/22 11:00
[問題] 磁通量時變率與電動勢比值是1
[ Physics ]3 留言, 推噓總分: 0
作者: crazyjonas - 發表於 2021/03/23 10:07(3年前)
2FEriri: 你可以查一下高斯單位制 https://reurl.cc/YWGVZl03/26 02:52
Re: [問題] 非物理本科如何申請PhD
[ Physics ]33 留言, 推噓總分: +3
作者: afsmart - 發表於 2021/03/15 12:20(3年前)
7FEriri: 呃 因為他想要的不只是申請PhD 而是申請到top的PhD 然後之03/15 18:51
8FEriri: 後走學術找教職03/15 18:51
9FEriri: 後兩者都是會看年紀的 特別是找教職03/15 18:51
10FEriri: 想要好好認識四大力學 自己讀就可以了 甚至連大學都不用去.03/15 18:52
11FEriri: 如果只是想在人生某階段好好研究物理 拿個物理PhD 以後怎樣03/15 18:53
12FEriri: 無所謂 那當然選擇讀大學還是念碩士都無所謂03/15 18:55
13FEriri: 不過如果是想申到top20 然後將來找教職 考慮到年紀 那還是03/15 18:55
14FEriri: 功利點的好(但要是真的功利點 大概也不會拖到現在)03/15 18:56
15FEriri: 而且有碩士學位 就算北美PhD升不到 至少有歐陸可以選 只有03/15 19:02
16FEriri: 大學學位無法申請很多歐陸PhD的 不過如果目光只放在美國top03/15 19:03
17FEriri: 10就算了03/15 19:03
18FEriri: 或者這樣說 如果讀碩士然後去歐陸讀PhD 整個流程大概五到七03/15 19:41
19FEriri: 年就能完成 反過來 讀大學 然後去美國讀PhD 就算再順利大概03/15 19:41
20FEriri: 也要花上至少七八年 甚至還可能更久(美國現在基礎科學PhD念03/15 19:42
21FEriri: 超過五六年的大有所在) 35歲拿到PhD都已經算晚了 但至少還03/15 19:43
22FEriri: 可以在40歲前做個一兩任博後 找教職還有那麼一絲生機 要是03/15 19:43
23FEriri: 38或39歲才畢業 做完一任博後就超過四十歲了 很多學校是根03/15 19:44
24FEriri: 本不考慮超過四十歲的人(包括台灣的學校)03/15 19:44
31FEriri: 他不是牙醫嗎? 醫學院的人比較晚申請到雙主修也沒甚麼奇怪03/26 02:41
32FEriri: 的吧? 而且申請到雙主修資格 但因為各種原因沒法真的修的人03/26 02:41
33FEriri: 也是大有所在的03/26 02:42
[問題] Majorana particle的近況
[ Physics ]28 留言, 推噓總分: +3
作者: gn00771771 - 發表於 2021/03/14 19:45(3年前)
5FEriri: 徹搞的是微軟的那篇...03/14 22:35
6FEriri: 王康隆他們的還沒撤搞 雖然指正他們量到的不是Majorana的文03/14 22:36
7FEriri: 章也已經登在了Science03/14 22:36
8FEriri: 好像鐵基超導裡量到Majorana的證據被很多人認為比較明確些03/14 22:37
9FEriri: 不過 說起來 就算真的量到了 要是不能拿來操作跟製作gate03/14 22:40
10FEriri: 意義也是相對有限 而目前離那步還有很大的距離03/14 22:41
14FEriri: 我只說意義相對有限 我並沒有說不能用就沒有意義03/17 18:25
15FEriri: 你quote話 實在不知道從哪裡來的03/17 18:25
16FEriri: 首先 拓樸量子計算其實是建立在一些很hand waiving或想當然03/17 18:26
17FEriri: 爾的假設上 要是不能真的做出來 根本不知道到底是不是真的03/17 18:27
18FEriri: 那麼好 這一部分也是為什麼 現在Majorana particle才碰到以03/17 18:28
19FEriri: 前根本沒預料過的各種跟disorder有關的微妙麻煩03/17 18:28
20FEriri: 再來 微軟投注了重金 甚至美國政府也投注很多錢在幾個相關03/17 18:29
21FEriri: 學校 要是做不出來 這種投入是在排擠其他方向 也不可能一直03/17 18:31
22FEriri: 繼續 像是有些人估計 一個拓樸qubit可以打一千個超導qubit03/17 18:32
23FEriri: 問題是人家未來幾年搞不好一千個超導qubit都要做出來了 結03/17 18:33
24FEriri: 過你連個雛型都沒有(甚至人家不用真的一千個qubit就能做其03/17 18:33
25FEriri: 他事情了)03/17 18:33
26FEriri: 我只的意義相對有限 就是指相對於投入的關心跟資源03/17 18:35
27FEriri: 至於你quote的話 就實在不知道是哪來的了03/17 18:35
[閒聊] 有興趣成立一個第一原理專版嗎?
[ Physics ]13 留言, 推噓總分: +5
作者: davidwales - 發表於 2021/01/28 18:14(3年前)
7FEriri: 大部分的人怎麼認為其實很枝微末節 台灣的學術圈怎麼看待或01/29 12:48
8FEriri: 許影響力更大01/29 12:49
9FEriri: 我鼓勵多在意背後的理論基礎01/29 12:50
10FEriri: 要是都能像David Vanderbilt就好了01/29 12:50
Re: [問題] Physics PhD Application
[ Physics ]101 留言, 推噓總分: +13
作者: caseypie - 發表於 2020/11/22 00:06(3年前)
1FEriri: 是的 即使是物理 不同子領域的供需問題 還有funding問題 都11/22 00:24
2FEriri: 差的很多 其實不能完全一概而論11/22 00:24
3FEriri: "基本上越接近被開除物理籍的領域越容易靠聯絡進入大牌授11/22 00:24
4FEriri: 教授" lol11/22 00:24
5FEriri: 不過反正試試也沒甚麼損失的11/22 00:25
6FEriri: 但早點意識到 供需法則在科學社群的重要性 還是比較好11/22 00:26
16FEriri: 大公司應該不需要公民 不過基本都被大老組的學生給佔據了11/26 11:45
17FEriri: 找美國教職的話 原則上也不需要公民囉XD11/26 11:46
22FEriri: 其實也不是 這波量子計算的熱潮 大家還不真的知道到底可以11/26 20:32
23FEriri: 幹嘛 只知道隨著qubit數增加 有些特定問題量子計算會有優勢11/26 20:33
24FEriri: 但這些特定問題到底是甚麼 還沒那麼明瞭(不包括Shor演算法11/26 20:33
25FEriri: 這波熱潮做不了Shor演算法) 尋找這些問題也是這波熱潮的重11/26 20:34
26FEriri: 點 之所以會需要身分 大概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是很多都是新創11/26 20:34
27FEriri: 公司 規模不大 不太會幫員工辦身分 第二個是 很多可能拿了11/26 20:35
28FEriri: 政府的某些特定的錢 需要background check11/26 20:35
29FEriri: 這波熱潮 在業界 還沒有真的開花到能提供多數物理PhD出路11/26 20:36
30FEriri: 不只身分而已 絕大多數目前都還是需要是名組出身的11/26 20:36
41FEriri: 如果理論只局限於物理 那的確實驗比理論吃香11/27 14:25
42FEriri: 但就像我說的 這波熱潮的一個重點是 尋找到真正有利可圖的11/27 14:26
43FEriri: 能實現量子霸權的問題 這實際上是需要一定程度熟悉量子算法11/27 14:27
44FEriri: 的人才 這波熱潮 這類的軟體人才不會比硬體人才不重要11/27 14:27
45FEriri: 想要從實驗進這個行業的話 以目前來看 要挑到正確的子領域11/27 14:29
46FEriri: "號稱"能夠做量子計算的方法 不計其數 造就很多文章跟學術11/27 14:29
47FEriri: 大老 可是 真的能在未來五年內有望做出足夠的qubit數目 實11/27 14:30
48FEriri: 現量子霸權的方法與元件 其實大概就那幾個11/27 14:30
49FEriri: 如果因為量子計算看起來很火 然後反而進到一個根本無法跟業11/27 14:31
50FEriri: 界沾邊 號稱在做量子計算的組 那就得不償失了11/27 14:32
51FEriri: 在這波熱潮之前與兩千年的熱潮之後 量子計算事實上處於寒冬11/27 14:33
61FEriri: 不是阿 這波量子計算熱潮 創業的都是大老組的學生跟博後 或11/27 21:29
62FEriri: 者是很資深的學術人員 可不是隨便甚麼學生都可以跟上這波11/27 21:30
63FEriri: 創業 台灣根本沒有同等資歷跟學術成果的人 遑論在這方創業11/27 21:30
64FEriri: 我記得最近看到一家新創量子計算公司 Lukin組的學生跟博後11/27 21:31
65FEriri: 開的 裡面創始團隊 基本每個人人手好幾篇Nature跟Science一11/27 21:32
66FEriri: 作 citation隨便都破五百以上11/27 21:32
67FEriri: 要玩甚麼在熱潮下創業 先想想 到底需要的技術是甚麼吧11/27 21:35
68FEriri: 事實上就是因為有些需要的技術是很深的 不是隨便誰都有入門11/27 21:35
69FEriri: 的門檻 可能連車都上不了 才會講這些11/27 21:36
70FEriri: 這波量子創業風潮 你不展示過去的學術成果跟人脈 風投或政11/27 21:38
71FEriri: 府資金 根本懶得理你11/27 21:38
80FEriri: 呃 那在這波熱潮之前 根本沒有大老或有實力的人 覺得量子計11/28 04:56
81FEriri: 算可以商轉啊 這波熱潮充其量也只是這些人開始覺得可能可以11/28 04:57
82FEriri: 商轉罷了 在這之前 擁有這些技術的人 根本不會考慮開創業11/28 04:58
83FEriri: 開公司 或者頂多用這類技術作別的公司(例如靈敏探測) 而不11/28 04:59
84FEriri: 是量子計算11/28 04:59
85FEriri: 我不講別的領域 在量子計算實驗領域 台灣學生跟到這波能創11/28 05:01
86FEriri: 業的大牛的 的確是根本沒有的(當然 很多年輕人因為這波熱潮11/28 05:02
87FEriri: 而開始加入了)11/28 05:03
[問題] Physics PhD Application
[ Physics ]89 留言, 推噓總分: +11
作者: QuantaWolf - 發表於 2020/11/17 12:52(3年前)
20FEriri: 除非你文章很多但成績不夠好 不然說實話沒甚麼差別11/18 08:48
21FEriri: 如果你是大學生 成績夠好 聯不聯絡都沒差 如果你是碩士生但11/18 08:59
22FEriri: 沒文章 聯不聯絡也沒差 如果你是碩士生 大學程度普通 但有11/18 08:59
23FEriri: 相關的文章 可以試著聯絡11/18 09:00
24FEriri: 以上是針對美國的情況 歐陸又是另一回事11/18 09:00
25FEriri: 但總之 給你一個概念 想做理論物理 如果沒文章 大學成績不11/18 09:01
26FEriri: 夠好(意思是沒有九十分以上) 又不年輕 那就是幾乎沒人權QQ11/18 09:02
27FEriri: 基本不用太期待哪個top30甚至50的理論教授會太認真理你 跟11/18 09:03
28FEriri: 你自己想做甚麼project一點都無關11/18 09:03
29FEriri: 要靠自己聯絡教授是很難的事 終究要看你的推薦人是誰 靠你11/18 09:04
30FEriri: 的推薦人連絡 才是真正有效的方式 這也是要看你的推薦人的11/18 09:05
31FEriri: 人脈跟受認可的程度 還有他願不願意幫你 台灣有這種可以影11/18 09:05
32FEriri: 響美國top50物理系招生委員的推薦人不算多 當然畢竟不知道11/18 09:06
33FEriri: 你老闆是誰 所以我也不敢說不用考慮這種可能11/18 09:07
46FEriri: sgre考到990 對亞洲學生是基本款 沒甚麼用處...11/18 12:56
54FEriri: 反正你不相信 可以自己試試 其實又沒損失11/18 15:24
55FEriri: 你的application本來在審的時候 就是會被committe member們11/18 15:25
56FEriri: 看阿(雖然會看多久 也取決條件) 這些人你聯不聯絡差別不一11/18 15:26
57FEriri: 定很大 聯絡要有用 是要你真的讓對方覺得會是對自己有用的11/18 15:27
58FEriri: 然後剛好對方有能力影響committee members11/18 15:27
63FEriri: 如果他是做實驗的 那麼那樣做也許就有差11/18 16:22
64FEriri: 他是想要申請高能理論 高能理論很多教授either不缺學生 或11/18 16:22
65FEriri: 者根本懶得收學生 或者要求學生已經有實績 很多學校做理論11/18 16:23
66FEriri: 的學生 往往都是進去之後 先對教授展示自己的確有做研究的11/18 16:24
67FEriri: 能力 打敗了一些同期 才得到了進組的機會11/18 16:25
68FEriri: 比起一個不是自己認識的人推薦 沒有實績 只有興趣的學生毛11/18 16:27
69FEriri: 遂自薦 很多理論教授寧願從系上內部觀察那些學生有能力進組11/18 16:28
70FEriri: 更別說top20內的理論物理教授 一堆都是大忙人或者大神人11/18 16:28
71FEriri: 他們不缺想幫他們做問題的人 除非真的有實績 或者自己帶錢11/18 16:29
72FEriri: 去讀PhD 不然很難吸引對方的興趣的11/18 16:30
73FEriri: 然後 台灣學生的申請的確多數都是公式化 但人家又不是只能11/18 16:32
74FEriri: 從台灣學生中挑選 如果本來就是公式化的申請資料 那本來就11/18 16:32
75FEriri: 沒有甚麼足夠的吸引力 最後也只能靠客觀條件11/18 16:33
81FEriri: 不不 其實我不知道原po突不突出 我只是在說一般論而已11/18 17:30
82FEriri: 我只是想說 通常真正突出的 也不需要聯絡教授 而不夠突出的11/18 17:31
83FEriri: 一般性質的聯絡其實沒甚麼用(我只純理論物理 實驗的話還是11/18 17:32
84FEriri: 可能有差) 唯一不屬於這兩種的 就是就是學術成果遠大於客觀11/18 17:33
85FEriri: 條件 這是自己聯絡教授可能會有實質差異的前提11/18 17:33
86FEriri: 不然所謂的聯絡教授 通常還是自己的推薦人做 比較有用11/18 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