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有關 十二年國教 的政治性推論

看板politics作者 (鯁在喉)時間12年前 (2012/05/15 01:38), 編輯推噓1(102)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29 (看更多)
※ 引述《zeuklie (Unlimited blade works)》之銘言: : 「廢除統一教材」只是把教育洗腦的權力交給教師或校長而已。 : 只要有學校教育,學生就沒有選擇教材的權力, : 而縱然制度能改成每個學生自己選擇教材,6~17歲的學生也沒有選擇教材的能力。 : 在分科之前國民教育的重點在於養成國民「基本」的能力,而不是要把每個人教育成 : 精英,那是不可能的事。 培養成國民基本能力,請告訴我何謂國民基本能力? 不是把每個人訓練成精英,但台灣出現了什麼精英嗎? 那麼當外國可以出現愛因斯坦、諾貝爾、牛頓、愛迪生, 台灣出現了哪個足以改變社會的科學家? 重點就來了,國小與國高中並不相同, 國小的基本能力只有三個,語言、數學與基本生活知識, 語言包含單字、文法與閱讀能力(基本教材), 數學包含基本計算、算數、邏輯概念, 基本生活知識包含團體活動、公民與民主教育、體育、藝術涵養等, 因此,國小沒辦法有選擇能力,我舉雙手雙腳贊成! 但是,國中呢,高中呢?要讀什麼書還要別人幫你選嗎? 你想成為怎樣的人,是「你」想,還是「你父母」想? 什麼叫做6到17歲沒有選擇教材的「能力」? 難道你看到目前大學生就有嗎?多的是本科書看不多,一堆系外書看一堆! 閱讀這東西,本來就不是「誰要替我們選擇」的問題, 如果不是「一次成績導向」,那麼「指定教材」的意義是? : 既然是基本的能力,就不必要搞太多花樣。 : 現實是國民黨洗腦洗出了什麼? 洗出了一推反國民黨的民進黨人。 : 6~17歲念過再多中國文化基本教材,還不是一堆人自認是台灣人反對中國。 : 有些東西政府洗腦是沒用的,而教育加減乘除ㄅㄆㄇㄈ憲法內容不算洗腦。 請問,什麼時候開始才出現反國民黨的人, 反國民黨的人又有哪些人?他的原因、教育背景等,又是怎樣? 當初黨外人士大致上歸類三種,一是自己出國過,二是被迫害過,三是辯護律師, 現在的反國民黨,有許多依然是國民黨的骨血啊, 還有一些是看不慣國民黨作為,希望改革的力量啊! 只是民進黨的算最大而已 到底什麼是「文化基本教材」,如果是中國那些東西才是文化,這是不是洗腦? 如果還有台灣的文學,那麼為何還要多一個「文化基本教材」? 黃春明或者台灣那些當代知名作家的作品,是不是文化基本教材? 何謂洗腦? 除非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人提出的特別意見,不然應該都是指價值觀的灌輸吧, 因此加減乘除與注音符號,應該不是價值觀的灌輸吧! 憲法是不是「洗腦」,看你如何去看! 因為憲法裡面涵蓋的憲政原則,不是各國的普遍法則, 那是在這樣一個文化下,民眾參加社會長期履行與認可的結果, 甚至是,讓民眾去認識人性尊嚴、人權與分權的重要等, 以既有文化與憲政制約來看,他不算洗腦, 但如果要民眾接受這樣的憲政思想,那麼這不算洗腦嗎? : 月經是指子宮內膜脫落,脫落的內膜組織和血液由陰道排出的現象 : 牛頓第二運動定律是F=ma : (a+b)^2=a^2+2ab+b^2 : 40-32/2=4! : 這些基本知識用不著多種教材,國立編譯館的課本就夠用了。 : 會多元吸收學習的「精英」自己就會去學習課本沒教的東西。 : 教師選擇甲教材或乙教材,學生都一樣只能在學校學到「該校統一」的教材。 : 學生想要學丙教材,只好上補習班。結果所謂廢除統一教材助長了補習風氣。 : 什麼?「學甲教材或乙教材或丙教材都一樣,一本就夠了」? : 那用國立編譯館的X教材有什麼不同,反正一本就夠了! 如果沒有差別,那麼是不是「一本」有差嗎? 還是說,甲教材與乙教材的牛頓定理有不同呢? 就算統一教材,一旦考題變化變高, 想不開去補習的依然會去,不想去補習的則依然在家自己唸, 統一教材最可怕的是,除了一本之外,其他本都是廢物, 學生會「有動力」去多吸收其他知識嗎? 現在學生只是家長意志的魁儡,被家長保護的太好了, 對於「廣泛閱讀」與「是非判斷」的能力,早就失去能力, 同樣的考題、答題模式、內容,這就是台灣教育最可怕的地方, 如果今天每個人都有能力出國,誰願意留在台灣? 有人說,因為現在版本不統一所以才要出國, 笑話!那以前為何一樣有人出國,而且往往在國內被當成笨蛋? 而且,不論是現在還是以前,外國教材真的是單一版本嗎? 唐代的皇帝不會因為教材不同就換人作, 牛頓發明微積分不會因為教材不同就改變, 德國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屠殺猶太人,不會因為教材不同就變成猶太人該死, 但是,文化、事件陳述、價值觀等,卻會因為教材不同而有所不同, 是否有必要在考試時,考一堆科目呢? 而只有一次機會或只有一種方式,真的是「最公平」的嗎? 哪怕是選擇題都可能出現爭議了,作文與申論題更是如此! 既然如此,各個大學想收怎樣的學生就各校自己決定吧! 最後,我還要提一件事, 台灣大學氾濫,讓我不禁懷疑是不是台灣人嫌大學學費太便宜了? 美國讀大學的多,還是沒讀大學的多?失業的人又是哪一種人多? 在美國不乏有「學店」,但還是能訓練出一兩個厲害的校友! 真正想讀書的就要自己去承擔這些東西,有能力卻讀不下去的政府理應個別補助, 學習本來就是一種機會成本,你去學校了,就要認識到失去多工作四年的經驗, 自己要去作選擇,而不是由「誰」幫你決定, 讀了電機系最後賣麵,讀了台大最後當遊民或自殺,不如就不要讀了! 為了打工不惜犧牲上課時間,學也沒學好還要付學費,又容易被當多付學分費, 那麼,大學四年到底得到了什麼?與6到17歲的學生差在哪裡? 對自己負責,很難! 但能對自己負責的,現在都已經工作穩定,也不會被炒了! 統一教材,除了方便考試答題、催眠家長、限囿學生,深耕補習班文化, 話說,還有什麼功能嗎?可以促進「翻身」機會? 倘若,所謂的翻身機會只有一次,那麼還真不知道,這真的是機會嗎? 從不對自己負責,發覺興趣,培養能力,學歷文憑絕對不等於工作收入! 老實說,我還真不知道台灣哪一所大學能贏麻省理工學院, 金融風暴時,還有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在外面掛牌子找工作了.... --  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  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佛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9.153.27

05/15 09:23, , 1F
基本國教關精英甚麼事...
05/15 09:23, 1F

05/15 09:24, , 2F
說到哪去了...
05/15 09:24, 2F

05/15 09:54, , 3F
這似乎不是我的重點唷...
05/15 09:54, 3F
文章代碼(AID): #1FiKCCe_ (polit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5 之 29 篇):
文章代碼(AID): #1FiKCCe_ (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