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我無法支持蘇貞昌

看板politics作者 (八卦版和鐵道版一樣可恥)時間13年前 (2010/11/20 17:3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11 (看更多)
我無法支持蘇貞昌(三) http://dppt666.pixnet.net/blog/post/21644605 在那場客廳會後,蘇貞昌幾個年輕的選戰幹部,也邀我去建國南路的總部深談。他們提出 很多創新的意見,來準備另外辦一場關於交通相關的客廳會。後來他們以時間無法配合為 由,最後沒有舉辦。 隨著時間的過去,蘇貞昌陣營的選戰打法卻愈來愈令我憂心。我個人並不反對花俏的選舉 手法。就像這次台北市選舉大家都不插旗,我不會覺得特別清高,就算插旗子,頂多比較 不環保罷了,更何況現在比較環保的選舉方式,如果能讓更多的人對政治產生興趣,進而 參與政治,台灣的政治才會有希望。否則玩政治的人,再怎麼玩都是最骯髒那群人,台灣 政治怎麼會有希望。 選舉不止是最後的投票結果,選舉的過程、內容,和結果一樣重要。選舉作為民主的一部 份,也不是開完票就結束了。選舉過程中,和選民之間的互動、討論,都會影響當選後的 施政。如果只是空洞卻討喜的競選方式,縱然一時能當選,也只是為當選後的任期埋下未 知的變數,替自己製造更多的麻煩。而且有些議題,本來就要趁著選舉,和選民作溝通, 得到選民的認同和理解,否則未來四年都不會有深入討論的機會。像松山機場議題,如果 只因為擔心選票流失而完全不討論,那要什麼時候討論? 五都全上,就能得到最後的勝利嗎? 台北市對很多人來說都是個不可承受之痛。尤其是媒體開放之後,台北更成為台灣的媒體 中心。如果不計流動人口,台北市的人口也不過才200萬,可是論影響力,搞不好可以有 倍數的加乘。這也是為什麼我和很多朋友對於台北市長的選舉,都有這麼大的期待。只要 台北現在的媒體風向不改變,就算鬧出了花博這麼大的風波,民調數字居然還只是平分秋 色,就不難看出要憾動台北市這塊大鐵板有多麼困難。這樣的情況如果沒有改變,五都全 贏,2012也不保證同樣的選民就會票投民進黨。 我能理解蘇貞昌先生面對這場選舉所面臨的壓力,想要打破台北市這塊鐵板,真的很艱困 。但是不趁著選戰,和國民黨聲勢低迷之際來改變首都這種錯誤的發展方向,要等到什麼 時候?今天台北會陷入市政停滯,醜聞滿天飛,市民幸福感降低,完全是郝龍斌一個人的 問題嗎?難道換掉市長就能解決?今天台北市的問題,根本是市民自己造成的,是市民自 己塑造出這樣的政治環境,才帶來這樣的政治惡果。如果一切都以台北市民原本的看法為 依歸,當選後能改變台北市現在的困境嗎?難道不會阻礙當選後的台北市政嗎?民進黨不 是沒當選過台北市長,上次的經驗不就提醒我們,一昧討好台北市市民,對原本存在的扭 曲觀點視而不見,後來的結果是什麼?只是製造了更大的媒體怪獸。 蘇貞昌這次的競選團隊,就吸納了很多的媒體人。他們對真正支撐這個國家的公共政策一 無所知。甚至因為這幾年來的媒體亂象,以為只要在媒體上得到優勢,就等於權力。殊不 知蘇貞昌目前的優勢,只不過是媒體因為花博置入性行銷分配不均,才由媒體擦槍走火爆 發,並不是大話新聞先開砲。用這種競選方式當選後,如果媒體又突然發現他們的利益和 現任市長的作法有衝突,反過來修理蘇貞昌,會得到市民的支持嗎?金浦聰就是一個最好 的例子,多麼會操作媒體公關行銷、多麼會放假民調、多麼會玩棄保,最後呢?沒有札實 的執政成績,高雄這次選到自己的候選人可能連3成得票率都保不住。而札實的執政成績 ,第一步就是得到市民的認同,對政策有充份的討論,蘇貞昌有作到嗎? 這種看似理性環保卻毫無政策討論的選戰已經引起很多NGO的反感 蘇貞昌當選後是不可能會有任何的執政成績,因為他現在的競選團隊,正一步步把他引入 台北原來的錯誤方向。表面上看似順應民意,其實只不過是回到台北市現在每天正在行進 的軌道上,繼續上演著現在這種恃強凌弱、為富不仁的情景。松山機場就是一個最好的例 子,用媒體吹捧松山機場的效益,公共政策缺乏市民的真正參與,握有媒體主導權的,也 是有權力、有財富的人。只是為了節省那前往桃園搭飛機的幾十分鐘,卻要犧牲大部份勞 工每年幾十小時的通勤時間。建成圓環不就是為了取悅這些視路邊攤為落後不衛生的人, 所得到的結果。其實,忠孝西路的公車專用道也是另一個相同的例子。(待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7.153.34
文章代碼(AID): #1CvvO0rF (polit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CvvO0rF (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