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關於讀書會的一點想法

看板book作者 (巴哥哇哇!)時間13年前 (2010/09/12 00:14), 編輯推噓4(40110)
留言11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0/15 (看更多)
前文恕刪喔

09/11 23:41,
抱歉..我覺得你還是先寫出來再說,用想像的當然都做得到,
09/11 23:41
恩= = 我最近的確正在嘗試,所以想上來問一下各位的看法@@ http://ssshcake.blogspot.com/2010/08/blog-post_7652.html http://ssshcake.blogspot.com/2010/08/blog-post_28.html#more 如果是寫給自己看的 那第一篇「論證、結論與前提」我想應該是個合適的形式,就是簡單整理大意再加上 舉例。 不過剛好我以前是辯論社的(真巧),讀過的相關書籍都有類似的寫法,基本上也滿好 懂的,因為很多書寫法跟你的模式非常接近,只差在他們不會用打xx舉例。 所以如果你只是要寫給自己看,那我覺得這的確是一種方式 但是如果你是要寫給別人看的,當你用這種模式整理出一本書時,基本上就等於坊間 的第一次xx就上手或其他通論形式的書(很多很多書坊間都有簡易版) ---------- 第二篇「大腦當家」 對不起,因為我剛好又是唸心理的(好巧),我讀起來的感覺是..太破碎了 除了第四項注意力之外(一直打成注意荔枝>"<),其他項的點跟點之間幾乎沒有關係, 講好聽是很多可以看到結論,實際上非本科系的人可能看完就算了,看不懂也記不得。 舉第五項「短期記憶」當例子,我想應該沒有很多人看完就知道短期記憶是什麼。 所以問題又回到,你是要寫給誰看? 如果是寫給自己看,那你懂就好,怎麼寫都沒差; 如果是要寫給別人看,那這樣別人是讀不懂的。 因為你很快的把結論放上來,但是理解是在過程而不是結論,只給結論的知識是死的 而且也很難引發興趣。如果你想要引起興趣,同樣以「注意力」為例,也許你該先舉 個例子或問題:「爲什麼在吵鬧的聚會場合,所有人都在講話,人聲吵雜,大家講話 你都聽得模模糊糊,但是有人提到你的名字時,你卻可以很清楚的聽見?」,藉此帶 出雞尾酒會效應的概念,再拉出注意力的意思。 ----------- 所以回過頭來 我覺得做你想做的事情是一件好事,整個過程你學到的東西是很重要的 但是你要先想好 1.你的對象是誰? 2.你的目的是什麼? 掌握你要做的主要目的,你才有辦法利用這個目標引導你自己下筆跟做修正,簡單講, 你才可以監控自己寫出來的東西是不是有符合你的需求(後設認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4.234.112

09/12 00:19, , 1F
推這篇 一個人寫的東西只有自己與有同樣價值觀的人會認同
09/12 00:19, 1F

09/12 00:22, , 2F
老實說我覺得原波想寫的東西....該不會是維基百科吧?
09/12 00:22, 2F

09/12 00:22, , 3F
可是wiki摩是不適合學習
09/12 00:22, 3F

09/12 00:26, , 4F
wiki不適合學習是因為....?(我不是說wiki適合 只是想問)
09/12 00:26, 4F

09/12 00:30, , 5F
我覺得大腦當家的推論本身不適很值得放大腦袋
09/12 00:30, 5F

09/12 00:30, , 6F
如同BLOG所說的,當成tool來用
09/12 00:30, 6F

09/12 00:31, , 7F
可是沒有辦法吸收的東西是無法當工具的..還有是誰要用的?
09/12 00:31, 7F

09/12 00:32, , 8F
恩 也許該改成information吧
09/12 00:32, 8F

09/12 00:33, , 9F
此時要分為根據推論才能吸收的,或無法推論的
09/12 00:33, 9F

09/12 00:33, , 10F
or了解推論也沒啥用處的。
09/12 00:33, 10F

09/12 00:35, , 11F
請問分辨的基礎哪裏來?基本上如果沒有通盤的認識,你怎麼
09/12 00:35, 11F

09/12 00:35, , 12F
ok,這是一種分類方式,如果你寫給自己看,那真的沒差;如
09/12 00:35, 12F

09/12 00:36, , 13F
知道哪些推論需要,而哪些又是不需要的,你會說所以需要看
09/12 00:36, 13F

09/12 00:36, , 14F
所以需要讀書會的大家集思廣益><
09/12 00:36, 14F

09/12 00:36, , 15F
過的人替我們分辨,問題是我怎麼知道這個人是可信的,或者
09/12 00:36, 15F

09/12 00:36, , 16F
是不是無意誤導了我,你又說要尋求共識,問題是要多少共識
09/12 00:36, 16F

09/12 00:36, , 17F
果寫給別人,那我無法同意你把心理知識歸類在了解推論沒用
09/12 00:36, 17F

09/12 00:37, , 18F
才足夠?十個人、一百個人、一千個人?邊界在哪裏?既然不
09/12 00:37, 18F

09/12 00:37, , 19F
這不是集思廣益的問題,這是要專家才有辦法做
09/12 00:37, 19F

09/12 00:37, , 20F
確定因素如此繁多,自己閱讀一遍還比較快,而如果是學校能
09/12 00:37, 20F

09/12 00:38, , 21F
pug大,可是我覺得那本書的推論怪怪的...以及有些人通常
09/12 00:38, 21F
trausing:會運用。類似工學院這樣 09/12 00:38 推論怪怪的是因為 1.書中真的寫錯 2.你沒有看得很懂 斗幾? 如果是1,那就是書的錯了 如果是2,那我要說,看不懂不等於不重要,也許它才是關鍵 我明白你想讓書變成工具或訊息,可是正因為如此,你提供的資料才更不能是破碎的 否則書爲什麼都不能只列結果而要解釋?正是因為不透過解釋,那個結果的意義不大, 如果你還想要運用,就更不能只知其片面

09/12 00:38, , 22F
夠提供的知識,在學校教育自然就能學習到了,如果要更深一
09/12 00:38, 22F

09/12 00:38, , 23F
層,還是要親自鑽研,如果你求的是廣度,問題還是一樣,邊
09/12 00:38, 23F

09/12 00:39, , 24F
我列出的那些典,正是他每單元後面的conclusion
09/12 00:39, 24F

09/12 00:39, , 25F
加上一些我自己補充的
09/12 00:39, 25F
好,一樣重新問一次,那些點你是寫給他人看或自己看? 單元後面會附上摘要,你覺得可以吸收,是因為你讀過前面的內容,你已經有基礎 的概念了,所以你只是要寫給自己看的話,沒差。 如果你是要寫給別人看,那就不一樣。試想你現在完全沒讀過那本書,只翻看後面 摘要,你看完真的覺得自己比起一般人有更多的了解嗎?

09/12 00:39, , 26F
界在哪裏?經濟、政治、科學、心理、文學、藝術、歷史等等
09/12 00:39, 26F

09/12 00:39, , 27F
可不可以不要再用"我覺得"了? 你真的不懂這些一堆回文在跟
09/12 00:39, 27F

09/12 00:39, , 28F
到底哪些該知道,哪些可以省略,又是由誰來決定?
09/12 00:39, 28F

09/12 00:39, , 29F
你說些什麼嗎? 目前就是"你把你認為好的價值觀套到我們身
09/12 00:39, 29F

09/12 00:39, , 30F
上 要我們認同那是好的"
09/12 00:39, 30F
※ 編輯: pugwawa 來自: 220.134.234.112 (09/12 00:47)

09/12 00:41, , 31F
t大,請看完我的推文再回好嗎?如果你能解決我提出的問題
09/12 00:41, 31F

09/12 00:41, , 32F
,往下討論才比較有焦點...
09/12 00:41, 32F

09/12 00:42, , 33F
重點是你的很多問題我覺得不一定要解決><
09/12 00:42, 33F

09/12 00:42, , 34F
而是享受製造這A4指的收穫就很多了
09/12 00:42, 34F
還有 42 則推文
還有 5 段內文
09/12 01:03, , 77F
可行,但你依然堅持己見,我提出一些疑問希望你解答,你卻
09/12 01:03, 77F

09/12 01:03, , 78F
只是一句你認為那不是問題帶過,這樣稱得上「討論」嗎...
09/12 01:03, 78F

09/12 01:03, , 79F
你的"CP值"問題也完全脫不出我所提到的"價值觀"問題
09/12 01:03, 79F

09/12 01:04, , 80F
因為我的解答就是,當你克服了這知識障礙時,便會自己
09/12 01:04, 80F

09/12 01:04, , 81F
發現哪裡是錯的,哪裡是該補上來的
09/12 01:04, 81F

09/12 01:04, , 82F
這時讀者以該擁有自己的判斷能力
09/12 01:04, 82F

09/12 01:05, , 83F
就說了,請問「克服」知識障礙的基礎從哪裏來?完全聽從別
09/12 01:05, 83F

09/12 01:06, , 84F
人的重點整理?我不認為這樣能克服什麼知識障礙...
09/12 01:06, 84F

09/12 01:06, , 85F
"完全聽別人"時,此時的內容是教學的行文方式
09/12 01:06, 85F

09/12 01:06, , 86F
也就是說一層一層的那樣
09/12 01:06, 86F

09/12 01:07, , 87F
是要把你從自己看不懂,變成略知大概的方法。
09/12 01:07, 87F

09/12 01:08, , 88F
你怎麼知道你的重點整理能達到教學的作用?
09/12 01:08, 88F

09/12 01:08, , 89F
再說對A有用的方法對B就有用嗎?
09/12 01:08, 89F

09/12 01:08, , 90F
可是你這問題就無解了呀><
09/12 01:08, 90F

09/12 01:09, , 91F
所有書籍都不可能達到此效果
09/12 01:09, 91F
我的看法跟h差不多 首先你也承認沒有任何一本書可以教會所有人,包括你所整理的東西 至於要教會多少人,端看你的目的而定 如果你的對象同一領域的人,那內容自然比較深入→但是這不是你想做的 如果你的對象是普羅大眾,那就用辭簡單白話一點 (前提是要看懂因果,因為片段的知識不叫知識, E = mc^2我也知道,可是只知道公式對我來講沒意義啊)→這也大家在吵的 憑什麼你讀完一本書就可以整理出一本書的重點跟精華?你所判斷的重點到底 是不是重點?所以回歸前面的說法,這還是需要專家來,不是集思廣益就好。 如果你的對象是自己,那還是同一句話,你爽就好

09/12 01:09, , 92F
沒有無解啊,只要回歸個人閱讀的基本面就好了,不需要用什
09/12 01:09, 92F

09/12 01:09, , 93F
麼別人的重點整理啊,既然無法確定別人的版本,自己讀不就
09/12 01:09, 93F

09/12 01:10, , 94F
好了?你是要證明你的方法比較優越,值得去做,但我認為太
09/12 01:10, 94F

09/12 01:10, , 95F
不符成本,也太過吃力不討好了...
09/12 01:10, 95F
※ 編輯: pugwawa 來自: 220.134.234.112 (09/12 01:19)

09/12 01:15, , 96F
讀書會的目的應該是交流與分享,而不是要「製造」一些共識
09/12 01:15, 96F

09/12 01:15, , 97F
,以及推行這些共識,再說就算你的前提成立好了,你能強迫
09/12 01:15, 97F

09/12 01:16, , 98F
所有人都「學習」這些知識嗎?
09/12 01:16, 98F

09/12 01:17, , 99F
說的簡單一點,想知道的人自然會去尋求方法,有經驗的讀者
09/12 01:17, 99F

09/12 01:17, , 100F
或許可以提供一些比較有效率的方法,但不代表這個方法一定
09/12 01:17, 100F

09/12 01:17, , 101F
適合所有人,更不表示每個人都要接受...
09/12 01:17, 101F

09/12 01:18, , 102F
這也是為什麼原典的閱讀不能假他人之手的原因,因為別人的
09/12 01:18, 102F

09/12 01:19, , 103F
經驗終究是別人的,如果想變成自己的經驗,不自己下苦功是
09/12 01:19, 103F

09/12 01:19, , 104F
不行的,不管是閱讀或學習,真的沒有捷徑,就算只求廣泛的
09/12 01:19, 104F

09/12 01:20, , 105F
的大量知識,一樣要面對每個人需要不同的問題,這也是每個
09/12 01:20, 105F

09/12 01:20, , 106F
個別的讀者必須自己摸索的,如果是不閱讀的人就罷了,只要
09/12 01:20, 106F

09/12 01:21, , 107F
是閱讀者,終究是逃避不了親自閱讀這關的...
09/12 01:21, 107F

09/12 01:23, , 108F
我是覺得他很有想法啦 XD 願意去做也很難得 但是就是要想
09/12 01:23, 108F

09/12 01:24, , 109F
清楚凡事必有限制 不可以所有目的都一次達到 因為目標不同
09/12 01:24, 109F

09/12 01:25, , 110F
方法就不同 但是最終都還是要回歸原典(因為它叫原點麻)
09/12 01:25, 110F

09/12 01:30, , 111F
btw 我一直把你的文章看成第一次打XX就上手= =...
09/12 01:30, 111F

09/12 02:00, , 112F
XD 想成第一次打電話就上手好了
09/12 02:00, 112F

09/12 08:37, , 113F
XX=XX....
09/12 08:37, 113F

09/12 11:41, , 114F
你要換成第一次手槍就上手我也沒差 這沒什麼好深究的
09/12 11:41, 114F
文章代碼(AID): #1CYwhq9M (boo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CYwhq9M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