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請問公路車換刀輪適合嗎??

看板bicycle作者 (was eliminated)時間10年前 (2014/04/18 06:16), 編輯推噓1(1039)
留言40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16 (看更多)
※ 引述《lys33 (lys33)》之銘言: : ※ 引述《kmumonkey (= =)》之銘言: : : 因為不太確定刀輪的優點 (除了外觀...) : : 想知道公路車換刀輪適不適合??? : : 好像比較常看到的都是單速車的樣子... : 您好: : 我先講缺點好了 : 換刀輪之後會重1公斤 : 優點是:刀輪鋼性是一般鋼絲輪條幅的10倍 : 輪組的慣性較好

高轉動慣量是為了減低空氣阻力而產生的"副作用"

板輪的設計為了減低空阻而產生轉動慣量較高的副作用

那是必要之惡 但不能減低空阻而增加轉動慣量意義是?

轉動慣量高要是對車手好的話 各家廠商幹嘛比輕的??

平路比爬坡都更需要減低空阻 因此會採用板輪碟輪

不是因為轉動慣量高而採用

平路速度較高 而空阻是受速度平方而影響 因此空阻的

重要性在平路非常重要 但爬坡相對速度低 空阻重要性

略低 因此採用空氣動力輪組無法凌越慣性高這副作用

我笑是因為你談轉動慣量只論重量,而不論實際層面

試想同樣重量的輪組,強度相同,但一重量集中在花鼓,一

在輪框,你覺得會相同?

再者密度均勻分布,實心的輪組有討論意義?

此後因"密度均勻分布"想到實心輪組,故大笑

至於G大說的爬坡,我是沒想到會有人負重100kg還去爬的

然後如21大所言,人力引擎出力小,所以要考慮用途再決

定輪組重量,風阻等因素,只單談某一因素很無謂
絕對同意風阻對騎乘的影響,也認同高板輪是為了降低風阻係數 但不認為轉動慣量在平路/緩下是副作用 我假設一個情境 同人車使用zipp舊版全碳404與zipp舊版鋁邊404同速度平路巡航 (不說新版是因為火鳥沒出鋁邊) 風阻係數c一樣差別只有鋁邊轉動慣量高的情況 前者總能K=(1/2)mv^2(人+車)+(1/2)Iw^2(輪子轉動能) 後者總能K'=(1/2)mv^2(人+車)+(1/2)I'w^2(輪子轉動能) 當然I'>I,表示同速度下後者蘊含的能量較多 也意味要達到同速度,後者需付出較多能量,就是所謂加速性較差 (加速性較差意思也是減速性較差) 但我的情境已進入穩速巡航階段,兩者體力消耗完全只用來對抗風阻 此時我踩累了,想滑行個20m,這段距離兩者所受的功是相同的 風阻F*係數c*距離d (我簡化了流體密度/速度/面積關係因為都一樣) 但造成的降速是不同的,因為總能量的差異, 可能前者在這20m從穩速40km/h降到了36km/h,但後者只降到了38km/h 滑行後我們再花同樣的功補回到巡航速度,而距離的差異就出來了 再微觀一點講,如果我踩三下就一下偷懶只出50%力, 轉動慣量高的輪組可以讓均速變化不大,意思就是容易「維持速度」 車手為什麼想要輕絕大部分就是加速性的問題 慣性高的輪子優勢在於平路、長途、獨推->TT賽 一般多地型公路賽慣性需求沒這麼大 靠的是輪車擋風跟繁複的加速攻擊自然輪子會偏向輕量 但你也鮮少看到車手使用LW出現在非爬坡賽(出了山路就不好騎) 依穩速巡航算式 (1/2)mv^2+(1/2)Iw^2-Fcd+自身作功(w) 車重體重(m),轉動慣量(I),風阻係數(c)都是影響的因子 車手要丟水壺也是爬坡或衝刺前才丟,平路緩下一定是乖乖插好 如果要說慣性是迷思,我認為輕量化迷思也不遑多讓 至於爬坡賽就不用說了,作功就是要換成位能(mgh) 重量(m)完完全全就是個負擔,這時候要討論的是輪組輕量與剛性的配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5.42.78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icycle/M.1397772988.A.CE5.html

04/18 08:08, , 1F
維持速度並沒有賺到,速度掉得少是因為前面預先存了
04/18 08:08, 1F

04/18 08:08, , 2F
動能到系統,對抗風阻付出的能量並沒有變少
04/18 08:08, 2F

04/18 08:22, , 3F
那ZIPP怎不把碳版也增重?新碳版的重量有更重?然後每
04/18 08:22, 3F

04/18 08:26, , 4F
家研發輪組的怎都想辦法減重?再者,平地紅綠燈不用停,
04/18 08:26, 4F

04/18 08:28, , 5F
能穩穩維持速度的道路有幾條?下坡時能不頻繁煞車下山
04/18 08:28, 5F

04/18 08:30, , 6F
又有幾人?你都說重量重加減速度慢了,這樣能多快?
04/18 08:30, 6F

04/18 09:53, , 7F
快去買2kg以上的輪組 打破輕量迷思 慣性表現又好
04/18 09:53, 7F

04/18 12:56, , 8F
轉動慣量小好比現金交易,需要時才拿出來
04/18 12:56, 8F

04/18 12:57, , 9F
明明就在討論慣性,結果有人打稻草人倒是打得很爽
04/18 12:57, 9F

04/18 12:57, , 10F
轉動慣量大,就像儲值卡,不管用不用要先儲值,
04/18 12:57, 10F

04/18 12:58, , 11F
卡不小心掉了(煞車),啥都沒了
04/18 12:58, 11F

04/18 12:58, , 12F
別人都說公路車考慮的又不是只有慣性,結果慣性講不
04/18 12:58, 12F

04/18 12:59, , 13F
但是這個儲值卡,沒有折扣 XDDD
04/18 12:59, 13F

04/18 12:59, , 14F
贏就開始扯東扯西,討論事情是這樣的嗎,有辦法列公
04/18 12:59, 14F

04/18 12:59, , 15F
就算只談慣性,也沒有賺到任何東西
04/18 12:59, 15F

04/18 13:00, , 16F
式反駁阿,另外一樓的觀點我也認同,只是先存起來
04/18 13:00, 16F

04/18 13:01, , 17F
先多存點能量,然後偷懶一下,對穩定輸出延長身體
04/18 13:01, 17F

04/18 13:01, , 18F
工作能力,又沒幫助
04/18 13:01, 18F

04/18 13:04, , 19F
我比較好奇風阻上面高速巡航和低速沒有差異嗎?
04/18 13:04, 19F

04/18 13:04, , 20F
那這樣三鐵車比較重也就完全沒那個道理
04/18 13:04, 20F

04/18 13:26, , 21F
風阻的差異來自外型差異,如果兩個輪組重量不同外型
04/18 13:26, 21F

04/18 13:26, , 22F
相同,風阻一樣
04/18 13:26, 22F

04/18 13:26, , 23F
高速巡航當然比低速風阻大,樓上要問什麼
04/18 13:26, 23F

04/18 13:29, , 24F
這個討論簡單結論應該像這樣:如果用相同的材質製作
04/18 13:29, 24F

04/18 13:31, , 25F
輪組,總重量相同,高框會比低框風阻小,代價是轉動
04/18 13:31, 25F

04/18 13:31, , 26F
慣量會大(不良副作用),高框獲得低風阻的優點
04/18 13:31, 26F

04/18 13:33, , 27F
對均速越高的競賽,低風阻優點會更加放大,轉動慣量
04/18 13:33, 27F

04/18 13:33, , 28F
好不好云云,那個是倒果為因
04/18 13:33, 28F

04/18 16:04, , 29F
我對輪組了解來自Z-8-2-20,慣性來自Z-12-1-7-1-5-7
04/18 16:04, 29F

04/18 16:06, , 30F
因此覺得對一般人來說,慣性,風阻云云不必太過考慮,
04/18 16:06, 30F

04/18 16:08, , 31F
因為日常使用上用到的機率太低了,比不得輕量後的好處
04/18 16:08, 31F

04/18 16:15, , 32F
看看W大皆舉職業賽為例亦可知對一般人有多不切實際
04/18 16:15, 32F

04/18 16:43, , 33F
剛看到公式要回這篇 發現下一篇已經幫我回了XDD
04/18 16:43, 33F

04/18 17:03, , 34F
同能量下可以達到更高速度這點怎麼被忽略了
04/18 17:03, 34F

04/18 17:06, , 35F
要高慣量一定要先存進去 才能比較難停下來
04/18 17:06, 35F

04/18 17:07, , 36F
但剎車輕點一下就又要再努力存進去了
04/18 17:07, 36F

04/18 17:07, , 37F
存的都比用到的多 怎麼划得來 不如一開始就換成速度
04/18 17:07, 37F

04/18 17:08, , 38F
除非比賽一路上完全不按剎車另當別論
04/18 17:08, 38F

04/18 17:12, , 39F
而且選手都是以平穩瓦數輸出為主 能量輸出固定下
04/18 17:12, 39F

04/18 17:12, , 40F
速度較高的人早就不知道騎去哪了
04/18 17:12, 40F
文章代碼(AID): #1JK5Aypb (bicycl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 之 16 篇):
文章代碼(AID): #1JK5Aypb (bicycle)